瞄准自己的靶心.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历史的长河里挽弓如满月,我,瞄准自己的靶心。散落开来的一地素纸,无力地,夹杂着猩红的光色,在黄昏的催促下显示得愈加狰狞可怖。我不敢直视,软软地倚靠在满是字痕的木桌边,看那恐惧的颜色一点一点附上我的指尖——我愈加惶恐而显得无所适从了。我的目标在哪里?我呐喊着。我的靶心在哪里?我的眸光流转,游离在暮色里。无意间,它停落在那本书上。我一点一点地抽出,抹去封锁它的尘埃。眸光轻抚,其有名:《太史公书》。一百三十篇,阅书,阅人生。滔滔乌江水,但见半卷红旗,燕脂覆土,未有一方净地。血色浮云,楚霸王一言无言面见江东父老自刎而命终,血水溅染,大势已去,不复返。司马迁在此赞颂他的霸王之气,英勇之魄,然却痛惜他的心软残暴。倘若鸿门一宴,其能瞄准自己的靶心,那么江山易主,花落谁家也难以言说。踱步,杏坛花下,书香漫漫,桃李不言。孔圣人独坐蒲团,讲论文义。司马迁与此明追慕先贤之理,并叙写与书。若孔子并非能瞄准自己的靶心,又怎能独善其身,兼善天下?怎能将恭俭让的思想镌刻在代代炎黄子孙的灵魂中?荡出墨字斑斑,我阅读司马迁的人生。司马迁子承父志,遇祸而不怠,停狱而不止,成一家之言,叙写青史。于他而言,《史记》就是他的靶心。暗色寂寂地,攀过窗台漫进来了。没过了书,漫过了颈,也漫过了,我的眸子。我不开灯,只是静静地倚着桌。我看不见那些散落一地的卷了,但我看见了新的东西——那是我的靶心。字典里写到,靶心,即靶子的中心,一般指射击目标。那么我想,我已经找到它了,那个让我用尽全力所追逐的靶心——我无法放弃的梦想。窗纱迷蒙,摇曳着,笼去寒月。我看不见窗外的皓月是否圆满,但我已经将雕弓挽如满月,瞄准自己的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