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茜草根。
茜草根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茜草根的相关知识。
[别名]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纲目拾遗》),红龙须根(《贵州民间方药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药手册》),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江苏植药志》),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山东中药》),小活血龙(《浙江民间草药》),土丹参、四方红根子(《闽东本草》),红茜根(《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春、秋采挖,除去茎苗,去净泥土及细须根,晒干。一般以秋季采者质量为佳。
[原形态]茜草(《本经》),又名:茹藘(《诗经》),茅搜(《毛诗传》),蒨草,地血、牛蔓(陆玑《诗疏》),红蓝(《史记》徐广注),染绯草(《蜀本草》),西天王草、四岳近阳草、铁塔草、风车草(《土宿本草》),蒨藤、五叶藤(《履巉岩本草》),土茜苗(《救荒本草》),八仙草(《纲目拾遗》),金线草、红丝线,锯子草(《植物名实图考》),红茜、四轮草、穿骨草、红髻巾、麦珠子,铁血藤、活血草、挂拉豆、山龙草、拈拈草、涩涩草、破血草、大仙藤、血茜草、草本入骨丹、红根藤、鸭蛋藤、染蛋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牛人参、锯锯草、粘蔓草,大锯锯藤、破血丹、小女儿红。
[生境分布]生于原野、山地的林边、灌丛中。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此外,湖北、江苏、浙江、甘肃、辽宁、山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亦产。
以陕西、河南产量最大,品质最佳。
[性状]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地上茎残基及细根残留,其下着生数条或数十条支根。
支根圆柱形而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0.1~1厘米。
表面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栓皮较易剥落,而露出黄红色本部。
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红色或淡红色,有多数小孔。
气微,味微苦。
以条粗长、表面红棕色、内深红色,分歧少、无茎苗及细须根少者为佳。
[化学成份]茜草的根含紫茜素、茜素、伪紫茜素、茜草色素。
[药理作用]①止咳、祛痰作用[炮制]茜草:拣净杂质,除去芦苗,洗净,润透后及时切片,晒于。
茜草炭:取茜草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放凉。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
肝经。
[功能主治]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
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或入丸、散。[注意]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
[附方]①治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
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
(《简要济众方》)[各家论述]①《纲目》:"茜根,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专于行血活血。
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
《名医别录》言其久服益精气轻身,《日华子》言其泄精,殊不相合,恐未可凭。"[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鲜茜草6钱(干3钱)、橙皮6钱,加水200毫升,煎成100毫升。
日服2次,每次50毫升。或将茜草、橙皮煎汁浓缩压片,每片0.6克(含生药茜草,橙皮各0.5克)。日服3次,每次10~1.5片。
皆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3例,一疗程后显效率为40.7%;两疗程后显效率为69.1%。据观察,喘息型疗效略优于单纯型;
不吸烟者疗效较高;男性显效率高于女性;年龄小、病程短,病情轻声疗效均较好。
茜草的止咳作用较强,祛痰、平喘次之,并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服药后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多数减少或消失。
半年后随访1次,显效以上为36.6%,复发率为46.5%。
1年后第2次随访,显效以上仍为33.3%,复发率为65.2%。
服药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
[备注]此外,尚有下列几种植物亦作茜草使用:[摘录]《*辞典》通过以上介绍,让我们能了解茜草根的相关知识,如果我们能发挥茜草根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身体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将它视为自己保健身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