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眼红斑痤疮的研究进展

眼红斑痤疮的研究进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眼红斑痤疮的研究进展

红斑痤疮是一种慢性的皮肤性疾病,以慢性皮肤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泡疹凸出于皮肤表面为主要表现。主要侵犯脸部、颈部。脸部呈中心性分布于颊部、下颌、鼻部、前额。但是红斑痤疮在眼部表现为在睑缘、结膜及角膜发生以血管扩张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称为眼红斑痤疮,经常被眼科医生所忽略。现将眼红斑痤疮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眼红斑痤疮的发病情况据估计在美国大约有14,000,000人有红斑痤疮。在1864年,Wise和Arlt首先发现皮肤红斑痤疮患者角结膜处不明原因的病损[2,3],称之为眼红斑痤疮。据调查,大概有50%的皮肤红斑痤疮病人有眼红斑痤疮。眼红斑痤疮各个年龄都可以发病,主要感染40-60岁成年人,儿童也可以发病。我国未见有关发生率的报道。

2.眼红斑痤疮和皮肤红斑痤疮的关系眼红斑痤疮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大概有90%的眼红斑痤疮的病人同时伴有皮肤红斑痤疮,或者曾经有皮肤红斑痤疮的病史。但是也有一部分病人只有眼红斑痤疮而没有皮肤的红斑痤疮。尤其是儿童,眼红斑痤疮的症状可以先于皮肤红斑痤疮。有皮肤红斑痤疮合并眼红斑痤疮的病人,20%的病人首先发生眼红斑痤疮,53%的病人首先发生皮肤的损害,27%的病人同时发生眼睛和皮肤的损害。

3.眼红斑痤疮的发病机制3.1有学者认为在眼红斑痤疮中眼表的菌群失调,细菌释放了细菌脂肪酶,细菌脂肪酶依靠睑板腺释放的固醇酯类而发挥作用,从而产生了游离脂肪酸,游离的脂肪酸导致眼表的炎症[8,9]。3.2有学者认为毛囊蠕形蟎在红斑痤疮的发病中起很大的作用,据凌萍报道眼红斑痤疮的患者蠕形蟎的阳性率为84.6%,反复检查阳性率可能还要提高。认为毛囊蠕形蟎可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并增生,皮脂腺分泌阻塞,虫体的进出可携带病原微生物,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继而出现症状。Rufli将红斑痤疮的皮肤损害归因于毛囊蠕形螨感染产生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病损附近发现有炎症浸润(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毛囊蠕形蟎可以引起睫毛毛囊的炎症。Brown在严重眼红斑痤疮合并毛囊蠕形螨患者的结膜上皮基底膜内证明有免疫球蛋白C3沉积。Hoang-Xuan根据取自结膜的活检标本组织学免疫病理研究,结论是炎症类似Ⅳ型超敏反应。眼红斑痤疮可能是由蠕形蟎引起的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3.3眼红斑痤疮的免疫学研究近来,不少学者应用流式细胞仪以及印迹细胞学来研究眼红斑痤疮的发病机理。这两种研究的结果都显示眼红斑痤疮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减少。泪液中,炎症介质白介素-1α和明胶酶B增加[14,15],MarkoMtt报道泪液中间质金属蛋白酶-8(156.8±207.4μg/ml)比正常(53.5±66.7μg/ml)高(P=0.036),经过强力霉素治疗4-8周之后,间质金属蛋白酶-8降至79.2±141.6ug/L,间质金属蛋白酶-8可以高效的水解角膜主要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

1,导致角膜上皮缺损,新生血管长入。OsmoKari报道,眼红斑座疮患者泪液中GIIAPLA2的浓度降低(31.0±18.4mg/L,P=0.0099),特别是在伴有干眼症患者中尤为突出(25.81±5.1mg/L,P=0.0034)。GIIAPLA2是一种脂肪酶,它能够杀灭广谱的革兰氏阳性细菌。Peuravuori认为,葡萄球菌的长期慢性的刺激,消耗了过多的GIIAPLA

2,从而导致GIIAPLA2的降低。眼红斑座疮患者角膜上皮细胞HLA-DR表达显著增加,Pierre-Jean报道HLA-DR表达阳性细胞占46.6±23.7%,正常人对照组为9.9±5.9%(P0.0001)。HLA-DR是细胞表面的Ⅱ类抗原,有间接提呈抗原给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HLA-DR的过度表达是通过免疫反应而损伤眼表组织结构的机制之一。结膜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也增加,ICAM-1表达阳性细胞占26.7±22.1%,正常人对照组为5.4±3.2%(P0.0001)。ICAM-1是一种细胞间黏附分子,在过敏反应有关的炎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眼红斑痤疮的病理学研究。眼表呈慢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结膜慢性充血,球结膜上的红斑痤疮节结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多核巨细胞增多,角膜炎的早期,可以在角膜上皮看到肉芽肿性炎症,类似Ⅳ型超敏反应。睑板腺功能紊乱,睑板腺开口阻塞,泪膜是脂质层缺乏,渗透性提高,可能是引起眼表疾病的一种原因。

5.眼红斑痤疮的临床表现5.1症状:大多患者有多年甚至几十年反复发病的病史,有眼红、异物感、烧灼感、干涩、痒感、轻微的疼痛,可因经常饮酒或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热量高的食物或炎热天气而加重,若有损害角膜,视力下降显著。5.2体征:多数眼部红斑痤疮的病人在面部、颈部也有红斑痤疮的表现,皮损部位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皮脂腺肥大的病理改变。在眼部表现为在睑缘、结膜及角膜发生以血管扩张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睑缘的炎症主要表现为睑板腺的慢性炎症,睑板腺开口阻塞,睑板腺分泌物黏稠,甚至为牙膏状,称之为睑板腺功能障碍,并容易发生散粒肿。睑缘血管扩张充血,睑板腺开口撅起,有白色角质蛋白栓、或有皮脂滞留。可以引起炎症活动期,睑板腺分泌物变为混浊、黏性增加。后期睑板腺,腺泡萎缩,挤压不出分泌物。结膜的炎症表现为血管扩张充血,睑缘结膜毛刷状扩张充血,有一定的乳头及滤泡反应或有瘢痕形成;可在睑裂部球结膜出现血管性节结。球结膜血管扩张充血变形,环绕角膜向角膜增生形成血管翳。Akpek报告131例中有泡性结膜炎及结膜肉芽肿各1例,瘢痕性结膜炎12例(8%),患者脂性泪膜缺乏,泪膜不稳定,容易破裂,导致干燥性角结膜炎、表层点状角结膜炎,树枝状角膜损害,角膜可发生基质浸润,无菌性溃疡,角膜新生血管,愈合后可以引起角膜疤痕,严重者甚至角膜穿孔。Pierre-jean报道泪膜破裂时间缩短、Schirmer试验减少。

6.眼红斑痤疮的治疗眼红斑痤疮的治疗有四个方面:眼睑卫生、人工泪液、抗生素、和外科手术。6.1.眼睑卫生:热敷睑缘,熔解或软化黏稠的睑板腺分泌物,使之较容易排出。用中性的没有刺激性的清洗液,如稀释的婴儿洗发香波或者专用的眼睑洗剂,按摩睑缘,洗去堵塞睑板腺的分泌物,有利于睑板腺功能恢复正常。6.2.人工泪液:经常使用人工泪液改善患者干眼的症状。6.3.抗生素:6.3.1强力霉素100mg2次/天,氯替泼诺(肾上腺皮质激素)1滴3次/天,杆菌肽眼膏每天晚上涂3个月/疗程。或者强力霉素100mg,1次/天,3-6周/疗程。由于有学者提出红斑痤疮是属于Ⅵ型超敏反应,强力霉素和四环素有阻止抗体产生B淋巴细胞的作用,可以阻止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22,23]和白介素-1β的合成,同时也阻止了细菌脂肪酶的产生。6.3.2美满霉素的治疗,降低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减轻了炎症反应。美满霉素100mg1次/天3-6周/疗程。以此同时应该积极的治疗脸部的红斑痤疮,0.75%甲硝唑涂于面部红斑区。6.4.外科手术:对于眼红斑痤疮引起的角膜穿孔,应及时行角膜板层移植,或者角膜全层移植术。因为眼红斑痤疮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所以目前仍然没有具体的眼红斑痤疮的诊断标准。对于睑缘、结膜及角膜血管扩张增生,伴有睑板腺功能紊乱和慢性眼表刺激症状的患者,如果排除其它疾病,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过敏性角膜炎,并且结合皮肤的表现,可以诊断眼红斑痤疮。因此眼科医师应该提高对于眼红斑痤疮的认识,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参考文献1.LandowK.Unravelingthemysteryofrosacea.PostgradMed,2002;112:51–58.2.ArltF.UeberAcneRosaceaundLupus.KlinMonatsblAugenheilkd,1864;2:329-330.3.WilkinJK.Effectofsubdepressorclonidineinflushingreactionsinrosacea.ArchDermatol,1983;119:211-214.4.KiratliH,IrkecMOrhanM.Tearlactoferrinlevelsinchronicmeibomitisassociatedwithacnerosacea.EurJOphthalmol2000;10:11–14.5..Akpek,E.K.;Merchant,A;Pinar,V.;Foster,C.S.Ocularrosaceapatientscharacteristicsandfollow-up.Opthalmology1997,104:1863-1867.6.Sayeda,A.N,ScottMurphy.OcularRosaceainChildhood.AmJOphthalmol,2004;137:138–144.7.BorrieP.Rosaceawithspecialreferencetoitsocularmanifestations.BrJDermatol,1953.65:458-463.8.DoughertyJM,McCulleyJP.Bacteriallipasesandchronicblepharitis.InvestOphthalmolVisSci,1986,27:486–491.9.DoughertyJM,McCulleyJP,SlivanyRE,MeyerDR.Theroleoftetracyclinesinchronicblepharitis;inhibitionoflipaseproductioninstaphylococci.InvestOphthalmolVisSci,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