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恐袭波士顿》(Patriots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利益相关:我这几年一直就是做反恐方面的工作 坐标:乌鲁木齐
——————————————
刚刚看完电影,非常感动,并不是说电影有多好,而是总能把自己代进去
影片根据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改编,讲述了在爆炸袭击案发生之后,警方对于案件嫌犯的追捕工作的故事
影片有比较浓的主旋律味道,在结尾道出了恐怖分子是全世界的敌人
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经常流泪,看到一个男人在警察警告赶紧躲回房子,但又从房子扔出来一个斧子的搞笑桥段。我看到了群众的参与。
在警察狠狠的说要亲手抓住哪两个混蛋时,我看到了警察的决心
在那个中国留学生说:Go catch these motherfuckers!时,我看到了群众的愤怒
警察被枪击威胁,打死了还不放开手中的枪。我看到了警察不退缩的精神
恐怖分子两兄弟哥哥明明被纳入了重点监控人员名单里,但却在警察眼皮底下进行了袭击,让我反思。
波士顿的坚强也让我想起了自己所在城市的坚强
太多太多,让人看着难受,看着心痛,也看着愤怒,反恐道路上,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同仇敌忾!
可能是影片接近纪录片风格的原因,这个片子里的中国人形象是我觉得看过的美国电影里表现得最好的,既不是以前魔鬼形象或者东方神迹形象,也不是这几年为了中国市场强加上的各种高大上。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买了新车会高兴的给家人分享,看见美女会羞涩,会害怕,也很勇敢,紧张起来中式英语连自己估计都听不懂。
也就是这种平实的生活化的镜头反而特别增强了感染力,不渲染,不煽情,让你真是感觉到每一个血肉之躯在对抗着恐怖袭击,脆弱而又坚强。这才是这部电影真正感动人的地方。
《恐袭波士顿》,改编自真实事件“波士顿爆炸案”,仅从题材来说就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毕竟,当时这一恶性事件惊动了全世界——
无论是事件的震撼度还是追捕逃犯过程的紧张感,都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人物细节与鼓舞人心的情感故事。所以,占据了先天优势的《恐袭波士顿》拍得烂几无可能,如何拍得出彩才是真正考验导演彼得·博格执导功力的地方。
从即将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最终成片来说,导演彼得交上了一份应该能让波士顿人民满意答卷,至少从北美观众口碑网站“Cinemascore”上的“A+”可以看出,美国的观众还是挺满意的。
《恐袭波士顿》赢得高口碑的原因很简单,全片没有用任何夸张刺激的爆炸场面,以及刻意营造的煽情画面,去左右观众的情绪,而是用一幕幕克制而写实的镜头,平静地“还原”事情的全过程。
既然源于生活,就要用朴实无华的叙事回归生活。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
对于波士顿人民来说,发生爆炸的那天本就是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警官汤米(马克·沃尔伯格饰)有点小郁闷,因为停职的缘故,自己被调遣至马拉松比赛的现场维持秩序;一对恩爱的年轻夫妇帕特里克与杰西卡,结伴前去观看马拉松;亚裔留学生丹尼买了一辆奔驰新车,并不停在各个餐馆里推销自己设计的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