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怎么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拖延症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大事不说,就连洗衣服洗袜子等小事也想着能往后拖一分钟就一分钟。我觉得这是人的共性吧,或者是这是懒的轻微表现。
拿早起说事,前段时间计划每天早上锻炼,但是想的很多偏偏没有行动。但是闹钟定了,第一天早上六点硬是把闹钟又关了,睡到十点头昏脑涨的起床,一顿唏嘘悔恨不争气。第二天正常闹钟,六点被提醒,第一反应就是按下闹钟继续睡,但是那一瞬间克服住,先坐起来。一分钟后发现没了睡意,接下来锻炼就很自然了。接下来基本上每次锻炼都能起床,主要还是一瞬间的执行力,不要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做就行了。要注意的是计划不要太满或者太难于实现,以免自我打击。
01
调整绝对化思维,接受一般状态,树立合理的信念和行为。
当出现“必须”式的思维时,我们可以通过反例来调整不合理信念。如果我们有”我必须要达到最佳状态才能去学习“的信念,那可以自我反驳:并不是每一堂课我都是处于最佳状态啊。如果必须达到最佳状态才学习,那很多节课的内容就没法听了。所以,必须达到最佳状态才去完成任务是不合理的。一般状态也是可以接受。只要我认真去做,那肯定会有所收获的。这样一来,我们便调整了绝对化的信念,在拖延症的克服上迈开一大步。
02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认清现在的状态,从此岸到达彼岸。
拖延症患者的一大问题,便是直接认同理想中的自我,忽视了现实中的自我,抗拒去接纳有缺陷的自己。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我们是生活在此岸的,拥有的也是当下的,不够完美的自己。如果我们直接要求自己一天工作十来个小时,那其实也是直接认同彼岸的,理想的状态,而忽略了现实的情况(一天只能工作七八个小时)。这和实际情况是不符的,会给我们造成很强的挫败感。而更合理的信念,则是从现实的情况出发,每天慢慢增加工作量,最终从此岸(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到达彼岸(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成就理想中的自我。
03
拒绝把反思和幻想当作问题解决的策略,自我欺骗。的确,实施计划,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波折。我们可能会感觉很无助,对自己很失望。因此,我们一实施计划,很可能就会联想到痛苦和沮丧,强化了对完成任务这一行为的抵触情绪,倾向于用幻想来弥补受挫的情绪。但改变是一个修正不合理信念,调整固有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痛苦是必然的。只有承受这样的痛苦,我们才能破而后立,真正迈进高效率,高执行力的新阶段,最终解决拖延问题。
04
采取“五秒法则”倒数5、4、3、2、1,跳起来立刻行动!
当闹钟响起时,不要按“小睡一会”的按钮,直接倒数“5、4、3、2、1,起床”,然后唰地一下跳起来。你会发现,赖床的毛病就真的治好了。放到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比如你刷微博刷到上瘾,完全不想休息,直接倒数“5、4、3、2、1,关掉”,然后放下手机开始睡觉;或许内心想要邀请某个朋友吃饭,但总是害羞迟迟开不了口,直接倒数“5、4、3、2、1,说话”,对朋友发出“周末一起吃饭吧”的邀请。
1. 准备一个清单
什么样的清单呢?把你准备干的事情全写上去,无论大小。可以是叠被子、打扫房间、剪刘海、在网上买书、给爸妈打电话、做俯卧撑、拖地、帮朋友画一幅漫画……不过尽量是有价值的事情哦,发呆、睡觉、打豆豆就不要写啦。
假设你本来上午预计写工作报告来着,可实在不想动笔。这个时候,你就该把那份清单拿出来,从上往下挨个看,看看有没有现在稍微想做的事情。
比如,你的眼睛扫到了“打扫房间”。按以往,打扫房间是你一直拖着不愿意做的,可至少现在,它是比写工作报告更有吸引力的事情。
没错,这个办法的机制就是,为了让拖着不做那件事少一点内疚,不如就先做这一件吧!即便这件事曾经也是你不想做的,但也没现在看来也没那么面目可憎了。
那如果,这件做完了还是不想写工作报告咋办?那就再从清单里挑一个做,比如去给爸妈打个电话。
用这样一个清单,找到跟现在状态相匹配的任务,说白了就是先挑个目前相对来说想干、也有价值的事情。一件事没做成,倒让我们完成了不少别的事情,看来即便是拖延症患者,也可以很高产啊!
没错,核心思想就是,你找来一堆有价值的事情,让它们互相之间拖延。
甚至有的时候运气好,那件一直拖着没做的事,突然就不用做了。得知这个消息,你的内疚感荡然无存,高兴得恨不得上蹿下跳,仿佛是上天赐给你了一段富余的时间,相信这样的体验你肯定不会陌生。
所以啊,我们下意识会拖延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可能拖着拖着,事情自己就消失了!
2. 但是,如果那件一直拖着事还是得做呢
很多时候,我们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玩手机 游戏 、看网络小说、刷朋友圈,或者临时去搜一个明星的八卦,可就是不想干那件正事儿。其实啊,这些小 娱乐 也没什么,并不一定会导致你的拖延,只要你把 娱乐 的时机安排对了。
那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预期事件,这个事件在你的认知里一定会发生,并且能打断你,让你到了时间不得不停下。
这样的预期事件很多,比如饿了、内急、同事叫你开会、等一个人的电话,或者更直接点,设个闹钟……
在那个预期事件还没发生时,你就尽情地玩,因为你知道,等那个事件发生了,你就会停下。
所以,只要安排够合理,想玩什么就玩吧,也不需要太苛责自己,就当作是舒缓压力的方式。
3. 从“完成”做起
拖延的心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完美主义”的幻觉。为什么说是幻觉?因为谁都没办法达到真正的完美。哪怕你把细节想得再好,只要没有完成,再“完美”都没用。
你脑海中对完美的幻觉,让你迟迟不敢动手去做,你担心自己做不好会毁了这种完美。如果真心不想再拖下去了,就放下这种“完美主义”情节吧,不妨允许自己从最“烂”的第一步开始。
大多数任务,真的不需要你做到完美无缺。当你着手去做的时候,把标准降低一点,告诉自己先达到及格就好。
其实大多数时候,你做出的第一版,会比“及格”好很多。做到“还可以”就行了,或者比“还可以”再好一点儿,但是你实在犯不着一开始就追求完美。
若你放不下完美主义,就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把这件事做到完美的意义有多大?
■ 比起“还可以”,“完美”会更有用处吗?
■ 我真正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少?结果的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这样你就能知道,是不是有必要做到那个程度,如此一来你心里的压力会小很多。
4. 把无聊的事跟有聊的事绑在一起做
有的时候,我们一直拖着,是这件事情本身我们不喜欢,觉得没意思。
给自己制定了跑步计划,想每天晚上出去跑几圈,可是就是迟迟不去执行,因为你觉得一个人跑步太无聊。
这个时候可以想想,怎么把这个事儿变得好玩一点,让自己愿意去做?那么,把无聊的事跟有聊的事绑在一起,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你可以把喜欢听的音频节目、喜欢的歌下载到手机里,边跑边听。这样一来,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无聊的跑步也变得有意思多了。有了这样一次愉悦的体验,下次跑步你也会更积极。
5. 利用另一个清单——日清单
第一条提到一个列清单的方法,不过那个清单是列出其他值得做的事,这个清单则另有妙用。
晚上睡觉前,给手机设好闹钟,列出一个这样的日清单压在手机下面。这样第二天,从手机响起的那一刻,你就可以顺着往下做了:
1. 关掉闹钟
2. 不要按“再睡5分钟”
3. 起床
4. 去浴室
5. 不要回来躺下
6. 喝一杯温水
当你捧着水杯在喝水时,一瞅清单,哇塞!一转眼你已经完成6件事了,顿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做这些事其实都不需要提醒,只是有时,我们的确需要有人拍拍我们的肩膀,夸我们一下。
知道这份日清单的好处在哪吗?它可以让我们大笔一挥,潇洒地把每一项划掉,这个动作的完成,会让我们在心理上感到轻松和满足。
并且,这个清单最好同时包括“要做”和“不要做”,为的是能善意地提醒自己,有些事情真的会浪费大把时间。然后,你就可以开始进行跟工作相关的小行动了:
7. 在桌子边坐下,不要坐床上
8. 打开电脑
9.不要看邮件
10. 不要上网乱逛
11. 打开 Word 文档
12. 开始写工作报告
无论你的任务是大是小,是罕见的难题还是重复性任务,你都可以把它拆分成没那么困难的小块。这样一来,你的每日清单会变得很详细。一旦完成清单前几项的简单任务,你会有一种流畅的成就感,从而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以上的方法都值得一试,哪个用得好的就留下吧。跟拖延症对抗,往往会吃力不讨好,因为它本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一个人又如何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呢?
拖延症其实是后天形成的,这时候可以注意调理,是能及时改善的,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有就是喜欢拖沓的原因列举出来,克服这些原因,长期坚持就能有所改善。
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把控好自己的时间,不要形成拖延习惯。还有就是一定要积极的面对自己,这些拖延的习惯,一定及时改正,注意调理。
生活上不要形成拖拉的习惯,一定要做事情积极,自己把控好时间为好。
暗示自己,然后提高执行力,其实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拖延症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吧,至于如何克服,我说说我自己吧。我有一段时间做事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挺严重。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就买了一个小本子,每天把要做的事情按紧急程度编好顺序列在上面,每天必须做完。这样慢慢的就改好了不少。
作为曾被拖延困扰的人,不想和提问者扯别的。拖延的痛苦,是一种无力感,一种无价值感,是一种被掩藏着却抹不去的焦虑与绝望。好多回答,让我觉得很残忍。
你的问题非常典型:极度追求即时满足。做一件事情要立刻得到结果。甚至连你的“算命”特长也是出于这种特质——你无法忍耐去度过剩下的人生,而想提前知道未来。
关于拖延的资料汗牛充栋。这对你来说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你还有机会去学习很多东西来克服自己的拖延,而你所说的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也会随之得到解决。坏消息是,你可能由于拖延,而不去学习这些东西,或者由于拖延,想把所有资料看全了再行动。
所以在这里,按照最近看到的觉得不错的一本书(《拖延心理学2》——湛庐文化)的内容,给你快速的建议:
动机 = (期望 x 价值感) / (冲动 x 推迟)
期望,即认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一件事通过你的行动必然发生,你的动机就更强些。暴饮暴食打飞机打 游戏 都符合这一特性。而有收入去结婚则不是努力后的必然。从你对答案的补充来看,让你陷入这种状况的正是一次失败带来的对事后结果的期望急剧降低。
价值感,即对事情发生后所带来的价值的评估。收入和结婚固然价值很大,但是打飞机带来的快乐也不小呢。可能收入和结婚并不是你最想做的事,这只是外界评价人的标准。你内心还想要其他的东西。
冲动,和个人特质相关,正是冲动者,特别希望得到即时的满足。冲动越强,动机越小。
推迟,一件事情拖得越久,就越不愿意去做。你已经拖到了33岁。
这是你的错吗?
不是的。这是人类的大脑还没有进化得足以适应现代 社会 的表现。在原始 社会 ,追求即时满足往往会得到最大的利益,因为明天是没有保障的。只有在现代,我们需要计划,需要安排,需要精确的时间。进化选择让我们这种人活下来,冲动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基因。
是否无计可施?
不是的。你可以调整期望,把遥远的目标分解成为简单的,必定可以完成,又可以靠近最终目标的目标。
比如:“我要找份工作”,可以分解为写简历,找职位,投简历,准备面试,去面试等步骤。而写简历又可以分为:
创建自己的简历文档
在文档中添加基本模块的标题:个人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验,特长
用一小时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
...
把简历打印出来
这些步骤不需要一次完成,你只要每次迈一小步就可以了。
其他的措施,希望你自己去书里寻找。你还可以选择加入网上的互助团体。最知名的是豆瓣“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此外还有上述书籍的翻译者,战拖会(公益组织)。
总而言之,现在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去理解它,面对它,然后控制它,摆脱即时的诱惑,去做你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
成人的拖延症:
一、首先试着接纳自己有拖延症,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会有拖延症。其实拖延症最常见于追求完美、做事认真负责的人身上。
二、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三、固定时间、养成习惯,比如每晚七到九点,雷打不动的坐在书桌旁,不玩 游戏 、不玩手机,有点无聊,那不如试试开始工作或学习吧,你会发现能提前完成很多任务,让你自己都吃惊,而且越做越轻松,信心也越来越足,心理负担也会烟消云散,记得及时奖励自己。
四、学会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优先级。
五、消除干扰,关掉微信、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隔离,全心全力的去做一件事情。
六互相监督。
七、设定更具体的目标。
八、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
九、别美化压力。
孩子的拖延症:
一、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做事要有计划性,孩子拖拉是不知道时间的价值,磨磨蹭蹭浪费时间也不觉得可惜,做起事来没有计划想起什么做什么,也不规定何时完成。这时候应该给孩子要做的事,列个计划并且要尽量遵守,提高孩子的效率,同时他明白如果能够尽快做好一件事,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今儿懂得时间的可贵之处。
二、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多依赖,若是想让孩子飞翔,毕竟要给他自由的翅膀,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自己该做什么,由自己拖延造成的后果也让孩子自行承担,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坏处,也就不敢再拖延了。
三、改变说话方式,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要总说孩子慢吞吞、拖拉,要对孩子说,比比我们谁更快,今天要比昨天快,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适当的鼓励的话语去激励孩子,孩子才能够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四、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童年应该是欢乐的,有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待太高,给孩子报兴趣班让孩子学这学那,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压力大感到痛苦,会想逃避这一切,用拖拉来获得片刻的欢乐,渐渐的也就养成了拖延的毛病。
五、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睡眠时间,饮食营养充足身体好,每天早睡早起自然精神十足,做什么都充满劲头。
说白了全靠自己的自律
立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