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如果选择$B$透镜,当“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u \gt 2f$时,即物距大于$60cm$,此时$f \lt v \lt 2f$,即像距大于$30cm$小于$60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sim 100cm$”,所成的像位置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B$透镜,只能选择$A$透镜;$(2)$由上知,所选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5cm$处,此时的物距为$50cm-25cm=25cm$,即$2f \gt u \gt 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gt 2f$,此时光屏在$50cm+2\times 15cm=80cm$以外,所以应将光屏从“$65cm$”处向右移动;近视镜是凹透镜,将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前,像的位置会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应将光屏向右移动;$(3)$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凸透镜的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而成像,所成像的形状不变(即是完整的),只是像比原来暗一些;$(4)$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便于比较像的大小。故答案为:$\left(1\right)A$,$\left(2\right)$右;放大;右;$\left(3\right)$不变;$\left(4\right)$便于比较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