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波段雷达 不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XBR平均功率170千瓦,雷达面积123平方米,这样雷达的能量孔径达到2千万。不过雷达的实际搜索能力却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平。
对于拥有8万1千个主动发射和接受单元的薄阵列XBR雷达,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发射单元对全功能(fully populated)相阵雷达
起作用,这把该雷达的探测能力降低了五倍,更多等能量到了雷达波形的侧叶内,使得实际的能量孔径数不到4百万。全部功能化
XBR天线能够把能量孔径数提高25倍,然而增加的发射接受单元数将大大的提高该雷达的费用,因为这些固态主动发射接受单元是
该雷达的主要费用所在。
X波段雷达的天线支撑骨架
建造中的雷达阵面
薄化的相阵天线有利于形成更细的雷达波束,从而提高目标位置跟踪的精确度。这个牺牲能量孔径的设计突出体现了XBR着重于跟踪
和识别的能力,把搜索的功能更多的放给了升级的预警雷达系统(UEWR)。因为UEWR的跟踪能力能够确定目标在一个XBR的带宽内,XBR
可以把它的能量集中在一个最多几个波束位置。这意味着X波段雷达能够探测和跟踪远距离的目标,虽然他的能量孔径有限。对于常规
弹道导弹目标,X波段雷达能够探测跟踪4000公里外的目标(不考虑地球曲率);对于减低信号的弹道导弹,其探测距离也可达到2000公里。
分辨真正的弹头和假目标的分析能力取决于高于跟踪要求的信噪比,能够识别真假目标的距离将大大小于最大探测距离。
X波段雷达需要30到60个人操作。一个X波段雷达将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雷达和相关的控制和维护系统,一个发电站和150米半径的控制区域。
X波段雷达操作在X波段频率内,目前的手册表明操作X波段雷达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X波段雷达在150米上的电磁辐射相当于距微波炉5厘米的
电磁辐射,或者距对讲机10厘米距离。
考虑到飞行安全,X波段雷达将和联邦飞行管理局合作保证波束主波不会照射到飞机上面。考虑到侧叶能量的影响,地面上5公里和空中8公里
设立控制区。空中飞机将会离开主波束50公里的距离。
一般所说的K、Ku、Ka、X,就是雷达所使用的雷达波频段,也是用无线电波频率来定义的。以下附一个频率对照表:
X波段:10.500-10.550GHz9.850-9.950GHz
K波段:24.050-24.250GHz
Ka波段: 33.400-36.000GHz
Ku波段: 13.450-13.500GHz
迄今为止对雷达波段的定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较老的一种源于二战期间,它基于波长对雷达波段进行划分。它的定义规则如下: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
X波段
标称波长(cm)3
频率波长(cm)8-12
波长范围(cm)3.75-2.5
X波段 = 现 I/J 波段 雷达的搜索波段的一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