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三国时期真有蒋琬这个人吗?

三国时期真有蒋琬这个人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三国时期真有蒋琬这个人吗?

三国时期确实有蒋琬这个人的!

据呀《三国志》记载: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有一个接班人是姜维,但在政治上的接班人却是蒋琬!蒋琬随刘备入蜀,为诸葛亮所器重,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攻打魏国时,他主持兵源粮饷供应。诸葛亮死后,他代亮执政,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现存多处纪念蒋琬的地方以及形式!

他的墓地依然保存至今,蒋琬墓就位于绵阳市郊西山.家乡人民还以他的名字来给街道命名,蒋琬街一直沿用到今天!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如若不知,那就!我是观史谈兵,欢迎点赞留言加关注】

说到蒋琬这个人在历史上还真的不是一般人,是真的非常厉害的人,是蜀国的四相只要,诸葛亮死了之后接替诸葛亮的就是蒋琬了,其实蒋琬这个人最开始并不喜欢当官,做小官的时候就是经常性的不理朝政的,后来差点被刘备砍了头,好在诸葛亮求情,最后被提拔重用。

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诸葛亮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逝世后,蒋琬执政,为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死后葬于四川涪城,谥“恭侯”。

关于他的籍贯,(晋)陈寿《三国志》说:“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

对于蒋琬是零陵湘乡人,没有人异议,但陈寿所说的“零陵湘乡”是指何处,经笔者了解,还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且都有一定的依据,至今仍难分真伪。

说法一,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人。《双峰县志》载:“三国时,蜀丞相蒋琬家族集居于此,亦农亦商,俨然街市,故名蒋市,是境内最早设立墟场之地”。现为井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今井字街原名“蒋市”街,当地人认为是以蒋琬姓氏命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夜暴雨,千年古镇蒋市街毁于一旦。蒋市街人在废墟上建起了一个“井”字型的新镇。所以,“蒋市街”成为按当地方言谐音的“井字街”,始易今名。今县域内黄龙大山有蒋峰岭,岭上仍存一古寺——蒋峰寺,当地人说此乃蒋琬少时读书养性之所。当地有一些蒋琬的传说,如蒋琬老年辞官还乡,在伊家湾栽桑种麻,养鱼做菜,与乡邻们同甘共苦。其实,蒋琬病死于涪城。

说法二,永州芝山区人。《零陵县志》作泉陵即今永州芝山区人;光绪《湖广通志·方外志》载,龙兴寺“本汉蒋琬故宅”,该寺在永州芝山区千秋岭。2005年6月,永州市芝山区复名零陵区,行政区域不变,区政府驻地不变。故千秋岭现为零陵区。此地有蒋琬祠,唐代所建,“传为其旧居地。此祠于日军沦陷永州时被炸毁”。《零陵县志》将蒋琬列为人物传第一人。

说法三,湖南祁东人。他们提供的史料较为充足。“湘乡”指何处?砖塘《蒋氏宗谱》载:“以仕蜀琬,字公炎,从父佐公,官宰零陵历居湘乡之曲静(且时湘乡,祁阳洮阳,泉陵营道春陵都,属零陵郡,故三国志谓琬公零陵人也)。”此族谱所指的“湘乡”包括了当时零陵郡的祁阳、洮阳(今全州)、泉陵、营道、春陵。祁东人认为,蒋琬故里并非今零陵芝山,也并非今湖南湘乡,而是古零陵泉陵县。即今衡阳市祁东县砖塘镇。《湖南省地图册》1987年12月版,祁东县简介载:“‘砖塘’位于砖塘乡,为三国蜀尚书蒋琬故里。”《祁东县志》载:“蒋琬(168—248)字公炎,今祁东砖塘乡人。” 但把蒋琬出生年份搞错了,全州蒋氏族谱载,蒋琬生于公元193年,卒于公元246年,其父蒋昕生于生于东汉灵帝熹平五年丙辰(公元176年),殁于西晋武帝泰始五年己丑(公元26 9年),葬零陵石燕山。《永州志》载:“蒋琬是零陵郡泉陵县人”。《祁东县志》载:“三国时吴孙皓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分泉陵立祁阳、永昌两县,县治遗址分别在祁东金兰桥,祁东砖塘两地。”祁东人说,“且死后又葬于此,其七十二穴”。这种说法,反而让本来有的史实变得不大真实了。不说蒋琬是否生于此地,但肯定不是葬于此地。众所公认他的墓地位于涪县西山之巅凤凰山(今绵阳西山公园)。

说法四,湖南祁阳人。清同治《祁阳县志·人物卷》载:“旧府志旧县志俱载,蒋琬是祁阳人,查祁阳北隅砖塘(烟合岭)系永昌县故址,遗迹犹存,有古碣镌‘蒋琬故里’四字,其为祁人无疑。”祁阳人与祁东的理论类似。《康熙永州府志》载:“三国蒋琬,字公琰。泉陵人。”该书将“蒋琬”人物传置于“祁阳县”名下。可见该书支持蒋琬是祁阳人的说法。

说法五,蒋琬是湖南宁乡县灰汤镇人。宁乡人认为,蒋琬原是零陵郡湘乡人。但其后,蒋出生地划入宁乡。民国《宁乡县志》载:“蒋琬故宅在宁乡县北,古名伏虎庙,其祠有二处,一在县北,一在灰汤。”另有相公潭、相公桥(以桥北为汉相蒋琬故里,故名)。相传是蒋琬当年垂钓、洗马故地。宁乡县今还有蒋琬路。当地还有蒋琬庙,相传是蒋琬故里。

说法六,今湖南湘乡市人。因有陈寿《三国志》说蒋琬“零陵湘乡人也。”现在多数人都将蒋琬“零陵湘乡人”注释为“今湖南省湘乡县(或市)人”。湘乡市人认为,蒋琬是今湘乡市北正街人。但“中国湘乡网”介绍湘乡名人时,虽然将蒋琬排在第一,却只知道蒋琬死于246年,弄不清蒋琬出生于哪一年。汉代湘乡曾属零陵郡,虽现在又名湘乡,但“湘乡”三国时便属于衡阳郡,晋也属于衡阳郡,而不在零陵郡管辖了。故说今“湘乡”为陈寿所说的“零陵湘乡”,稍有历史知识的人便会反对:晋代陈寿如果在《三国志》将衡阳郡的“湘乡”前面冠以为“零陵郡”似乎无此可能。有人还提出其它反驳理由:“据蒋氏家谱载,琬父昕公居零陵,葬石燕山。并非今湘乡市。不可能蒋琬和父亲一个居湘乡,一个住在零陵。”古零陵有两处石燕山,都不在今湘乡市,一处在衡阳市祁东县石亭子镇五一村朱家湾对面,江有一小山,名石燕岗,也叫石燕山;另一处在桂林全州县,明内阁首辅蒋冕有“年年拜先垄,路出石燕岗”的诗句就是指此处,在全州县城西十五里,为龙水镇桥渡村玉屏山的左翼,与龙隐岩相邻,“地产石燕,遇雨则飞,”故名石燕岗,也叫石燕山。祁东县砖塘的《蒋氏宗谱》也载明了零陵营道【即今湘乡】,查东汉三国地图营道,也并非是现今的湖南湘乡位置,而是古祁阳、洮阳(今全州)。有人说:“琬公的外弟刘敏是泉陵人,泉陵县即今永州城北的零陵区,永州距全州八十来公里。鉴于当时的交通,表兄弟不可能相距千里,几十公里才符合情理。由此可以断定琬公绝非是今湘乡市人。至于说琬公的故里在其他地方,更不值得一辩,虽说是有寺,有庙,有街,有砖,不足为据,这只能说是琬公的后人为纪念琬公所为。现在网上还有人说,琬公年老还乡在双峰伊家湾载桑种麻,养鱼做菜,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琬公墓在涪县凤凰山。”不过,湘乡市人为了纪念蒋琬,2015年9月,开工建了一个蒋琬广场,看样子挺有气派。

说法七,全州人。由于陈寿《三国志》说了蒋琬“零陵湘乡人也。”笔者从来没有想过将蒋琬的籍贯与全州扯在一起。2012年中国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痕迹》,里面有《全州蒋氏与毛氏夫人》,该书在引用《三国志》时“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全州)人也。”这是笔者第一次看到有人将蒋琬籍贯“湘乡”注解为“全州”。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当然有啊,能记入正式史书的会是虚构的吗?不知道题主何出此问。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感觉存在感不高,多半是给诸葛亮当副手,诸葛亮每次征伐,蒋琬常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诸葛亮说过“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陈寿: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