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蛇王藤

蛇王藤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蛇王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王藤

【拼音名】Shé Wánɡ Ténɡ

【别名】双目灵

【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蛇王藤Passiflora cochinchinensis Spreng.,以全株入药。

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毒蛇咬伤,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用治瘭疽,疮痈。

【用法用量】0.3~1两;

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蛇伤除内服外,同时敷伤口周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辞典》:蛇王藤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Shé Wánɡ Ténɡ

【别名】双目灵、治蛇灵(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蛇王藤的全草。

【原形态】草质藤本,长达数米。

茎无毛,稍呈压扁状,嫩茎圆柱形,腋生卷须。叶对生或近对生,革质,矩圆形,长6~14厘米,宽2~6厘米,先端圆形或微缺,基部圆形或钝,全缘,下面有腺点及短柔毛;叶柄上端有长圆形腺体2个。花两性,白色,直径3.5~5厘米,1~2朵腋生;花梗长2.5~4.5厘米;苞片及小苞片极小,线形,基生;萼裂片

5,狭长圆形,外被疏柔毛;花瓣

5,长圆形;副花冠由许多丝状裂片组成,青紫色或黄色,长1.2~1.5厘米;雄蕊

5,花丝合生,紧贴蜂蕊柄,花药长圆形;子房密被柔毛,花柱3枚。

浆果近球形,直径1.2~2厘米,粉绿色。

种子灰黄色,扁平,有小窝孔。花期1~4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或林谷中。

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凉。"

【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治毒蛇咬伤,疖肿。"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毒,健胃。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瘭疽,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2~1两。

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蛇王藤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Shé Wánɡ Ténɡ

【英文名】Herb of Cochinchina Passionflower

【别名】双目灵、治蛇灵、蛇王。

【来源】药材基源:为西番莲科植物蛇王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iflora moluccana Reinw ex B*** (Mia) Wilde [P. cochinchinensis Spreng.; P.chinensis Sweet; P.hainanenesis Leaf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质藤本,茎稍具棱,长达数米。卷须纤维,腋生。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6-15mm,被疏柔毛,顶端有腺体2个;叶片长圆形或有时线形,长4-14cm,宽1-6cm,上面无毛,光亮,下面具腺点或有时被柔毛;全缘。花两性;聚伞花序常退化仅具1-2朵,苞片和小苞片极小,线形;花白色,5数,直径***;花梗长***;花瓣长圆形,比萼片短;副花冠由许多线形裂片组成,排成2轮,青紫色或黄色;雄蕊花丝分离;子房近无毛,花柱

3,分离。浆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径1-2cm,粉绿色。种子多数,灰黄色,偏平,有小窝孔。花期1-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300m的湿润林缘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含有机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洒石酸(tartaric acid);微量元素:钙、镁、锰、铝、铜、铁、钛、锶、钡、铅、硼;以脯氨酸(proline)为主的氨基酸。

还可能含胆碱(choline),柚皮甙(naringin),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消胃止痛。

主毒蛇咬伤;疮肿痈疖;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2.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毒,健胃。

【摘录】《中华本草》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