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故事:誓将沙漠变绿洲的治沙英雄——石光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将党内最高荣誉授予29位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共产党员。这些杰出党员以不朽功勋,镌刻了百年奋斗征程;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闪耀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教育故事》公众号将连续推出“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故事,向楷模学习,致敬最闪亮的星!本期请走进“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
治沙这个事不能这样算账,这是根本,是为子孙后代考虑。我是共产党员,人活一辈子,总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东西,就该担起这个担子。
——石光银
人物简介
石光银,男,汉族,1952年2月生,1973年7月入党,陕西定边人,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饱受风沙危害,长大后尝试造林治沙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这句誓言,“治沙英雄”石光银已经践行了40多年。从20岁担任大队长开始,他就带领群众致力于治理沙漠的伟大事业。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当时海子梁乡曾经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将过去这里的贫困情状展露无遗。
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石光银说,小时候村里自然条件很差,既有沙窝子,又有碱滩地。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像树皮、玉米芯子、糠、沙柳籽,这些我都吃过。”
一场风沙,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茁壮的秧苗也能被吹得拦腰折断。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才行。这让石光银坚信,“如果不治沙,这里什么产业都发展不了,老百姓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辞去“铁饭碗”,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
石光银15岁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石光银感到机会来了。他当时担任乡农场场长,在当时绝对算是“铁饭碗”,每月工资四五十元。但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妻儿,举家搬到沙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在荒沙地上种树,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每天早出晚归,陆续栽种了旱柳、沙柳、杨树。赶上那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充沛,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第二年,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石光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出了“招贤榜”,有127户484人选择加入了他的团队。然而,这次治沙行动可谓“惨烈”。在连续十几天的风沙摧残下,种下去的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石光银没有在风沙面前屈服,他到县林业局请教技术员,带人到榆林、横山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八成左右。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石光银带领他的团队,治理荒沙、碱滩22.8万亩,累计植树5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
“拴牢”流沙,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荒漠化治理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也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石光银曾自豪地说:“我们那边现在可好了,沙治理了后,粮食增产,农民收入增加,小康的日子也过起来了。大家治沙的积极性更高了,沙窝窝真正变成了‘金饽饽’”。
在实践中,石光银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联合了5乡8村302户的农民。通过大办沙产业,实行农林牧、种植养殖并举的办法,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户在治沙中得到实利。如今,石光银的治沙公司资产总值已达1亿多元,年纯收入达100万元,成为一个集造林治沙、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农工牧一体的大型绿色庄园。
致敬治沙英雄石光银!
致敬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