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原名真定),地处冀中平原,位于首都北京以南25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河北省民航机场坐落于此;京广铁路、107国道穿境而过;京沈高速、石太高速、石黄高速、京石高速、张石高速在这里交叉汇合。

正定一直是河北中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昔有燕南故郡,京师屏障之称。这里物阜民丰,商贾云集,城内古迹星布,享有文物宝库之誉,历史上曾与顺天府、保定府并称北方三雄镇。正定不仅是军事重镇,而且文化积淀丰厚,早在东汉时期著名学者、常山太守伏恭曾在常山(正定)设立郡国学校,敦修学校,教授不辍。正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给古城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众多志士仁人,贤达俊彦。这里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楼的荣光。是三国蜀汉常胜将军赵子龙的故里;元曲大家白朴,著名元杂剧作家李文蔚、尚仲贤,明代进士、礼部尚书梁梦龙的桑梓;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王士珍的家乡。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悠久蕴藉的尊师重教风气,孕育了一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职业院校--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秉承历史,弘扬文化,以近百年的传统,在这一方流风遗韵、文脉灵秀的热土上缔造着自己兴教办学的辉煌。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4年的直隶第八师范学校。1928年改称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1933年更名为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1953年改名为河北正定师范学校。后几易其名。1981年恢复原校名河北正定师范学校。2001年升格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正定分校,后更名为石家庄学院正定分院。2007年改建为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至此,我院正式开始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1946年)1940年夏,日伪政府在原正定府都司衙门(大十字街西,西大街路北,今正定电影院地址)办起简易师范,校名为河北正定简易师范学校。不久,移至正定县衙(民主街路北,今正定六中地址)。1941年又迁至县文庙,恢复原校名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至今正定县文庙仍存有当时学校办学情况的碑文。办学初期校舍比较紧张,部分学生要到校外住宿。到1945年,学校占地22.81亩,有校舍157间,设有校长室、事务主任室、教务主任室、训育主任室、文书室、庶务室、教室、储藏室、图书馆、会计室、传达室、公役室、学生宿舍、教员宿舍、饭厅、办公室、小厨房、农具室、盥洗室等,另有校外农场4.16亩。1940年始招师范班、初中班各1个,学生百余人。1941年又增招2个班。设有初中部(三年制)、简师部(四年制)和师范部(三年制),1946年6月,共14个教学班,学生450余名。其中师范部一、二、三年级3个男生班共52人;简师一、二年级各2个班,三、四年级各1班共110人;初中一、二、三年级各2个班共6个班216人。1946年下半年招师范部一年级女生一班50人。学校面向正定道(相当于专区)招生,学生主要来自正定、井陉、行唐、赵县、获鹿、元氏、藁城、新乐、栾城、石门、灵寿、高邑、晋县、无极、深泽等县,还有河北的巨鹿、安国、尧山、宁晋、高阳、青县、昌平、定县、清苑等县,河南渭县、山西孝义县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师范部主要开设:公民、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劳作、美术、音乐、教育心理、生理卫生;简师部开设有:公民、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物理、植物、动物、劳作、美术、音乐、农业及实习、水利、教育心理、小学教材及教学法、教育概论;初中部开设:公民、国文、英语、算学、矿物、化学、历史、地理、劳作、美术、音乐、生理卫生、动物、植物;此外学校还增设了日语和军训课。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22日,国民党在正定成立党部。10月,省立正定师范学校由国民党政府接管,学校由县文庙迁回原八师校址,校长张秀山。校庆校歌沿用原八师不变。

二、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1948年)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正定县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校长彭松年,副校长卢金堂。校址仍在八师校址。1947年5月,受反动宣传影响,正定中学、正定师范部分学生逃离学校。其中129人逃到保定转入保定师范学习,372人逃往石家庄,这部分学生由国民政府接管(当时石家庄还未解放)。9月,国民政府在石门(今石家庄市城角庄北)组织逃往石家庄的正定中学、师范学生联合复校,定名为河北省立正定中学、师范联合学校,其中正师、正中各6个班,暂借私立建国中学校址上课(时任私立建国中学校长为原八师数学教师王锦璋)。1947年11月12日石门解放。18日军管会接管了当时的七所中等学校:河北省石门初级商业学校、河北省私立石门初级中等学校、河北省私立建国初级中学、石门市立中学、正定联合中学、河北省中学进修班和石门市立女子中学,并委派晋察冀边区教育厅秘书长刘星华同志,在上述七所学校的基础上筹办和组建石门联合中学,该校演变为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七校合并后,动员联合中学的学生仍回正定学习。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主课,校长卢金堂每周亲自授课,课后认真辅导。还邀请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成方吾来校作报告。1948年3月,邀请作家丁玲、诗人艾青来校分别作{今天的蒋介石》、《为人民服务》的报告。师范班根据解放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生理卫生、教育学、劳动生产等课程。1948年8月,晋察冀边区第四中学又迁回八师校址,改称正定一中,即现在的河北正定中学。 一、建国初期(1948年-1966年)在解放战争逐步走向全面胜利的过程中,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革命急需大量有文化的干部。中共中央指示加快发展中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尽快为解放全中国培养急需的师资和军政干部。1948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岳行署,抽调了王食三等陕甘宁边区干部到正定恢复正定师范学校,命名为察哈尔省立正定师范学校(当时正定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校址在原正定县衙(正定县民主街路北,今正定六中学校址),校长为王食三。1949年2月学校迁至县文庙,8月1日恢复原校名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学校初建时,教职工是一批热爱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这些同志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从驻正定的华北大学来的,有王食三、王冶、王克义等;二是从根据地(即老解放区) 来的,有康维之(平山县教育科)、马雪岩(行唐县师范学校)、耿光显(本县傅家村完小,曾任短师班教师)等。以上两部分是学校主导力量;三是留用教师,有任光(石家庄市) 、马位章(灵寿县)、 邢西林(正定县西邢家庄)等。以上三位教师均是解放前的正定第八师范毕业生;四是从新解放的大城市来的,有廖慧瑜、张力生 (二人是夫妇) ;五是新毕业的学生,有刘青辰、马文俊。1949年初师阶段开设课程主要有:数学、语文、政治、生理卫生、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体育、美术。1956年中等师范除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基础课程外,还增设了生产参观和学习课程。1961年8月,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石家庄专署提出《师范教育问题的意见》。《意见》中规定:中师面向小学师资,学制三年,不分科;课程开设要突出师范特点,必须开设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假期、劳动、教学为一二九制。我校响应上级指示,积极恢复音乐、体育、美术课。由于办学成绩显著被石家庄专署列为专区重点师范。

二、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期末毕业考试一律停止,师生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教学秩序混乱。1966年8月18日,正定师范36班几名学生赴北京串联,与各地红卫兵一起受到毛主席接见。此后,正定县大串联开始。1967年2月5日,正定师范造反派延安兵团揪斗党委崔育才、陈铁成和康维之等领导同志,夺取了学校的领导权。1968年,根据上级师范下放到县管理的指示,正定师范学校下放归正定县管理,校名仍称河北正定师范学校。年底,最后一批学生毕业分配,学校教职员被编入正定县中学教师学习班接受劳动改造。1969年至1970年,学校停办一年。1970年6月,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正定师范。学校定名为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正定师范学校,归石家庄地区教育局管理。同时,地教委成立了以马玉灿为负责人的筹备委员会。1970年9月,学校恢复后首批195名学员入学。本届只招收初中教师培训班和在职教师轮训班,采取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查定的办法招收学员。1976年,根据上级精神,正定师范和元氏师范改变学制,实行长短结合,长则一年,短则半年或2、3个月,招收工农兵学员,社来社去。同年与元氏师范一起招收学员750名,其中一年制班400名,半年制教师轮训班350名。正定师范学校设政治、农业、军体、高中教师轮训班;元氏师范设文艺、幼儿师资、高中教师培训班。同年,教师轮训班结束后,学校招收2年制师范班200名。

三、中师时期(1976年-1999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校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3月,我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届(77级)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共9个班,450人,学制二年。10月,又招收了第二届(78级)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入学,共2个班,学制二年。学校设校长1名,书记1名,副校长2名,副书记1名。1981年10月,石家庄地区正定师范学校改由省教育厅领导,地区教育局管理,恢复原校名河北正定师范学校。在省、地两级领导的重视下,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设施大为改善。1988年学校被省教委定为第一批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学校。同年,又被国家教委定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培养小学师资项目学校。文革结束后,教职工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学历越来越高,新增专业教师主要是来自以河北师大、河北师院为主的本科毕业生。1994年,日本社区教育学会中日社区教育研究会交流代表团到我校参观交流;内蒙古自治区17位中师校长到我校参观学习;为推广我校办学经验《石家庄日报》发表了我校吴书林校长《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文章。学校还先后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地方政府参观团和教育文化考察团,我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办学成绩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国内外友人的高度赞赏。建国后的五十年,正定师范学校始终以坚定的信念践行着自己的校训:立志、 修德、博学、建功;校风:艰苦、朴素、紧张、活泼;教风:科学、严谨、教书、育人;学风:刻苦、勤奋、求实、创新。吸纳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求学的莘莘学子,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着既有坚定理想又德才兼备的人才。到二十世纪末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一万多人,他们有的担任了较高的行政职务,有的已经成为专家、学者,有的则成为了国家级的优秀教师,虽然在众多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毕业生是辛勤耕耘在农村学校的园丁,但他们却都在尽心尽力为国家培养成大批的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大量新型的掌握一技之长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学院领导审时度势,在立足师范教育的基础上,从 2003年起就开始了职业教育的探索,努力实现着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我院领导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借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积极推进我院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2007年3月27日市编办同意我院增挂石家庄第四职业中专的牌子。6月8日我院顺利通过省专家组评审,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我院改建为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2008年河北省政府将我院改建为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的情况上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教育部于2008年4月8日通过《教发〔2008〕12号》文件,正式批准我院改建并备案,学院代码为14185。至此,我院正式开始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6月2日,我院全体师生在田径场隆重举行了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揭牌仪式。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石家庄市政府副市长张妹芝,石家庄市政府副秘书长韩保来,中共正定县委书记牛祯贵、副书记吕素维,石家庄市考试院院长仵增刚,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王文治,副局长李冀生、马力,石家庄市教育局及其直属学校领导等百余人应邀出席。《石家庄日报》、石家庄电视台、石家庄广播电台报道了这次仪式。学院的成功改建是我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院整体办学水平、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办学模式进入新的阶段。学院自改建为职业院校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就业为先、产学合作、特色兴校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坚持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学生满意、企业中意、社会美誉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灵活开放、自主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赞誉。天道酬勤,竞争求存。我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沉毅果决、敦厚温和、勤苦砥砺、切磋琢磨的校训,继续发扬求真至善、求精创新的校风,庄严恳挚、博学善导的教风,励志明德、力学笃行的学风,继续保持昂扬向上、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我们相信,经过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我院一定会办出特色、办出优势,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附:发展历程

1924年直隶第八师范学校创建

1928年直隶第八师范学校更名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

1933年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更名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

1937年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停办

1940年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复校

1947年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撤销

1949年察哈尔省立正定师范学校复校

1955年察哈尔省立正定师范学校更名河北省正定师范学校

1970年河北省正定师范学校更名石家庄地区师范学校

1981年石家庄地区师范学校更名河北正定师范学校

2001年河北正定师范学校改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正定分校)

2004年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正定分校)更名石家庄学院(正定分院)

2007年石家庄学院(正定分院)更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