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粮食产量有多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秦汉
那时候北方耕种技术发达,亩产量高;南方还没开发,技术落后,水稻刚进入百姓的视野,亩产量低。
南方大米:《淮南子·主术训》提到“十亩之田,率岁之收,不过四十石。”相当于稻谷的亩产量为4石,折成大米为2.4石。
北方小麦:《后汉书·仲长统传》提到“通肥饶之率,计稼墙之入,亩收三石。”即小麦的亩产量为3石。
秦汉时期1石为14公斤,1亩为0.69市亩。因此,秦汉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20斤/市亩;南方大米,96斤/市亩。
二、隋唐
国家重归统一,加上南朝对南方的开发,为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南方大米:从狄仁杰《乞免民租疏》推算,大米的亩产量为1.5石。
北方粟米:《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一顷百亩,出米五十余斛(石)。”粟米的亩产为5斗多,如果折合成小麦的话,约为1石(小麦不用脱壳)。
隋唐的1石为42公斤,1亩为0.8市亩。因此,隋唐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05斤/市亩;南方大米,157斤/市亩。
三、两宋
农业继续南移,两宋在南方大量兴建水利设施,粮食产量提升,环太湖的江浙地区逐渐成为宋朝的粮仓,并奠定后世1000年的粮食种植格局。
南方大米:范仲淹《答手诏陈十事》提到“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至三石。”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提到“每亩出米二石。”南方水稻的亩产应该为2石大米。
北方小麦:范仲淹《上执政书》提到“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石)。”大致看出粟的亩产为1石,小麦类似。
两宋的1石为49公斤,1亩为0.9市亩。因此,宋代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10斤/市亩;南方大米,220斤/市亩。
四、明清
湖广熟、天下足,已经成为共识,双季稻、麦稻两熟的轮作制都在这个时代被推广开来,农业科技达到高峰,粮食亩产量小农经济的高峰。
南方大米:顾炎武《日知录》提到“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租税为50%,即亩产为2石米。
北方小麦:《河间志》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小麦的产量超过1石。
明清的1石为70公斤,1亩为0.92市亩。因此,明清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55斤/市亩;南方大米,305斤/市亩。
扩展资料
古代关于亩产的记载都非常粗略,没有足够的样本数据考证,所以误差较大。比如,亩产2石,也可能是1.8石,误差10%,古代一般会提整数、半数,不注视其它数据的精确性,所以文中的数据只能反映大概。
按吴慧之《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研究历代的亩产,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从历代史书中有文字记载的亩产多少来入手,一是可以从租税记载去倒推或复核亩产。
虽然数据并不精准,但粮食亩产量在主要的统一朝代仍是增长的,体现了技术进步,而且每个朝代都会在前人基础上兴修水利、改进工艺,从而提高粮食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