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歼8故障,不能参加国庆阅兵,这个事不知还有多少答友记得。歼8从来不是保卫海空的主力机型。以前是歼6歼7,现在是歼10歼11,未来是歼20。
歼8背后真是满满的一把泪。中国吃第一个包子吃的是泪流满面。1984年,歼8因为故障无法修复,临时缺席了国庆大阅兵,这让空军非常震怒。张爱萍将军亲自拍板:沈飞不用干别的了,把歼8干好就成。
图一:即使歼20出现,歼8II也仍然在服役。
作为一个主力机型,空军是希望歼8当输出位挑大梁。但是实力有限,一直在干辅助游走的活儿。这也可以说是歼8的不幸。
歼8到歼8II,是中国自研自造的第一款战斗机,付出的努力很多,付出的代价很大,交的学费也很多。歼8系列作为一种1960年代的三代机,做到了三世同堂,至今一直在军队服役。眼睁睁地看着年轻一截的歼10和歼11出来,再看着年轻一截的歼20和歼31出来,一起为国尽忠。
图二:中国第一种尖头战斗机。
歼8系列并不出色,比不上美军更早的F-4鬼怪式战斗机。实际上一直到2000年前后,歼8才成功地发射了中距导弹,真正实现了原来预定的战斗力,这时离出生几乎过了30年。这30年里,歼8系列一直没有像样的战斗力。
歼8开始有战斗力,出现歼8IIF的时候,中国的歼10和歼11都已经开始生产了。跟很多答友想象的并不一样。歼8并不是中国的米格25,它的超音速能力没有那么强。并不存在绝对的高空高速能力。歼8系列一直是航程短,载弹能力弱。
图三:歼8的子子孙孙。
但是中国能不能不造歼8呢?显然不能。自己生的娃再差,也是亲生的。不管啥事,都必须要亲自走一遍,才能弄清出门道。沈飞能搞歼15,能搞歼16,能搞歼31,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艰难的歼8,这是个起点。
歼—8Ⅱ是我海航部队当年装备的战机,英雄王伟驾驶的就是歼8Ⅱ战斗机。歼8Ⅱ由沈飞研制,1984年10月15日批准定型。具有昼、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空中格斗、空中拦截和对地攻击能力,属高空高速战斗机。
歼8Ⅱ战斗机
目前,我国仍有大量的二代机(我军划代方法)在役,正处于逐渐退役过程,接替它们的是三代、三代半、四代战机。与时俱进,我国海航部队也换装了新的战机。下面就来说说哪些飞机可以接替歼8Ⅱ,能够更好的完成守卫我海空的任务。
苏30MKK,目前部署在东海方向。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属三代半战斗机。航程远、载弹量大、作战半径大,不仅拥有极强的空战能力,还拥有强大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具有空中加受油系统,可进行伙伴空中加油。
苏30MKK战斗机
歼-11BH,歼-11B的海军专用型号。重型、双发战斗机,属三代半战机。2014年8月19日,机身编号24的歼-11BH我海航战机,奉命拦截接近我国空域的美军P-8A巡逻机。美国军方称,歼-11BH绕P-8做了一个“桶滚”动作,展示了超强的机动性能。作战半径1400公里,如果部署在南海,则南沙群岛都在其作战半径之内。
参加空战对练的南海舰队航空兵歼-11BH战斗机
歼15舰载机,沈飞研制生产的我国第一款舰载机,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属三代半战机。航程3500公里,最大速度2.4马赫,外挂点12个。可挂载各种导弹,执行制空、对地、对海打击任务,属多用途舰载机。
辽宁舰搭载的歼15升空
歼16战斗机,根据加拿大《汉和防务》的报道:中国歼-16战斗机已经批量服役,这种先进的三代半战机主要部署在中国沿海地区,是海航部队的重要装备。
海航战机
目前,海航的主力战机已经是三代半战机了:在保证空战能力的情况下,拥有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某些新入役的战机还拥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它们接替了歼8Ⅱ战机,能够更好的守护我们的每一寸海疆、天空。
实际上看当年海航的装备机型数量就知道了,我国海航总共六个航空兵师的规模,仅相当于空军的五分之一,而且其歼击机团总共就6~7个。
1980年定型的白板歼-8和1984年定型的歼-8I,总共装备四个团,其中海航占据一个。
到歼-8II系列,歼-8D总共就生产了两个团多一点点,海军航空兵拿了一个团(就是王伟烈士所在的海航9师25团)。歼-8F/H作为三代机成熟前的补充产品,总共生产了四个团,海航又占据了一个团,此外又加独立侦察大队的歼-8F/Z,大概占歼-8F系列的三分之一。
对比下,同时期歼-7就装备一个团,海航的歼-8战斗机比例高的简直不像话,是歼-8太好了吗?不,原因很简单,歼-8是双发的,歼-7是单发的。
发动机故障是战机遇到的概率最大的严重故障类型,单发战斗机遇到了,只能嗝屁,赶快跳伞,而双发战斗机遇到的话,还有概率靠另外一台发动机挣扎回去或者挣扎到陆地上逃生。而对于海军航空兵来说,在茫茫大海上跳伞存活率远不如陆地上跳伞存活率高(要不然王伟烈士就不会牺牲了),所以世界上各国海军都有严重的双发依赖情节,一次二等事故(机毁人活)总比成为烈士的一等事故(机毁人亡)要强。
而另一个依赖情节就是航程,空军对歼-8II不满意,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期待值,配套的208雷达在良好天气下只有40公里的搜索距离,最好的武器也不过是霹雳-8这种格斗导弹,说好的超视距攻击能力放了鸽子。但是歼-8II依靠外挂三个1400升的副油箱,可以实现3000公里以上的航程,这对于海航来说有着划时代意义,可以实现对800公里以外的远海进行半个小时空中巡逻,从而可以完全覆盖西沙群岛,并且可以到南沙群岛展示力量存在。这个对于和平时代,以展示威慑力为主的非常重要,更何况对手最好的也不过是越南空军的米格-21MF。
尽管歼-8II性能不尽满意,特别是低速性能差,但是对于海军航空来说,是当时最合适的机型,为此还开发空中加油。
所以在1998年的与菲律宾的美济礁争端,尽管歼-8II就带着格斗导弹飞到相关海域上空,但配合两艘053H1G护卫舰就对菲律宾形成威慑,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1998年建设美济礁时,菲律宾曾要求限时拆除人工建筑。现在在大自然的神奇作用下,美济礁已经成长为南海最大的岛屿
所以谁能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答案很简单,就是歼-11B的海军型号歼-11BH,重型双发战斗机,加上苏-27系列的巨大内油,可以实现对1400公里距离实行半小时的海空巡逻,可以实现对南沙群岛的全覆盖!
以海南陵水机延伸出的绿色,红色和黄色的直线分别代表歼-7的500km作战半径,歼-8B的800km作战半径和歼-11B的1400km作战半径。
歼-11BH,海军航空兵对于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其次是苏-30MKK,以及未来国产化机型的歼-16,目前苏-30MKK部署在东海,是在东海上空跟日本航空自卫队斗智斗勇的主力。跟自卫队F-15J缝缝补补又一年不同,我们的苏-30MKK不必担心机体寿命消耗,因为国产化的歼-16已经在铺货生产。
再加上舰载机的歼-15,国产化的苏-27家族系列各兄弟完全可以满足海军航空兵的各种需求。
顺带一提,海航作战序列中,歼-10AH也试验性装备过一个团,当年歼-10服役,表现超过预期,也让海军产生了想用用看的想法。由于空军排产量大,一直到第五批才安排了一个团的歼-10AH型,装备给驻浙江台州的海航4师12团,觉得东海海域比较狭小,这种轻型单发战斗机有更好的辗转腾娜的空间,给苏-30MKK打下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7架歼-10坠毁事故中,这个团承包了两架,而且都是发动机事故,都是撞鸟后导致发动机停车,发动机可靠性再号也没卵用,海航再也不敢装备了。
歼8战机是沈飞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的高空高速战机,属于双发二代机,在80年代成为我国海空军主力机型之一。
歼8外形比较优美,有空中美男子之誉。但歼8生不逢时,出生之日周边已是装备F15、F16、苏27和幻影2000等三代机的世界;并且歼8用途单一,不能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所以歼8没有一架外贸订单。97年东南危机时,我们发现我们空军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歼8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正逐步退出现役,接过歼8历史使命的是歼16战机。
歼16是沈飞在吸收苏30战机技术基础上改进的一款双发双座多用途战机,换装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装备国产太行发动机,更换先进的电子设备,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能够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整体作战性能达到四代半水平。
歼16和歼20是对好兄弟,战时珍贵的歼20负责踹门,摧毁敌预警系统,歼16利用强大的作战能力扫除残敌。歼16和歼20相结合,未来将称霸亚洲的天空。
在王伟烈士牺牲的17年之后,我国海军航空兵力量今非昔比,王伟烈士所在部队海航9师某团,已成建制入驻西沙永兴岛机场。并早已改装歼-11BH战斗机,海航这一战机早已用滚筒战术驱逐美军侦察机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歼-11BH是王伟烈士生前座驾歼-8II的直接接替者。
王伟烈士所驾驶的歼-8II,是我国在歼-8基础上发展的一型双发重型歼击机,作为一款二代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本身的技战术性能一般。是一款典型的以针对60-70年代高空高速轰炸机和侦察机威胁而开发研制的截击机,也是米格-21的双发放大版。而歼8Ⅱ则是以歼8为基础,将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可以安装大型雷达,后期机型可以发射中距空空导弹,而2001年时期的歼-8II还差强人意。
在这张著名的照片中,我们只看到挂载的霹雳-8短距格斗导弹,虽然歼-8II最大外挂载荷2.2吨、最大速度2.2马赫,但使用涡喷发动机,作战半径仅800公里,而且当时的歼-8II还没有空中受油能力,作为高空高速截击机,有限的航程,仅挂载格斗导弹,显然是不合格的,而其低空低速缠斗性能很差,所以无法有效地和EP-3这样的四发螺旋桨侦察机缠斗,虽然后期型号换装了新型雷达,可以挂载中距空空导弹,并能空中加油,但在一系列新型战机服役后,歼-8II已经退居二线。唯有歼侦-8II依靠其高空高速性能,占得一席之地。
可以说歼-8这款二代机在我国航空工业积弱之年被赋予了太多本不是它应承担的任务。
随着21世纪初,我国航空工业的厚积薄发,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直接接替歼-8II的歼-11BH,更可以看到歼-16,歼-20,甚至我们的航母已经服役,舰载机歼-15已经翱翔守护着祖国的蓝天,这些战机不但具有强大的远程攻击能力,而且具有优异的格斗缠斗能力,海航飞行员继承王伟烈士的昂扬斗志,在驱逐外机抵近侦查的行动中,尽显强大的战斗力和维护祖国安全的决心。
17年前的南海撞机事件将不会再上演。中国的南海和东海再也不会是他国飞机恣意妄为之地!“81194,请返航!我奉命接替你继续巡航”这是战友的呼唤,在那片天空,永远有王伟守护!(NT)
今天是英雄王伟牺牲17周年纪念日,当年正是他驾驶并不先进的歼8Ⅱ直接飞向美军侦察机,结果被美机撞下英勇牺牲。今天社会各界都在以不同形式纪念这位英雄,同时也让大家再度想起了那款虽然不太先进,却很经典的战机。
歼8Ⅱ是中国经典战机歼8的系列产品,毫无疑问歼8也是我国推出系列产品最多的一款机型,在中国战机历史上有着较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当然歼8Ⅱ作为一款海军航空兵战机,当时还是起到了捍卫祖国海域蓝天的作用,但其性能显然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因为当时我们的航空工业总体水平刚刚起步,不可能生产出如今歼20这样的产品。
英雄王伟牺牲17周年,军民网友都在自信而自豪的呼唤英雄返航,英雄回家。确实短短17年中国航空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战机从当时跟随状态,一跃成为了世界引领者的一员。如今我们已经有了十分强大的海空力量,捍卫祖国蓝天再也不会吃力。歼20、运20、歼16、苏35等先进战机都成了我们手中最为重要的砝码,我们可以自豪的告慰先烈,今天我们的战机再也不落后了。
当然今天歼8Ⅱ早已不是我们捍卫海空的主力战机,海军型号歼-11BH早已经成了主力,当然还有苏-30MKK,这些战机已经完全能够捍卫祖国所有的海疆领空。当然,这些战机目前也做好了随时被替换的准备,歼16已经做好了列装准备。随着歼16快速列装,其必将成为新一代海空捍卫者。目前的舰载机歼15以及其未来的替代者隐身舰载机等是海空捍卫的重要力量。
先说结论歼-8II的替代机型主要就是歼11国产系列,包括歼11B、歼16。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款力作,不过事与愿违不是在追的越来越近反而是越追差距越大。这与当时中国的整体设计水平和工业制造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战斗机制造工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起初的装备水平(歼5、歼6)与世界先进水平几乎没有差距,因为那时苏联就是直接把它最先进的战机(战争因素)给送了过来,中国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仿制,这个时候是与世界同步的。后来我们与苏联关系出现问题,从此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越来越窄,基本上属于闭门造车。
当时中国得到的最新技术资料就是米格21,从这以后中国的战机就围绕着米格21打转转,从米格21上派生出的歼7系列,歼8系列从本质上来说作战能力没有根本性的提升,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引进苏27之后。在苏27引进之前中国的战机研制一直对国外的进步知之甚少,以后才知道中国的空军装备是如此的落后。自此开始中国军工人开始奋起直追,终于在新世纪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引以为傲的歼20就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
最高端的四代机有了歼20,三代机也通过不断地改进派生出了以苏27为蓝本的歼11系列以及航母舰载机歼15,当然也还有歼10不过它是中型三代战机。歼11以及它的一系列改型如最新型号歼16也已经装备了部队,他们就是为替代歼7歼8而生的。中国的海空战略也决定了只有重型战机才是最佳的选择,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只能是歼11B、歼16等战机。
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的歼-8II如今早已过时,但老一辈飞行员守卫共和国海域和空域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根据前苏联米格-21改进来的歼-8战斗机身为二代机,由于其机动性和速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目前已经逐步退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序列,但仍然有部分的飞机在执行侦察和电子攻击机的任务。
图为歼-8II
中国的歼击机是不会停滞发展的脚步的,目前中国是以歼-11战斗机取代了歼-8的战斗地位。歼-11作为一款改装自su-27系列的战斗机,拥有着出色的机动性,其发动机性能、较高的载油量、宽广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表现出它完全可以替代歼-8更好的完成守卫海空的任务。上世纪80年代,美国苏联已经完成了二代战斗机到三代战斗机的更新换代,随即我国周边的美苏盟国空军也开始在大国支持下装备三代战斗机。歼-8这样的二代战斗机的换装势在必得,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研制的三代机歼-10因为缺乏发动机关键技术而进展缓慢,为了尽快向部队提供更先进的战斗机,中国空军就提出了采购优秀的苏制su-27sk战斗机。
图为歼-11
1990年6月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与苏方签署了24架苏-27SK战斗机的协议,同时还引进AL-31FN发动机作为歼-10的配套发动机。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中国自己研发的歼-10的研制进度,还解决了中国空军部队短时间内无三代机可用的尴尬情况。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需要更多现金来解决国家问题,1995年中国向俄罗斯购买了su-27的生产许可,中国生产的su-27被命名为歼-11战斗机,从此中国空军进入了三代机时代。
图为歼-20
时至今日,中国的航空技术越发强大。最近几个月歼-20的大批量生产已经开始了,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在加速三代机到四代机的更新换代过程。从歼-8到歼-10/11到现在的歼-20,中国制造的战斗机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从二代到四代的跨越,先烈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
#厉害了我的海军#
#厉害了我的海军#@战舰世界@空中网
歼-8II,由机头进气也即民间所称“平头飞机”歼-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空军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机翼两侧进气方式的战斗机,也即老百姓口中的“尖头机”,在空军大片平头机中,歼-8II的横空出世,不但军方就是民间都欢欣鼓舞,于是,“空中美男子”的绰号,在神州大地上不翼而飞。
(歼-7)
“和平珍珠”计划,更是让军方充满了期待,由格鲁门公司负责改装,空军将购买55套先进的火控系统,并将样机送往大洋彼岸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
计划包括雷达、平视显示器、惯性导航设备、大气数据计算机以及一个新的数据总线,可惜由于某种原因,对方单方面宣布暂停军事技术合作,已经装上的一些设备拆了下来,把歼8Ⅱ的机身还了回来。
(歼-8)
歼-8II采用两侧进气,全金属半硬壳机身,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气动布局,具有良好的综合作战能力,可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具有在昼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空中格斗、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
但歼-8II是在歼-8基础上改进,而歼-8只不过是歼-7的放大版本,是对歼-7进行独立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相比歼-7,歼-8II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改善,特别是机头进气方式,让中国空军的战斗机终于有了西方军机的外型,也让看惯了数十年平头机的军方和百姓眼前一亮。
(歼-8II)
尽管歼-8II具备“双2”指标,即2倍音速、2万米升限,飞得高、速度快,而且功能齐全、攻击力强,但并未安装相控阵雷达,对空地目标的探测能力低,亚音速状态下中低空格斗性能差,外部挂点比较少,载弹量较少,作战半径小,综合作战性能一般。
(歼-11)
随着苏-27的国内仿制改进版歼-11、自行研发的歼-10战斗机的大量服役,重型制空对地作战型歼-11具备机动性能好、航程远、载弹量高、空空导弹先进、空中格斗能力强、对地打击精度高等特点,完全可以用来取代歼-8II战斗机。
(歼-10)
成飞研发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中型战斗机,其综合作战能力不在F-16战斗机之下,空军对其性能相当满意,尽管是款单发的战斗机,但发动机性能比较可靠,自服役以来,在历次空军组织的比武当中,皆有让军方满意的表现,其中有的飞行员凭借鉴歼-10优良的气动性能和驾驭技术,勇夺空中最高名誉“金头盔”奖,因此,歼-10优良的作战性能也能取代歼-8II战斗机。
中国空军在70年代是歼六做主力。80年代开始用歼七换装。90年代才更换完毕。由于歼七航程短,只能作为防空战斗机,同期的歼八也不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中国基本立足于境内作战,守卫天空基本上是口号。
在当时,歼八能起多大作用很难说。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号的歼七。装备数量也不多,几百架。主力还是歼七。好在90年代引进了苏27,才真正撑起防空一片天。等歼八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歼十一已经大量装备,歼十也开始装备。
所以所谓歼八守卫海空,形式上的多于内容。象征意义更大。还没轮到歼八守卫的时候,就已经由歼十一去守卫了。还没上岗就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