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厦门这些工作月薪过万!95后逆袭…

厦门这些工作月薪过万!95后逆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厦门这些工作月薪过万!95后逆袭…

过年你包出去几个红色包包?

看到自己的银行余额

差点就要控制不住自己,哇地一下哭出声

用6位数的密码保护2位数的财产

不用你说

我都心疼我自己!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然而,比这更气人的是

一点君在网络上看到了

某报告中提到

95后!新蓝领!月薪过万!

燃鹅,这三个条件我没有一个符合......

平常出去被小朋友喊“叔叔阿姨”

都会不开心的8090后们

这下真的是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所以,这些95后蓝领到底是做些什么工作?

居然这么吸金?

“新蓝领”是指与传统蓝领相比

从事的行业逐步向服务业转移

更倾向于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劳动方式

技术能力相对较高

收入和学历水平较传统蓝领均有所提升

重点是收入更!高!

赶集网针对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职场人士薪资调研数据显示:

这群95后新蓝领里

北京的平均薪资为4523元/月

深圳 平均薪资为4317元/月

广州 平均薪资是3921元/月

上海的 薪资期望值是最高的

为5283元/月,高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

厦门 平均薪资以4500元/月赶超广州。

报告还显示

高端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月收入

甚至可达2-5万元!

在一线城市平均薪资超过万元的蓝领职位中

上海的美体师和北京的按摩师分别荣登两地榜首

别拦我!一点君要转行做大保健!

嗯哼?我要在厦门崛起!

港真,新蓝领具体都有些啥工作呢?

在我崛起前

我决定先研究一下怎么伪装入群~

「 美体师 / 美容师」

现在城市的妹子

不仅在工作上力争第一,在 外在形象 上

更是存在一定的竞争

当然这和对自身要求密不可分

这一行工资真的是不低啊

工资低还经常做大保健的人需要去面壁一下了

「按摩师」

对于一点君这种长期久坐办公室的来说

按摩可是深受大家欢迎的 (别想歪)

偶尔去马杀鸡按摩一下

不知道多爽,而且还能减少下颈椎痛

而且在一线城市

平均薪资超过万元的蓝领职位中

帝都的按摩师荣登榜首!

比我们一般白领的工资高多了!

「健身教练 / 运动教练」

在厦门没被推销过健身卡

都不好意思说在厦门待过

在上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

福建排名全国十三

看看厦门健身房的密集程度

环岛路、小区和公园上跑步的人群

你就知道我们有多热爱运动了

这年头长得帅的得都去健身去了

健康又多金,让养眼!

真是令人羡慕得流口水!

「房地产经纪人」

虽然现在像一点君这种人

在厦门还买不起房,但不可否认房产经纪人

绝对是 一门新势力职业

业绩好的时候,买房买车就分分钟的事情

虽然压力也会比较大

但有追求的年轻人还是可以值得一试

「调酒师 / 咖啡师」

调酒师、咖啡师、茶艺师以及西点师

都是一个年轻时尚的职业

重点同事几乎都是帅哥美女啊!

而且厦门

每年都会空缺一批调酒师

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快递员」

每年双十一

女生1年1度剁手的好日子

同时也是快递员最忙的时候

月薪过万并不难

在一些招聘网站快递岗位的招聘帖

被频频置顶挂上了“热”字签

虽然条件很诱人

但工作确实也是很辛苦

「司机」

随着共享经济的推行

方便优惠的滴滴等出行方式

需求也就逐渐增长

不少人甚至专职开车

跑得多的话

月工资过万也是正常的

「厨师」

毕竟民以食为天

厨师的待遇都不太低

特别是西餐厅开放式厨房

长得帅更吸睛(金)!

不过厨师的工资和手艺有很大的关系

厨艺水平直接决定了待遇高低

「送餐员」

大城市的人越来越忙

其实就是越来越懒了~

所以跑腿业务也就越来越发达了

如果接的单子多,工资也是蛮高的~

无论风吹日晒一样都要上岗

其实很不容易啊,所以都是汉子多

「淘宝模特」

据说双十一来临

有些淘宝模特能日新过万!

但钱都是不好赚的

有一位模特甚至因为

15秒可以摆出30个姿势而火到国外

你们感受一下

哎,人穷只能怪自己

当你还在为95后新蓝领的高新工作感到威胁时

新一波的威胁已经在火速向你袭来了!

因为 这些年轻又多金的新蓝领们

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高达86.5%!!

他们的目标远不止2万......

8090后的“叔叔阿姨”们再不努力

估计就要......了

作为90后的老阿姨表示

在厦门月薪过万,但是我没有钱

早在2018年上半年

2017年底重要城市居民存款排名公布

厦门常住人口达到401万

住户存款2292.06亿元

人均存款57159元

对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来说

存款17.1万,才算没有拖了平均的后腿

人均5.7万的存款仿佛并不算多

但仍有很多朋友和一点君一样

“存款单薄”甚至“没有存款”

并不是说这些人薪水不多

相反,有的人月入过万,有的人有车有房

而攒不到钱

只是因为在厦门花钱的地方太多,存钱太难

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

也藏着许多难言的苦恼

来源:摄图网

对不少朋友们来说

到厦门是为了赚钱

而现在

你是“隐形贫困人口”的一员

还是美滋滋地存到钱了呢?

33岁,厦漂8年,存款3w

第一年来厦门的时候我工资4000不到,因为没有女朋友,根本没有存钱意识,每个月的工资除了交房租水电一些必要的开支外,就是和其他的单身同事逛夜市、吃烧烤、喝啤酒、通宵打游戏…… 别说攒钱,没负债都是好的了。

后来涨了工资,住进单位宿舍,开销变小,还交了女朋友,但是仍然没有存钱意识,每个月经常请手底下的一帮兄弟去饭店吃饭,大家都是男生,饭量大,一顿至少600块。快谈婚论嫁的时候,才发现钱真的很重要, 当时真的很后悔没有早早存钱在厦门付首付买房。

接下来三年就拼命挣钱攒钱,再之后,买车花了20万,结婚花了六七万,小舅子借走了7万,关系好的同事家里出事借走1万,前两个月国庆回了趟家花掉1万多……钱真的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走,现在手里只有3万块存款,双十一刚过完,双十二春节又要接二连三的来了。真的恨不得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埋头攒钱,不然我少说也攒够首付了吧。

25岁,厦漂2年,存款-1w

我是被我爸妈“撵”到厦门来的,因为我学的专门比较冷门,老家没有比较好的公司,但厦门有不少,所以我爸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联系到这边的朋友,把我介绍了过来。

公司在软件园,大神很多,没有面试就进来的我显然不受欢迎,干活又苦又累,工资还被扣得所剩不多,实习了好几个月都没转正。消费基本都是依靠信用卡和花呗,我又是喜欢就要买的性格, 所以 每月负债一两万是常态。

今年好多了,工资5000多,每月发3000,年终发另一半,如果不买大件物品,基本能维持我的日常支出, 现在我就等着年底早早到来,把我信用卡里欠的1万多还上。

23岁,厦漂5年,存款0

我来厦门很久了,大学在这里读的,很喜欢这里,毕业后就留了下来。现在在观音山商务区上班,月薪5000多,减去房租还有4000左右,看起来还可以,但是! 我完全存不到钱!

因为平时打车上下班,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而且我很喜欢购物,虽然是男生,但一个季度的衣服都比女生四季的衣服多,电子设备也喜欢追新的,还经常被一些功能奇怪的东西种草……有时候同事买东西的时候纠结要不要下单,过来问我的意见,很有可能她没买,我买了。

再加上厦门有好多关系不错的同学,我们一到周末就约着出去玩,你请我我请你,看起来周周有局,“花天酒地”,但是口袋里已经穷的叮当响。还好我爸妈收入比较高,也不指望我攒钱给他们,所以压力蛮小的。

29岁,厦漂10年,存款15w

我中专毕业之后就开始打工了,去过很多地方,后来在深圳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领导,08年她被厦门的一家单位挖了过来,我也跟着她来了,现在做到了区域经理,同时负责好几家门店,月薪2万多。

我是很爱攒钱的人,除了化妆品、衣服、旅游和给爸妈包红包之外,消费很少,去年在厦门买了房,虽然要还房贷,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开心更多一点。现在存款还剩15万左右,在考虑做一些小投资还是买辆车。

30岁,厦漂6年,存款23w

我觉得自己生活还是很顺风顺水的,一毕业就到了现在的公司,我们领导喜欢用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所以领导升职我就跟着升职,目前职位是主任,月薪一万五,年终奖五万以上,工作两年认识了我老婆,人很好,她爸妈也没有因为我是外地人而瞧不起我,结婚生小孩都很顺利。

我和老婆是双职工,住在她爸妈家里,没有房租水电,一日三餐吃现成的,孩子也不愁没人带,唯一的花销就是去年买了新房买了车,车子是全款买的,还剩了些存款。目前家里一辆车不够用了,很可能过不久还会再买一辆车,到时候存款还会减少,不过很快就能攒回来,并不担心。

今年我也顺利把我爸妈接来了厦门,方便照顾,他们在附近找了比较轻松的工作干着,偶尔去逗逗小孙子,不愁吃不愁穿。真的, 每天走在路上觉得我太幸福了 ……就希望家人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一辈子!

40岁,厦漂22年,存款浮动大

我来厦门比较早,因为亲戚在这边做生意,所以过来打下手,工资从几百,到现在自己也成了给别人发工资的人,有车有房,看起来生活还是不错的。不过存款很少,一部分拿去投资了,一部分要留到年底结款、发工资,最怕我们自己要不到钱,还要给别人钱的情况发生, 所以抵押车子和房子是常有的事。

总结起来就是富的时候很有钱,至少两车两房,穷的时候到处借钱,房子车子都不是自己的了,浮动很大。 就希望孩子能幸福成长,等他进入社会,哪怕我一分存款也没有,能过舒坦、不用操心的老年生活就可以了。

有的人房产数套,背着还不完的贷款

有的人早出晚归干着不起眼的工作

却可能腰缠万贯……

不同的存款后面,是不一样的人生

毕竟

你能经得起多大考验 就能承受得起多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