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14岁黄多多被同学爆「内向」:伪快乐教育,正在一步步毁了孩子

14岁黄多多被同学爆「内向」:伪快乐教育,正在一步步毁了孩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14岁黄多多被同学爆「内向」:伪快乐教育,正在一步步毁了孩子

在娱乐圈中,一提到「神仙孩子」,很多人就会想到黄磊的女儿多多。

这几年,多多更是凭借傲人的成绩和多才多艺,一跃成为「国民闺女」,而黄磊的育儿方式也随之备受追捧。

然而最近,有一位自称多多同学的人,却在网上曝光了多多私底下 「真实的样子」:

「真的很优秀,人很温柔,和同学相处的都很好, 但是淡淡的,没有知心的朋友。」

「经常读出有点不高兴的样子,看着有点忧郁,和同学聊天,有时候突然就会沉默,和同学闹不太到一起。」

总而言之,在这位「同学」的眼中,多多的确品学兼优, 但从小被父母寄托了太多的厚望,以至于过早压抑天性,被迫变得懂事圆滑,常常看起来并不快乐。

虽然面对这些爆料,有的网友并不当真,但也有网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孩子的快乐是最重要的,如果强迫孩子变得优秀却不快乐,那我宁愿他当个平凡人。」

「只能说有得必有失吧,从小得到众人的关注,必然会失去很多童真,如果可以选择,我不会让孩子过这样的生活。」

通过这些网友的留言,其实不难发现,很多中国父母仍在推崇「快乐教育」。

他们坚信: 孩子快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不要在孩子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里,过多追求其他东西,孩子不想做就别为难他们……

然而,快乐教育的真谛果真如此吗?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即便孩子再优秀,可并不快乐又有什么用。

但你有没有思考过,我们所崇尚的「快乐教育」,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是现在短暂的轻松快乐,还是日后长久的欢愉呢?

让孩子自由轻松地学习,或许短期内父母和孩子都省心轻松了,但多年后回想起来,又有多少人不曾后悔,当初没有逼自己勤奋刻苦点呢?

我的父亲就曾不止一次告诉我,他从小备受宠爱,就算讨厌学习,家人也不会逼他,只要他开心就好。

于是高中没毕业便外出工作,但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人过半百还碌碌无为。

「如果我当初多坚持下,或者你爷爷奶奶逼我一把,就能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了……」

时隔多年,这件事仍是父亲的一个心结,这不禁让我想起,闺蜜跟我抱怨:儿时她过得无忧无虑,不曾为任何东西而努力奋斗过。

可如今,看着身边的朋友靠着拼搏,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能决定下一步怎么走时,她才发现自己的人生早已看到了尽头。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学得不开心就是不喜欢,与其让他们学得那么痛苦,不如放手让孩子去做想做的事情。

可这不相当于在教孩子逃避了吗? 这种「快乐教育」的确会让孩子在童年享受无尽的快乐,但往长远看,却无法持续获得从心底滋养出来的幸福。

再者,人的天性是畏难的,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更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呢?

父母一味地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吃苦,不仅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还是在给他们喂毒药。

当然,不崇尚快乐教育,并不是就非让孩子深受折磨,过得痛苦的意思。

而是告诫孩子,尽管是不喜欢做的事,也要努力克服它,以后才能拥有更多的资本,去过上想要的人生。

否则,今天的他们,因怕苦而草草放弃,确实会感到轻松窃喜;但未来的他们,将无一技傍身,注定变得碌碌无为。

快乐教育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单指过程中自由欢乐,而是最后孩子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时,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

日本从2002年起,开始实行「宽松教育」,老师不再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发展。

看似合理的安排,其实隐患重重。

大部分孩子缺少了硬性的监督和管教后,空闲时间只顾着玩耍、看漫画、打电动……压根就不会主动学习。

结果短短一年,这群孩子就渐渐变得不负责任、堕落,继而成绩大幅下滑。

直到2016年,日本政府才不得不宣布废除「宽松教育」,转而实行「教育强劲化」。

他们用十几年的惨痛教训,惊醒我们:

废掉一个孩子,就让ta纵欲享乐。

然而糟糕的是,生活中很多父母还在重蹈覆辙,为了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他们会主动把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给到孩子去玩。

可这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哪里能权衡好学习与娱乐,一旦遇到让自己快乐的事,肯定会埋头沉浸下去。

试想看看,这次疫情期间有多少孩子长期沉迷手机,而荒废了学业,连开学了那玩手机的隐疾都还在呢?

由此可见,盲目地追求让孩子减压减负,看上去很美很人性,实际却糟糕透顶,是在放纵孩子慢慢变废。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针对1.1万名儿童做过一项研究,证实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放纵的快乐中,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过早地变薄。

大脑皮层变薄正是一个人变肤浅的开始,他们以后在生活中会难以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失去了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负面影响几乎是不可逆的。

当孩子一旦甘愿沦为伪快乐的傀儡,就会让无节制的感官享乐侵蚀自己的灵魂,必将一步步迷失、颓废。

试问,这样的孩子,还有什么价值和未来可言?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曾在惠特尼高中(位列加州第1,全美排名第33)做过长达1年的调查,结果他发现:

虽然这所顶尖学校的学生早上8点上课,下午3点就放学,但他们的课余时间,却安排得满满当当。

放学后,他们不是撒欢了去玩,而是阅读大量的书籍(据悉一年差不多要背约102斤的课本),做研究,和同学探讨课业问题,上兴趣班……

据统计,这群孩子为了拿到优异的GPA成绩(4.0),平均一天只睡4小时,要喝4大杯咖啡,才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长时间的学习。

为了考上心仪的高等学府,接受着「快乐教育」的美国学生,其实早就悟透了背后的真理,将目光放长远。

只有吃得了现在的苦,才能尝尽未来无尽的甜。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 比你厉害的人,都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说放弃呢?

前段时间,浙江大学一位超级学霸的作息表火爆全网。

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半,每个学习内容,都精确到了几点几分,名副其实的争分夺秒。

在大多数人眼中,考上了浙大便是天之骄子,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事实上,越是优秀的人,对自己的要求越高。

因为他们深信,这个世上没有白吃的苦,那些你吃过的苦,终将照亮你前行的路。

正如钢琴家郎朗所说:「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是天赋并不意味着你会通过更少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 」

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1%的天赋+99%的汗水。

真正的快乐,从不是简单的哈哈大笑,停留于肤浅的感官满足,而是知识带来力量,爱带来幸福,是精神的丰满与灵魂的富足。

而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容不得我们做父母的有半点闪失。

因此,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摆脱「伪快乐」,追求更深层次的快乐,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好的父母,心都有点狠

孩子小,本身认知能力就不足,无法分辨所有事情的利弊。

父母若只是单纯「尊重」孩子的选择,追求轻松自在,那他们可能真的就归为平庸了。

所以说,好的父母,心都应该比较狠。

就像周杰伦就曾表示:「如果不是小时候,妈妈拿着一个棍子站在身后,逼着我练琴,我就不会深深爱上音乐,更不会获得现在的成绩。」

关键时候,如果你不心狠一点,逼孩子一把,怎么知道ta未来能有多大成就?

延迟满足,方知成功的来之不易

有这么一则广告:

一个小男孩在房间里偷看踢踏舞表演被爸爸发现。

第二天一早,爸爸送给他一个盒子。

小男孩兴奋不已,以为是舞鞋,结果没想到,却是一套跆拳道服。

随之而来的是每天高强度的训练。

小男孩不懂爸爸的用心,却咬牙坚持,直到赢得跆拳道比赛那一天,爸爸又送给他一个盒子。

小男孩打开一看, 正是梦寐以求的舞鞋。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爸爸的用心良苦,为什么要逼孩子去学他不喜欢的跆拳道。

可是,爸爸的一句话揭开了真相: 我尊重孩子的兴趣,却不想让他觉得一切来得太容易。

每个父母都期望孩子终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然而真正的自由,都很贵很贵,以至于很多人都早早放弃了。

唯有那些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给孩子扎针的同时,别忘了给颗糖吃

虽然我们强调要让孩子吃苦,但并不意味着只是父母单方面的强压,这样很可能逼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当孩子沮丧或无助时,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们的烦恼,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再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

让孩子明白, 成功的机会只属于做好准备的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教孩子学会「劳逸结合」,一起到大自然感受人文风情,远离网络上的垃圾娱乐,体会这世间真正令人身心愉悦的美好。

这所有的一切,就是在给孩子的未来,增加灵魂的宽度和生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