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正骨,宫廷正骨的手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宫廷正骨分为多个流派,目前发展较为全面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是只有清代上驷院绰班处宫廷正骨(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清朝设太医院,分为九科,其中就有“正骨科”,治疗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的疾患。
至于上驷院绰班处(绰班,满语,意为正骨)形成的具体年代,护国寺中医医院宫廷正骨研究室主任、上驷院绰班处宫廷正骨第五代传承人刘钢表示尚无确切定论。
绰班处最后一位御医夏锡五曾在生前回忆时提到,他的师祖德寿田于道光中期入绰班处学习时门口还挂有匾。据此推论,绰班处至少在道光初期就应该成立了。
清代《太医院志》记载道光二年“旨以正骨科划归上驷院,蒙古医生长兼充。”从这时起,上驷院绰班处就成为清朝宫廷大内的唯一骨科医疗机构,并进入全盛时期。”
上驷院绰班处的职责是为皇帝、后妃、亲王、贝勒、阿哥、格格、内廷文武官员、执事人员等医治骨伤科疾患,并且限定日期要治好,超过了期限必受惩办。
上驷院绰班处不仅是骨科医疗机构,同时还是教学机构,此外它还有内直供奉、外直供奉、随侍圣驾等任务。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手法分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
上驷院绰班处的手法是以这正骨八法为基础的。
刘钢说要想做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就不但要有高超的正骨手法,而且要有力。”
力即指功力而言,如果没有自身的功力与正常的技巧相结合,治疗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有一套松山堂练功法,通过如意练功棒、沙袋等工具来练习臂力、腕力、腿力,有时候还会练练太极。”
宫廷正骨的手法因人而异,但都讲究“轻、柔、透、巧”。
“轻”主要讲动作要轻,不用暴力的手法,同样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使患者在心理上宜于接受;“柔”采用手法要柔和,根据病人病情并利用医生本身的功力来进行治疗;“透”就是手法的力量要直达病处,使每一个手法都达到治疗目的;“巧”是利用医生娴熟的技术,医患之间相互配合,用最小的气力,简便的手法矫正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
相比西医的石膏固定,元书纸排子固定属于动静结合,随骨随形,可随时松紧,固定时不超过腕关节,骨折好了之后也不会有后遗症。
宫廷正骨在用药方面也沿承了传统特色。
据介绍,内服药有跌打紫金丸和健骨止痛丸,外用药有跌打万应膏和骨科熥药。
其中骨科熥药很有特点,它是将上血竭、独活等中药用一两大青盐,二两烧酒搅拌均匀,装入两个缝制的布口袋内,然后将药袋放入蒸锅内,蒸热后(约10分钟),适当温度放在患处,两个药袋交替使用。
骨科熥药能活血舒筋、松弛肌肉,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加快骨折愈合和经络疏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刘钢说现在他们也研制出了新的药膏,在用药方面也会中西结合,偶尔会使用西药。
正骨手法的操作要求稳、准、敏捷,用力均匀,动作连贯,力量要稳重适当,切忌猛力、暴力。
正骨复位最好是一次达到满意效果,多次反复地正复,往往会加重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使肿胀更加严重,复位更加困难,而且有造成骨折愈合延迟或关节强硬的可能。
医生首先要做到心明,要有心、用心,无心则无法,心不明则法必乱。一名合格的正骨医生不但要有高超的正骨手法,而且要有力,也就是功力。
正骨的大夫和其他医生不同,每天都需要练功,宫廷正骨就有一套传承下来的练功方法,为的是增加自己的力,这样为病人按摩时,医生才能有劲儿。
宫廷正骨的手法体现在轻、柔、透、巧四个字上,“轻”主要讲动作要轻,不用暴力的手法,同样能达到治疗目的,使患者在心理上易于接受;
“柔”是指手法要柔和,根据病人病情并利用医生本身的功力进行治疗;“透”是手法的力量要直达病处,使每一个手法都达到治疗目的;“巧”就是利用医生娴熟的技术,医患之间相互配合,用最小的气力、简便的手法矫正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