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哪些“红色禁区”不能碰?奇葩举动会惹恼大飞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80岁的邱老太在刚过去的六月底登顶热搜,意外变成“网红”,她以总价一块七的几枚投向发动机的“许愿硬币”,秒杀了在机场拿电磁炉煮面的中国大妈。结局大家都看见了,飞机延误五个多小时,航班被迫检修。我们要说,这些年那些“另类”乘客的好奇心和奇葩举动,飞机真的伤不起,广大乘客真的伤不起。
资深乘务长强调了三方面飞机上重中之重的不许触碰的禁区:安全门、应急设备和红色按钮与把手
老太投硬币引发“安全”热议
6月27日下午,为“祈福求飞行平安”,80岁的邱老太登机时往飞机发动机内抛洒了硬币。“上机投币?也是醉了”、“把飞机当菩萨了?”、“太危险了吧,空中许愿池?”……事件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公众热议和关注,无奈、愤慨、调侃、担心、惊讶等等,什么反应都有。
这架原计划12:40起飞的南航CZ380航班(浦东-广州,机型空客A320),最终延误到18:16分才起飞,期间机上150名旅客被迫下机滞留,涉事旅客邱老太被公安部门带走调查。
南航维修部门对飞机发动机进行了全面检查。经勘查,机务人员在飞机发动机附近共发现9枚硬币,其中2枚5角硬币,6枚1角硬币,发动机内部则有1枚1角硬币。经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调查,邱老太无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史,称其抛掷硬币是为了祈求飞行平安。据其邻居反映,邱老太平日信佛。
虽然邱老太的行为已构成扰乱单位生产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将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但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考虑其已经80岁,其年龄已超过70周岁,因此拘留不予执行。
这是公众周知的一件事,最近,还有一件类似事件发生。
6月12日中午,首都机场一架待飞的厦航MF8118航班上,一名女乘客擅自开启飞机舱门处的应急滑梯,这一行为导致航班取消,机上113名旅客分两批转签到当天下午的其他航班。首都机场警方称,该乘客因擅自移动航空设施被公安机关处行政拘留12日。
有网友透露,这名女乘客坐在应急出口的49排靠窗,是听到乘务员提醒“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触碰”后,想尝试一下。于是,她因好奇直接伸手拉动边上的应急滑梯手柄,乘务员虽然大声制止,但为时已晚,翼上应急滑梯已充气放出。
被误放的是B757飞机翼上滑梯,即使滑梯气囊没有损坏,最低维修成本也要10万元左右。如果气囊损坏报废,直接损失估计要45万元人民币。
应急滑梯是民航飞机的必备安全设备,该装置用于机上人员进行陆地撤离和水面撤离,一旦误放则影响飞行安全,正常情况下不能擅自开启。如果乘务人员误放滑梯,甚至会面临被解雇的处罚。
各种奇葩事件层出不穷
我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航空器内禁止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禁止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其他行为。因此,根据该《条例》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除依照本章的规定予以处罚外,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航空公司可以向涉事旅客索赔。
虽然有安全意识和法律规定等约束就在眼前,可还是压抑不住某些“好奇宝宝”的双手,近年来,很多关于乘客私自打开舱门和应急滑梯、损坏或带走应急设备如救生衣的事件报道时有发生。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2月23日,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对我国首例擅开飞机应急舱门案当庭宣判,认定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为人民币3.4万元。
而2015年1月,在西部航空PN6272航班上擅自开启应急舱门的旅客,承担了人民币3.5万元的经济损失。
2010年7月15日,一架从杭州飞往澳门的班机在滑行起飞时,安全门的把手被乘客方先生拉下,3米长的充气滑梯从安全门下端的窗口弹出,滑行中的飞机只得返回。客机因此需要花费2万美金左右的维修费用,128名乘客被延误了近3小时。这位方先生被治安拘留5天,并处以500元罚款。
2010年6月26日傍晚,一位宁波小伙在去往南宁的厦航飞机上,同样出于好奇,拉动了安全门的把守。这一次更加危险了,因为飞机已经起飞10分钟。所幸机长及时发现驾驶舱的应急装置报警,机舱压力有点失衡。在检查之后,立即返航。
2008年2月,重庆一名旅客从杭州乘机到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后,由于急着下飞机而扳动了逃生门,造成充气滑梯弹出后收不回来,飞机因此延误2小时,后来乘客赔偿了1万元。
飞机三大禁区不能碰
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飞机上的很多东西都不能随便碰。” 中国联航资深乘务长邹燕强调了三方面飞机上重中之重的不许触碰的禁区:“安全门、应急设备和红色按钮与把手。”
“安全门绝对不要碰,充气滑梯要是在滑行时打开就更危险了,应急窗下边一般也是机翼和发动机的位置。真的有乘客会好奇,会想和我们开玩笑。但真的没那么好笑,飞行安全是第一重要的。”邹燕表示。
据了解,飞机的安全门是在飞机发生意外情况下供机上旅客逃生使用的。安全门下方还有充气滑梯。紧急逃生时,需要先拉下把手,充气滑梯弹出,接着打开安全门,机上乘客坐充气滑梯逃生。乱碰安全门,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甚至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同时,飞机上红色的按钮和把手,以及贴着安全提示语的地方,安全门也是其中之一,都不要随便触碰,虽然这些按键一般在乘客不容易触碰到的地方,但是一旦触碰后果不堪设想。就算餐车上的红色扶手,也不可随意乱动。因为这是餐车的刹车,若趁空乘人员不注意解开刹车,餐车可能在机舱内移动,撞伤乘客。“还有乘客不知道怎么触碰了座椅上方服务面板特定位置,导致氧气面罩掉落。”
总的来说,飞机上红色标识的地方都是“禁区”。
另外就是应急设备请不要触碰和阻挡。“飞机因为机型不同,氧气瓶和灭火器的放置位置不同,有的在最后一排乘客座椅后面,有的在最后一排行李架上或客舱中部行李架上。但有的乘客非要把行李箱堵住那里,一旦有火情或有生病乘客需要灭火器或吸氧设备,会很不方便拿。
邹燕还告诉记者,在非紧急时刻,有乘客还曾经把座椅下面的救生衣拿出来打开或带走,还有好奇的乘客会拿出救生衣充气。飞机上配备的专用救生衣,是预备飞机发生紧急情况于水上迫降时,提供给乘客保命用的。并且,这些专用救生衣属于一次性使用设备,一旦取出打开即无法再次使用。
“还有的乘客好奇心特别重,故意在卫生间吸烟,想看看烟雾探测器会不会响,结果真的响了,他也被警察带走了。”邹燕说。
要严格遵守航空公司规定
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的工程部门经理鹿志兴博士是个专业的飞机工程师,他非常认真严肃的提醒乘客,“千万别往发动机投异物或离发动机太近,这绝对不是闹着玩儿的小事。”
因为异物对发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后果非常严重。当发动机开始工作的时候,异物可以影响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并可能对高速运转的叶片造成损伤,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异物引发的发动机脱落碎片可能直接击穿其整流罩。一旦整流罩缺失,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会直接暴露在外,极易受损。同时发动机异物及其脱落碎片也可能直接对飞机结构造成损害,进而威胁飞行安全。
而乘客擅自离发动机太近,有可能被启动的发动机吸入,后果就不用多说了。鹿志兴博士还提示乘客:“飞机各种结构均有承载极限,我们在乘坐飞机时,要严格遵守航空公司规定和机组人员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飞行过程的安全。就连行李架,也是有承重上限的,咱们要按规矩来。”
鹿志兴博士还强调,很多乘客不理解,为什么笔记本电池、充电宝等不让托运让随身带,因为你托运的行李在货舱,货舱里一旦起火,不易被发现,不像客舱里起火,比较容易被发现,但货舱容易着了大火还不知道,所以非常危险。
但鹿志兴博士也给乘客们吃了个“定心丸”:“目前飞机的安全性比 30 年前提高了10 倍,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 22 倍,飞机是最安全的公共交通方式。而以我们空中客车公司来说,每天就有数以万计的工程师时刻工作在飞行安全的第一线。”
国航客舱部安全服务室安全项目经理武文龙强调,飞机上的紧急设备、紧急门红色手柄,在非紧急时刻是千万不要碰的,总的来说,就是飞机上红色标识的地方都是“禁区”。紧急设备的存放处,也是不允许放任何物品的。
同时,有的乘客很喜欢好奇的去拿座椅下的救生衣,抽真空密封好的救生衣,打开就作废了,机务每天都会去检查。此外,火灾对飞机的危害非常大,飞机座椅后背上的安全须知,请乘客一定要看一下,不要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