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与2017年版对比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较于实验版,整体变动较大,此次改动不仅仅体现在课标的架构方面,更多体现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选课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转变与更新。除此之外,2017版美术课程标准更是将“学科核心素养”提上历史舞台,并新增了“学业质量”这一概念作为衡量普通高中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标准。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
1.强调核心素养
新课标增加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也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阐述,并且按照素养1到素养5的顺序渐次展开。
2.优化课程结构
2017版课标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结构划分为美术鉴赏、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与现代媒体艺术7个学习模块。这一转变是将“中国画”“书法”“篆刻”整合为“中国书画”,将“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整合为“现代媒体艺术”,由原本的9大学习模块成功“瘦身”为7个,从而加强课程的关联性。
3.提出新概念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作为2017版课标的新增内容,其内涵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为了测量学生的成就表现,新课标还按照不同的学习模块逐一制定了学业质量水平,从而更加合理的测评学生的学业质量。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除了以上大的变动之外,在性质、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均有变动。
1.实验版课程性质(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5)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17版课程标准对这部分修改得更加精练,主要突出了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即前言提出的立德树人,深化了总的指导思想并加入本学科特点提出以美育人。
2.所表现出来的关联性也是新增部分,原来只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3.原基本理念(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2)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17版课程标准改成了四点,主要突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1.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仔细明确的把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突出了核心素养的地位。
3.原课标中目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017版课标中把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整合,把运用的方式和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细化,把要达到的目标按照五个核心素养来进行细化。
三、课程结构
相关推荐:17-178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相关推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及内容解读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公众号“qgjsks”,点击关注即可!
回复“高分攻略”下载【2018教师资格备考高分攻略】
回复“写作素材”教资作文素材及视频免费领!
回复“教学设计”领取各科教学设计案例及攻略!
回复“普通话音频”60套普通话范文音频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