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潜伏期8~39天,一般为2周。
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
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但也有交叉重叠。
发热期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腰痛、腹泻等。
发病后体温急骤上升,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型为多,少数呈稽留型或不规则型,颜面及眼眶区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
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
肋椎角有叩痛。束臂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一般约15000/毫米3,少数病人有类白血病反应,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尿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本期一般持续5~6天。低血压期一般于病程第4~6天出现,也可出现于发热期。轻者血压略有波动,持续时间短。重者血压骤然下降,甚至不能测出。
休克时患者的皮肤一般潮红,温暖,出汗多,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可有烦躁不安、谵语、摸空等,重者有狂躁、精神错乱等。
脉搏细速,可出现奔马律或心力衰竭。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量上升,血小板明显减少。
尿变化显著。血中尿素氮轻度滞留。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