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茨冈人简介普希金

茨冈人简介普希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茨冈人简介普希金

《茨冈人》:诗意生存方式的探索

[摘 要]自由的生存方式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终生渴求和创作主题,长诗《茨冈人》正是一部探

自由的重要作品。作品通过对茨冈人自由生活的抒写、文明之子阿列哥与自然之女金斐拉的爱

悲剧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文明方式”与“自然方式”两种自由的思考,从而揭示出普希金寻求的

终答案———以德性为前提的自由,是人类真正的诗意栖居方式。

[关键词]《茨冈人》;普希金;自由;自然;文明;德性

“自然使人善良,社会使人邪恶;自然使人自由,

社会使人奴役;自然使人幸福,社会使人痛苦”

俄国的伟大诗人普希金终生梦想着回归自然,渴望

生存的自由。1820—1824年间,普希金在南方流放

时期,创作了一部浪漫主义长诗《茨冈人》,长诗叙述

了现代文明之子阿列哥与自然之女金斐拉之间的爱

情悲剧。惨遭放逐的阿列哥厌弃了现代文明的空虚

与奴役,命运把他投向茨冈人中间去品尝自然式的

自由,爱情自由只是他人生体验的一个侧面,最终的

爱情悲剧告诉他———茨冈式的自由非他所求。作品

展示了普希金对自由生存方式的关怀与探索。

一、对茨冈人自由生活的抒写

鲁枢元先生在其《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学视野》

中曾经这样写道:“穷人比富人更接近自然,也更接

近艺术,所谓落后的民族较之那些进步发达的民族

更接近自然和艺术。”普希金在《茨冈人》中所描绘

的茨冈人的生活状况正体现了这条生态学原则。作

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茨冈人贫穷、落后的生

活,他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褴褛的衣裳”,孩子们和老

人“赤身露体”,“在河岸上过夜”,用的是“破烂的帐

篷”,晚上吃的是“简陋的晚餐”,他们居无定处,在草

原上打铁,唱歌,耍狗熊,讨赏钱。单纯从物质角度

看,他们的贫苦生活实在不堪。然而,作家的描绘使

茨冈人的生活显得浪漫而富有诗意。他们虽然贫

穷,但能随遇而安,不为物欲所累,“在广阔的天幕

下”做着“宁静的梦”。草原上的一切都因他们的存

在而充满生气。为寻求自由而浪迹于茨冈人中的阿

列哥也爱上了茨冈人的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他爱

他们的过夜的篷帐,/他爱贫乏的响亮的语言,/和那

永远的懒散的舒畅”。茨冈人所求甚少,过着自给自

足、自得其乐、自然纯朴的生活。相反,城市生活则

是“窒息的城市奴役的生活! /那里人在围墙里成了

堆,/吸不到清晨的凉爽气息,/闻不到春天草地的香

味;/他们出卖着自己的意志,/以爱情为耻,思想被

迫害,/在偶像面前垂下头颅,/只知去祈求锁链和钱

财”。阿列哥厌倦这种生活方式。在普希金的笔下,

物质贫乏与精神自由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

系,似乎物质生活贫乏者较物质生活丰富者精神更

自由,也更快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就像一架天

平的两端,如果过分重视物质生活,加大物质生活的

砝码,那么精神生活一端便会变轻,便会轻视精神生

活;反之亦然。

物质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

的提高,人们充分感受到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便

利与实惠。然而,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

类生活又面临着危机与隐患。正如叶朗先生所说:

“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

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

则被忽视,被冷漠,被挤压,被驱赶。这样发展下去,

人就有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成为没有

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

性的动物。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

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而普

希金笔下的茨冈人的生活与现代人忽视精神生活的

状况正好形成了鲜明对比,那里,没有人与自然的紧

张对立,没有文明的压抑,人保持着淳朴无饰的自然

本性,他们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沐

浴清风明月,无忧无虑,好比“天国的小鸟儿”。诗中

这样写道:“天国的小鸟儿无从知道/什么是劳累、什

么是烦恼;/它也不需要去辛辛苦苦/营筑那经年耐

久的窠巢;/深夜里它在树枝上打盹;/东方升起了红

色的太阳,/鸟儿就倾听上帝的声音,/拍动着两翼,

宛转地歌唱。/度过了春天美丽的季节,/暑热的夏

季又将要逝去———/晚秋的季节给人们带来/那朝云

暮霭和凄风楚雨:/人们感觉到苦闷和烦恼;/小鸟儿

却越过碧色大海,/飞向那遥远的他乡异地/暖和的

地方,到明春再来。”

茨冈人这种贫穷简朴、随遇而安、悠然自在的生

活状态,对于为物欲所累、灵魂疲惫的现代人无疑具

有启示意义。诗人在描绘茨冈人生活时有一种掩饰

不住的羡慕与激动,体现出这正是作家所追求的理

想生活方式。作为一个能动的生命个体,作家向往

的正是这种超越社会藩篱、率性而为、纯然快乐的

“自然”状态。这颇类似中国儒家的人生理想。拥有

从容闲适、平和愉悦的心境是古今中外文人志士共

同向往的人生境界,而作家往往把这种追求熔铸在

自己的作品中,普希金的《茨冈人》亦如此。

二、对自由爱情悲剧的描述

普希金一生讴歌自由、追求自由、为自由而战

斗。他在长诗《茨冈人》中刻画的正是这样一位热爱

自由、不惜为自由而献身的茨冈姑娘金斐拉的形象

尽管诗人对金斐拉着墨不多,但廖廖数笔,一个洒脱

自由、无所羁绊、浑身洋溢着草原气息的茨冈姑娘形

象便跃然纸上。金斐拉的性格完美有力。作为大自

然女儿的金斐拉对人的态度如自然本身一样纯朴、

真诚、坦率、毫无矫揉造作。在对待文明之子阿列哥

的爱情上,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厌倦了城市生活的

阿列哥因为憎恨这个社会,与社会发生冲突,被金斐

拉带进了茨冈人的部落中。“鄙弃文明的枷锁”的阿

列哥受到了金斐拉的热情关照,在美丽的大自然怀

抱中逐渐抛却了过去的一切负担,变得像茨冈人一

样轻松“自由而逍遥”。“他已习惯茨冈人的生活,/

对过去的事连想都不想”。他惟一的愿望就是同金

斐拉“分享爱情、悠闲/和自由自在流放的时光”!他

在金斐拉身上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面对阿列哥,金斐拉表现出真诚、坦率、不矫情、

不做作、果敢洒脱的精神气质。然而,很快地,阿列

哥的爱渐渐使金斐拉感到腻味,她的心发出了“要求

自由”的呼声。她对阿列哥的弃与爱一样没有掩饰,

她坦率而大胆地以特有的方式表露了茨冈人对于爱

情自由的理解与向往。阿列哥难以接受这种自由行

为。失去心上人的阿列哥内心矛盾而痛苦,并因嫉

妒而变得凶狠、冷酷。然而,对于阿列哥的残忍,金

斐拉表现出由衷的鄙视与不屑:“我并不怕你,并不

怕!———/我根本瞧不起你的厉害……”金斐拉反复

吟唱着一首流传已久的茨冈民歌:“年老的丈夫,凶

狠的丈夫,/你杀死我吧,你烧死我吧;/我是刚强的,

无论是钢刀,/无论是烈火,我都不害怕……”直至生

命的尽头,金斐拉仍然在执著着自己的所爱———“我

死也要爱……”———这种付出生命代价来保持人格

独立与自由的勇气着实让人感到一种悲壮与崇高。

金斐拉的形象颇似梅里美作品《卡门》中的主人公。

尽管她的所作所为从道德角度来看并不符合社会规

范,但从审美角度来讲,她展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人

格的自由与自主,这正是其魅力所在。同时,女主人

公以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生的真

谛:真正的爱情是诗意的,美好的,但爱情的本质是

给予,而不是占有,是自由而不是奴役。金斐拉对阿

列哥的抛弃固然难以接受,可是阿列哥对她的占有

与自私何尝不是束缚!从生命的存在目的来看,金

斐拉的自由浪漫,率性而为,毕竟让人感到一种审美

的诗意。正如茨冈老人在安慰阿列哥时所言:“宽心

吧,朋友,她是个孩子。/你的忧伤真是没有道理:/

你拼死拼活地在爱恋着,/而女人的心却当做儿

戏。/你看:在那辽远的天空中/荡漾着一轮自由的

月亮;/它无心地向着整个世界/不分厚薄地洒下了

清光。/它照着随便哪一朵彩云,/而且照得这样美

———但她又,/你看呢,转移向另外一朵;/这朵也不

会留恋多久。/谁能在天空中给它指定/一个地方,

说:就呆在这里。/谁能对一个少女的心说:/只爱一

个人,别三心二意。/宽心吧!”

茨冈老人的这番理解的话语实际上体现出一种

审美判断,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审美愉悦的眼光

来审视自然、人类个体与总体的发展及变化的方式。

审美判断不是用我们日常的经验的眼光看待事物,

而是用无功利、无目的的最纯真的眼光来看待人自

身的存在及其与周围世界的交往,交往就是人的存

在方式。人与人之间最理想、最高级的交往方式即

审美交往。在审美交往中,双方都以自由主体的身

份进行交往,既相互依赖并提供着关怀,又各自保持

着自我精神的独立与自由,有一种审美距离感。正

是这种审美距离的存在使双方在交往中“既实现了

他的交往的本性,又不必放弃自身的自由”。人从

交往中才能得到预期的关怀而又不损失自由,这种

审美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在这种审美交往

中,人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精神愉悦。但是,这种主体

间的自由交往,必须处理好双方交往的关系,正如马

丁·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即“我”与“你”各自

独立,又彼此融合为一体。在这种审美关系中,“我

———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审美世界,彼此愉悦,又

不占有,彼此以全然开放的态度接纳对方的情感

价值。

真正的爱情亦是一种审美交往。金斐拉的行为

所反映的正是对这种审美交往的渴求,可惜阿列哥

既不懂得也做不到这一点。现实生活中类似悲剧的

发生往往都是由于这种审美交往难以实现。金斐拉

与阿列哥的爱情悲剧颇具代表性。它从一个侧面剖

析出现实世界中人的真实生存状态:人们都被各种

自私的占有欲所控制,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自由与需

要,只知道向自然及社会一味索取,使交往变得充满

烦恼与痛苦,人的生存没有丝毫美感与诗意可言。

本来,阿列哥逃出城市,牺牲了发达的物质条件,目

的很明确,就是梦想追求到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他

习惯了茨冈人的流浪并陶醉在金斐拉的爱情中,爱

构成了他生命的支柱,他感受到的快乐其实来自于

爱的充实,他此时还没有学会真正关心别人以获得

自由,爱之梦被打碎了,悲剧随之产生。

三、对自由心灵的探寻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曾经讲

过:“自然本性中的善良和自由均无法遏止文明的恶

和文明的奴役。自然不能战胜文明的本质,惟精神

方可制胜。”自然之女金斐拉与文明之子阿列哥的

爱情悲剧正体现出自然与文明的这种对垒。解读金

斐拉与阿列哥的爱情悲剧,可以发现普希金探寻自

由的心灵历程。文明之子阿列哥厌弃了那个虚伪而

又冷酷的社会,为寻求自由而奔向辽阔的草原,奔向

自然的茨冈人。然而,现代文明的烙印在阿列哥身

上刻得太深,他虽然“鄙弃文明的枷锁”却无法摆脱

它的影响,无法摆脱他所出生的那个社会对他的影

响。在流浪的茨冈人中间,围绕着他的是大自然自

由清新的空气以及美丽的姑娘金斐拉的爱情,“他已

是人间自由的居民,/黑眼睛女郎跟他在一起,/太阳

在他的头上愉快地/照射着正午璀灿的光辉”。然

而,他并不快乐,“带着颗阴郁的心/瞩望着一片荒芜

的平原,/他自己也不敢推究推究/他那忧伤的隐秘

的根源”。美丽的大自然和金斐拉的爱情都无法治

愈他心灵的创伤。“青年的心为了什么跳动/他有什

么忧虑闷在心里?”阿列哥为摆脱社会的束缚,而来

到茨冈人中间,表面上他得到了行动的自由,事实上

他却走不出自己心的藩篱,他没有摆脱自身的束缚。

阿列哥脱离了令人窒息的城市,但是他并没有根除

社会的偏见、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气。诗中老人告诫

他:“一个习惯于安逸的人,不可能把自由永远爱

恋。”自私的欲望决定他不懂得给予别人自由,也注

定他自身同样也将失去自由。他为得到自己的自由

而不惜阻挠他人的自由。他爱金斐拉,但只把她看

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眼看金斐拉要离他而去,

他便妒火中烧,不堪忍受,痛不欲生。他的心灵为占

有欲所控制,不能自主,虽然头顶的太阳是灿烂的,

可他的心灵却是黑暗的。阿列哥的痛苦经验证明,

自私的欲望是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

不可否认,阿列哥是直接造成金斐拉之死的罪

魁祸手,而城市文明的熏陶却是这场爱情悲剧的主

导因素。作家通过他的悲剧断然否定了现代物质文

明提供的所谓“自由”,也同样否定了以金斐拉为代

表的茨冈人的所谓“自由”。长诗结尾写道:“但你们

也没有什么幸福,/天地间的可怜的子孙们!……/

而在破烂的帐篷下/定居的也只是痛苦的梦。/你们

的飘泊无定的屋宇/荒野里也不能避开穷困,/到处

是无可逃躲的苦难,/没有什么屏障摆脱命运。”在这

里,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以同情的态度重新审视

并评价了茨冈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作家追

求的是摆脱各种奴役、自由自在的人生。茨冈人的

生活方式只是一种精神希望,并没有实现普希金所

追求的精神自由。由此,普希金对自由的探索经历

了由“文明”到“自然”的历程,最终停在了无奈的交

叉路口,因为“到处是无可逃躲的苦难,没有什么屏

障摆脱命运”。普希金之死不幸地说明,诗人自己也

没有摆脱命运和社会的枷锁。

诗人的求索还表现在诗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

———老人身上。在阿列哥为失去爱情而痛苦、怨恨

之时,老人以平和、宽容的语气讲道:“你听着,我来

给你讲一讲/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阿列哥

的痛苦不过是老人人生经历的一次重复。面对同样

的处境,老人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心胸与智慧。老人

没有诛杀仇人,也没有再挑选任何女子,他体会到:

“青春比鸟还自由/什么人能够把爱情阻挠/快乐轮

番地赐与一切人/过去的一切将不再来到。”青春、爱

情以及快乐的本身是自由的,不是我们可以凭人的

个人意志去控制、掌握的,不是可以自私地占有的,

人不但应该学会尊重并主动满足别人的自由,而且

对自己失去的一切快乐也不必再执著。老人再三告

诉阿列哥:“宽心吧,朋友,她是个孩子。/你的忧伤

真是没有道理……/你看:在那辽远的天空中/荡漾

着一轮自由的月亮;/它无心地向着整个世界/不分

厚薄地洒下了清光。”他学会了坦然地接受命运,并

宽容地对待别人。阿列哥最终杀死了老人的女儿,

老人却只平静地向他告别:“离开我们吧,你高傲的

人/我们粗野;我们没有法律/我们也不惩罚,也不处

刑———/我们不需要流血和呻吟———/但不愿和凶手

活在一起……/你生来不是为粗野生活,/你寻求自

由只为了自己;/你的声音我们听得可怕———/我们

的心灵怯弱而良善,/你粗暴残忍———离开我们吧,/

别了,愿你今后永远平安。”与阿列哥不同的是,老人

获得了自由,包括肉体上的以及精神上的自由,因为

他“心灵怯弱而良善”!良善的德性构成了老人生存

处世的智慧与准则,也构成了他获得自由的框架

基础。由此揭示了真正的自由不是金斐拉式的

性,不是随心所欲,真正的自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道德感是人成为自由人、

正人的前提,德性是人与世界和谐共存的条件,也

人类实现诗意栖居的保证。

总之,普希金在长诗《茨冈人》中为我们开辟

一片审美乌托邦的乐园,为苦苦寻觅精神家园的

代人展示了一种诗意的生存方式,也体现了作家

于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

[参 考 文 献]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

出版社,2000.16.

鲁枢元.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学视野[J].学

月刊,2001,(1):35—42.

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310.

马大康.论审美交往:人理想的存在方式[J]

文艺理论研究,2002,(1):13—20.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

———人格主义的哲学的体认[M].徐黎明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9.

以上是我从知网帮你拷的一篇论文,累死我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