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伊犁马 -

伊犁马 -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伊犁马 -

伊犁马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伊犁马亚种,是我国珍稀的动物资源。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

中国育成的乘挽兼用型马种,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中心产区在昭苏、特克斯、尼勒克、巩留、新源等县, 分布到全州及邻近地带。它是以哈萨克马为母本, 用前苏联奥尔罗夫马、顿河马、布琼尼马等品种杂交改良选育而成。体质结实紧凑, 结构匀称, 外形骏美, 力速兼备, 适宜高寒山区的放牧饲养。毛色以骝、栗、黑、青毛为主。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48.3厘米, 母马141厘米。最大挽力400千克,约为体重的92%。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乌孙国的游牧地。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其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返回长安,乌孙王猎骄靡派使者送张骞还,并携良马数十匹献给汉朝。十多年后,乌孙王派使者献马,向汉朝求婚,复以1000匹马为聘礼,汉武帝接受了乌孙王的请求,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出嫁乌孙。在当时,拥有大批的良马对于汉朝加强军事力量,同北方的匈奴作战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见到乌孙马后,赐名“天马”,并即兴赋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就是著名的《西极天马歌》。

后来,汉武帝得到西域大宛的“汗血马”后,又定大宛汗血马为“天马”,将乌孙马改称为“西极马。”这里所说的“天马”、“西极马”都是今日伊犁马的前身。历代以来,为了得到西域良马,中原地区与西域一直进行着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

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在这里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域,并在其周围建立惠宁等八座卫星城,统称“伊犁九城”。清廷在伊犁等地大办马政,建立多处马场,培育良马以供军需。清乾隆25年,在伊犁兴办两个马场,不断向内地输送马匹,这些马被称为伊犁马,但实际上是当地的地方品种哈萨克马。

1910年前后,不少俄国侨民迁入伊犁地区,带来一些良种马及其杂种, 1936~1942年及1949年以后,陆续由前苏联引进良种马改良哈萨克马, 当地群众把这些含外血的杂种马称为改良马。1956年及1957年的伊犁马调查队把改良马正式称为伊犁马,以区别哈萨克马。1958年及1963年昭苏种马场先后制定了五年及八年的育种计划,将伊犁马培育成体大、役用能力强、遗传性稳定的新品种。

伊犁马的马头中等,颈长适中且高举,鬐甲高度中等,前胸宽广,背腰平直,尻略倾斜,四肢坚强,蹄质结实。体质干燥,整个外形俊秀、灵活、轻快、结实。胸部发育特别良好,富有持久力和速力。

有少部分马颈部肌肉欠丰满,前胸发育较差,四肢发育不足,有待今后在育种工作中改进。毛色以骝色为主之,栗色和黑色次之,青色和其他毛色少见,据1980年对929匹马的调查统计,骝毛占54.7%,栗毛占24.5%,黑毛占17.1%,青毛占1.9%,其他毛色占1.8%。

伊犁马外貌俊秀,体格魁伟,抗病力强,耐粗放,适应性强,有稳定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产于伊犁地区各县(市),尤成年公以昭苏县所产堪称骏马。

伊犁马是我国著名的培育品种之一,性温驯,富有持久力和速力,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力速兼备,挽乘皆宜,长途骑乘擅长走对侧步,能够适应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终年放牧的自然环境条件,抗病力强。保留了哈萨克马的优良特性,饲养起来容易,善走山路,冬季在雪深40~50cm时,尚能刨雪觅食,青草季节增膘快。西北及华北各省、自治区,均引进该马种,表现良好的适应性。

伊犁马乘挽兼优,1000米速度赛只需1分10秒,100公里7小时13分25秒,每天能行走80-120公里。在参加全国性各项赛马比赛中,伊犁马以其超凡的速度和耐力,屡屡获得冠军,在1997年全国马术比赛中囊括了全部5项冠军,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伊犁马力速兼备,其工作能力可与三河马媲美。骑乘速力:1000M为1min13.6s,1600m为2min8.7s,3200m为4min 25.3s,50 km为1h42min31s,100km为7h13min25s。

伊犁马两匹,拉四轮槽子车,载重1000kg,在土路和石子路面行进20km,需1h3lmin;行进20km,载重300kg,用挽力40kg,需2h53min16s;载重1200—1500kg,使役每日8-10 h,行30—40km,可持续3—4d。最大挽力400kg,约为体重的92%。

据1980年6月底和9月底,对11匹伊犁马母马挤乳量测定,成年马除供幼驹哺乳外(幼驹在白天拴系,夜晚随母马哺乳),每天还可挤乳5.4kg,按牧民习惯挤乳期120天计算,每匹马可挤乳64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