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民用飞机几乎都是进口欧美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为什么我们的民用飞机都是欧美的,不是我们不想用自己的,而是我们没得选择,目前只能买欧美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也许你会说我们也能生产自己的战斗机,但是请注意这里是民用的,民用与军用最大的区别是可靠性和成本。我们造战斗机是不计代价的,而且能承受一定的安全风险,但是民用机要考虑盈利,而且对安全风险的容忍度极低,而目前中国还做不到。
二、其实中国目前也有量产的民用小型支线客机,但是载重太小,而且量产能力也不大,安全性也没有像欧美客机那样得到大量的验证。
三、众所周知中国飞机的心脏病问题,就算是战斗机其实基本用的也是俄罗斯的发动机,虽然有些已经可以仿制,但是可靠性上还是有差距,所以这个心脏问题没解决前还是得买欧美的民用飞机。
四、民航客机的采购金额都是巨大的,其实这个也算是中国外交的一个筹码,因为目前能提供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欧洲,可以让他们在做有些决定的时候三思而行。
综上所述,所以我们目前只能买欧美的民航客机,但是也不要沮丧,我们自己的民用客机C919正在商用中,这个不是支线客机,体型应该跟波音737差不多,应该一两年之内就可以商用了,到那时就不用看欧美脸色,可以买自己的民用飞机了。
感谢邀请!
别说中国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民用飞机都是进口的,哪怕是像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都是进口的飞机。因为这个世界上现在有能力生产迷你用飞机的尤其是大型干线民航客机的就那么几家公司,可以说这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
目前有能力制造150座级以上民用客机的就只有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两家公司,不买A家的就只能买B家的。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各自储备订单都超过了5000架了,现在新增的订单得排队等待至少十年,也就是说你如果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利润多么客观的行业!也难怪我们国家下了大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大飞机来,争取打破AB两家垄断的局面,有朝一日能够见到ABC三分天下。即便是C919还是处在设计阶段的CR929,哪怕性能上还没法和AB两家的飞机相抗衡,只要我们有了自己的大飞机,至少我们在采购新飞机就有了议价能力,不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了。很多进口的高精尖设备都是如此,只要你自己有能力制造了,不管性能能否达到人家的水平,外国厂商就不敢漫天要价了。
有能力制造150座级以下支线客机的企业那就要稍微多一点了,除了AB两家,还有巴航工业的ERJ、庞巴迪的C系列和CRJ系列(不过C系列已经卖给了空客、CRJ卖给了日本三菱重工)、中国商飞的ARJ21、意法合资的ATR系列、瑞典的萨博等。
因为目前民用大型客机市场基本被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垄断,虽然俄罗斯也有客机生产,但产品质量一般技术吃苏联老本追击率偏高,中国90年代后就很少购买,其海外订单也不多。而其它国家加拿大、巴西只能生产少量中型客机。
国家早知道会受制于人,但是之前财力和技术都差,直到2010年以后成立了中国商飞公司,专门攻关国产大型客机。目前国产螺旋桨客机有新舟60系列,喷气式客机只有中型的ARJ系列投入商用,C919客机运力类似波音737和空客320A已经首飞成功正在后续试飞阶段,还要几年才能投入商业运营。更大型的C929系列还在样机研制中。
总之,目前世界上能生产大客机的就这几家,不买美欧的基本没得买,中国想要占有这个市场和技术高地还需要假以时日。
这个真的要感谢政府感谢党,要是国内造的飞机,目前我还不敢坐啊。汽车坏了起码在路上,飞机坏了那是在天上。九死一生啊。等各方面都具备条件了再飞吧
国产的有啊!你看看去呢?
一、涡桨发动机机型,运7衍生出的“新舟”系列,运12系列。
二、涡扇发动机机型,支线客机喊了多年的“C919”目前还在试验……
这就是国产航空业的现状。我可以弱弱地问一下——国产的,你敢座吗?(因为前运七的亲爹,安-24曾经被海外媒体誉为“全球最不安全的运输机”,没有之一……)你非要说国产民用航空牛,那,我也会跟着大喊——shehui主义好,国产飞机牛,华为手机棒(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该买什么还会买什么)。
你丫要还给我扣帽子……我就说脏话。
自己造不出啊,不买怎飞啊?
中国造的客机你敢坐吗?
全世界能造大型民航客机的就那几家。
因为中国要不出像样的飞机!
造不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