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扁蓄的概述
二、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三、扁蓄的分类
四、扁蓄的药方选录
五、扁蓄的服用方法
六、扁蓄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扁蓄,中药名。为蓼科植物扁蓄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季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根和杂质,晒干。
萹蓄、萹竹、道生草、地蓼、粉节草、百节、野铁扫把。
茎呈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长15~40厘米,直径0.2~0.3厘米。
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约3厘米,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叶互生,近无柄或具短柄,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披针形,全缘,两面均呈棕绿色或灰绿色。无臭,味微苦。
性微寒,味苦。
归膀胱经。
蓼科植物扁蓄的地上部分。
生于山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
分布于全国各地。
含扁蓄苷、槲皮苷、绿原酸、杨梅苷、牡荆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异牡荆素、金丝桃苷、木犀草素、东莨菪素、芥子酸、阿魏酸、丁香酸等成分。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脾胃虚弱及阴虚患者慎服。
1、治尿道炎,膀胱炎:鲜扁蓄60克,鲜车前草30克。捣烂绞汁。
分2次服。(《福建药物志》)
2、治尿路结石:扁蓄、活血丹(金钱草)各15克,水煎服;或扁蓄、海金沙藤、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
(《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乳糜尿:鲜萹蓄30~60克,加鸡蛋1~2只,生姜适量。水煎,食蛋服汤。
(《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小便不通:萹蓄一握,水盅半,煎一盅,热服。
(《卫生易简方》)
5、治黄疸:鲜萹蓄30~60克,黄蚬250克。
水煎,当茶饮。
(《福建药物志》)
6、治白带:鲜扁蓄90克,细叶艾根45克,粳米90克,白糖30克。先将粳米煮取米汤,再入各药,煎汁,去渣,加白糖。空腹服,每日1剂。
(《浙南本草新编》)
7、治泻痢:
a.扁蓄30克,仙鹤草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b.泄泻:扁蓄12克,车前9克,龙芽草1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8、治胆道蛔虫症:扁蓄100克,醋100克,加水1碗,煎至1碗,每日分2次。
(《长白山植物药志》)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杀虫 单用30-60g,鲜品捣汁饮50-100g。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敷或捣汁搽。
选购方法:以质嫩、叶多、色灰绿者为佳。
保存方法: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