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级的动漫产业基地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针对中国动漫产业基地遍布各地,到处生根发芽之势,行业内高调宣传者有之,兴奋入驻者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满腹怀疑者亦有之,笔者打算在一段时间内撰写数篇小文,对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基地”做出一系列评论,成绩、问题、希望、前景都在论述之列,从而对逐渐被推到行业风浪尖上的“基地模式”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和意见。本次我们探讨的话题是“产业聚集效应”。
动漫产业基地的核心离不开“产业”二字。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是搞动漫的,通过政府搭台,聚在一起搞,既可以互补合作,又能够竞争,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作品及其形象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先进技术的普及。
入驻的基地动漫企业,在目前的行业状况下,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呢?由于各地动漫产业发展状况和历史条件不一样,差异也比较大。很多基地通过免除房租等优惠政策,在一开始吸引来不少原创公司,当优惠期过后房租等问题再度浮上水面,企业由于成本考虑,选择了走人换地,到其他地方的新基地,享受新的优惠政策。这种做法客观上帮助一座座动漫产业园区快速上马、建设、入驻、生产。
笔者以为,此种情况对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质。政府或者其他机构通过政策,减免的费用或者提供的资金,在具体形式上,折算为入驻企业前期的房租等成本,但当他们搬家换地时又会产生很大的搬迁成本和交易成本,特别是主要人员的离职和人力的流动。对于坚持品牌战略来说的本土动漫企业,并没有省下多少钱。也就是说,那些资金或者政策性投入,实际上抵消到了企业搬迁和交易的成本以及人才流动的缺口中去了。
而真正依靠外资的加工企业,由于已经运作了相当长的时间,利润和生产都很稳定,他们是不会考虑轻易更换地点,入驻新建产业基地的。如果一定要相应政府的号召,要么是新组建的团队进行分公司运营,要么是彻底考虑降低成本,利用入驻基地部分优惠或者免除房租的政策,通过变相生产外单继续降低生产费用。而不少的基地,实际上需要这些公司用产量和产值作为其建设基地后,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拿得出手的“成果”。我们实际需要的中国原创动漫产业聚集效应,并没有在动漫产业基地的建设风潮中实现。
“产业”与“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词。因为只有为同一市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能构成同一个产业,而同一产业内的各个企业都是在同一市场上相互博弈、展开竞争并追求其最大化利润目标的。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类似北京中关村、美国硅谷这种产业地域聚集模式,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厂、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等这些世界一流的文化生产基地中,为什么同样能够有效复制。
在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中,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就象人的生命一样是有周期的:在新生期,企业大多是全能企业,分工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内部分工;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企业内部分工便会转化为社会分工,各专业化企业会独立承担再生产的某一环节;在衰落期,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的缩小,各再生产环节又重返“娘家”,社会分工又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
毫无疑问,无论是政策还是全球市场,动漫作为数字娱乐的表现形式,和游戏产业一样,一直是文化消费市场的热点。那些成功的行业聚集地域,一定是由于市场或者历史,出现了很多在市场上互补的公司和企业。这样缓和了直接竞争的激烈程度,促进了行业分工和产业互补。
回头来看我们的动漫基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也是中国市场经济里面老生常谈的话题。搭建这些动漫产业基地,笔者以为,政府应该更关注行业分工和协作,促进互补,而不是单纯的推出类似“免除第一年的房租”、或者“对于在央视、省级、卫视卡通频道等地方播出的动画片予以财政补助”的政策。且不提这些政策的实际落实效果,诚然,这可以解决一些企业短期的实际问题,然而文化市场的建设和产业链的形成,恐怕不是这种只有“国企”才能享受的财政倾斜性政策可以解决的吧。这些政策远不如,通过了解市场,扶持一些有意向的玩具、服装、食品等具备下游产品生产和营销能力的生产企业入驻基地,建立常驻联合办公室,为内容企业寻找授权出口来得实际啊。
市场营销讲究水到渠成,引导市场的关键在于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机能(例如促进分工和产业互补),而不应本末倒置,在开出“大头支票”后,让同类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这样是无法保持产业的地域聚集效应的,反而会极大挫伤入驻企业的积极性。
希望动漫产业基地领导能够在深入了解整个行业产业链结构,扶持更多行业上游内容制造(卡通形象创作,漫画创作)和下游商品出口(图书、玩具、音响、食品、服饰授权生产和发行)的创作组、机构和企业直接或者间接进入基地,为动漫企业切实解决市场问题。否则,大家一窝蜂扎进来盲目进行生产,只会加剧行业的同类、同质化恶性竞争。通过什么手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产业多元化聚集呢?那就是动漫产业基地多样化的平台建设。
来源:南方网 罗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