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脑瘫儿早期训练康复效果较好,婴儿出生后6个月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形成。脑瘫儿这时的脑损伤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有较大的可逆性,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 婴儿的运动发育由上而下,先抬头挺胸,而后可两取物、坐、爬、站、走,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所以对于未成熟脑神经,给予足够的运动和感觉刺激后可促进脑细胞发育和髓鞘的形成;早期矫治对预防小儿脑瘫继发性损害(关节挛缩、肢体变形)非常重要。 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脑瘫儿的康复训练呢? 1、头的控制 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方法:让孩子趴着,拿一个玩具停在与他的眼睛一般高处,为了让孩子抬头看它,把它一点一点抬高。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饭后10分钟左右最适宜。 2、翻身及爬方法 让患儿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让他趴着,将一条浴巾置于胸前,反浴巾两头提起来,保持只让他手和膝部着地,你一边和他沿地板慢慢地前进,一边鼓励他;一人帮他移动手臂,另一人帮助交替活动他的脚,帮他用力爬向某一个目标。》》推荐阅读:认清脑瘫分型,早期诊断利于治疗 3、支撑后背保持坐姿 在自己手臂的支撑下坐起,把它喜欢的物品放在面前引起注意,藉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坐姿,渐渐减少支撑,最后独坐。 4、拉物站起 大人可拉脑瘫儿一只手,诱使他从座位过度到双腿为脆姿,然后再让他站起来。孩子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掖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他自己保持平衡。 5、行走 脑瘫儿学走路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移动身体重心,开始拉双手向前走,渐渐过度拉一只手,最后达到自己独走;也可用学步吊带。 6、上下楼梯 开始让患儿一手扶栏杆,一手拉大人手,以维持平衡,逐渐让他脱离成人的支持,靠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大一点的孩子需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7、跳跃 跳跃是锻炼下股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作准备。经常拉患儿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作为自行跳跃的爆发力的准备,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纱布和小玩具(在上述两个训练基础上)让几个儿童一起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8、平衡协调训练 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都是练习平衡协调动作的好方法。 9、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患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要选择适合小孩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五六岁时,教患者学习旋拧瓶盖、给玩具上弦、搭积木、握笔写字画图等,为日后上学读书、提高生活能力打基础。建议: 1)康复医师和家长应该与孩子多沟通,和社会多接触,建立起家长康复医师的沟通平台。 2)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正确的结合,让我们正确认识脑瘫。孩子需要教育,也需要康复,家长要理解小儿脑瘫康复。 3)康复医师指导家长的时候对有些家长错误的手法规范化。 4)多给家长一些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水平。 5)多带孩子出去接触社会,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这样可以训练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 痉挛型脑瘫康复训练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N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 (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 (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N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 (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 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的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内、外翻扳的应用。 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 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 (1)屈曲位,患儿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 (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 (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 (5)举臂摸肩(弯肱拨刀),叉腰挺胸(雏鸟习飞)训练。 2、肘关节屈曲的训练 (1)主动、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2)上肢负重,伸肘抓物训练。 (3)屈伸时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 (1)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儿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法在批端收尾,反复操作。 (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 (3)挠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的训练(五指分开,合拢动作)。 4、拇指内收的训练 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 徐动型脑瘫康复训练 多年来治疗脑瘫的临床经验证实,“治疗是基础,训练是关键”。缺乏治疗的训练不是无法进行,就是效果不佳。相反亦然,没有训练的治疗既不能巩固其治疗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治疗加训练事半功倍! 因地因人而辩证施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其顺序是一抬头,二挺腰,三作四肢,四体操。 一、手足徐动型的训练方法: (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 一、仰卧拉起训练 1、仰卧拉起训练,通过抗重力活动的过程来增加头控能力; 2、仰卧Bobath球、滚桶上轻轻滚动引出患儿躯干屈曲的保护性反应; 3、仰卧位用各种玩具诱导患儿左右转头,增加患儿头部自由转动时的控制能力; 4、患儿仰卧于吊床上,使患儿躯干及四肢呈屈曲位,以此来抑制由于伸肌张力增高所致的角弓反张(受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LS的影响)。 二、俯卧位训练 1、俯卧楔形枕上,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伸展上抬的控制能力及肩部和双上肢的支持能力。(注意:髋关节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