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历史上的钟离眛之死,谁要负的责任最多?

历史上的钟离眛之死,谁要负的责任最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历史上的钟离眛之死,谁要负的责任最多?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首先,钟离眛虽然被猜忌过,但是那是短时间的。项羽去外黄一带攻打游击队长彭越时,钟离眛曾经是西楚在荥阳一带的重要将领,钟离眛的逃亡是在项羽兵败自杀之后,西楚大势已去,重要将领和官员逃的逃如季布,降的如陈婴、项伯等等。个人认为,害死钟离眛的是钟离眛自己。

钟离眛不是逃亡,是另有所图

跟季布化身为长工隐藏在大户人家做工不同,钟离眛选择了一棵大树--楚王韩信。然而,韩信虽然功高位重,但是并不是刘邦的核心成员,钟离眛不可能不知道,那么通过韩信解决钟离眛与韩信的矛盾执行起来困难不少;而且,钟离眛并没有请求韩信向刘邦求情的意思。

韩信在准备杀钟离眛时,钟离眛说了一句话:

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很明显,钟离眛想得不是消除与刘邦的矛盾,而是形成与刘邦相对抗的联盟,让刘邦无从下手。

然而,他高看了他自己的分量和韩信的野心。首先,韩信虽然志气大,但是做到诸侯王的位置上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再想争天下。按照当时的情势,韩信不认为刘邦会冒险把诸侯王灭掉,也就没有培植势力的紧迫感。而钟离眛本身又有多大实力呢?与项羽的强强联合不是一样败了吗?还想走老路,依然是行不通的,何况老百姓经过秦末的离乱,心中怒火发泄了,苦难经历了,已经不想打仗了。所以,钟离眛想与韩信联合起来形成独立王国,是他一厢情愿的、不可能完成的。

钟离眛与韩信的关系

钟离眛与韩信的私人感情能到好到什么程度是很值得怀疑的。

与能力强的人交往,小恩小惠不能结其心,如果真是知己,应当给他机会展现才华。在项羽阵营时,钟离眛作为西楚大将,韩信是执戟郎,韩信数次给项羽提意见,项羽不听从,钟离眛也并没有给韩信多少支持。所以,所谓的‘素与信善’,并没有多少让韩信感动的地方。

我们看,韩信对刘邦有感激之情,因为刘邦让他功成名就。甚至,让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屠夫,韩信仍然举其为尉;然而,养活了韩信几个月,后来慢待了他的亭长,韩信是记恨在心的。那么,钟离眛,更像哪一个呢?

钟离眛在韩信的楚国避难,很有姜维投靠钟会的味道。韩信可不是钟会,钟离眛的命运也就注定了。所以,钟离眛之死,正是他自己冒险一搏所应面对的风险。

我认为是韩信。

正应了那句话,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楚汉争霸时期,钟离眛与韩信家乡离得很近,是故交好友,后来他们在项羽军中相遇,钟离眛先获得赏识提拔为将军,在他的推荐下,韩信才当上了持戟郎中,也就是项羽的亲信卫队官。

后期,钟离眛一直在项羽军中,韩信却总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改而为刘邦效力。

楚汉战争结束后,立下无数战功的韩信理所当然地封了楚王,钟离眛却成了刘邦钦点的通缉犯,钟离眛于是寻求旧友韩信的庇护。

这时候的韩信,正逢刘邦清剿异性王,在反与不反之间摇摆不定,而手下却建议他用钟离眛的人头向刘邦表忠心。钟离眛听说后,大骂道:“刘邦以前忌惮楚国,是因为我在,现在你杀了我,你很快也会灭亡。”遂自杀身亡。

张耳和除馀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俩既是朋友,也是魏国名士,受到了秦始皇的通缉,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一起投了军。

公元前207年,张耳部被秦国大将章困于巨鹿,自知不敌,向当时拥兵数万、驻扎在巨鹿城北的陈馀求救,但阵馀觉得胜算不大,只给了张耳派来的两人五千兵马,皆全部战死。

张耳疑心是陈馀杀了自己派去的两员将领,在项羽解了巨鹿之围后,跑去质问阵馀,陈馀也万分委屈,觉得自己是顺势而为,何况自己还出了五千人马,于是愤怒地解下了自己的印信,张耳也收了他的印信和兵权。

自此,两人彻底反目成仇。

人性始终是脆弱的,在生死与利益面前,谁又能舍生忘死,只为了成全别人,哪怕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太难太难。

历史如此,现实亦然。

应该来说韩信最大,刘邦虽然不喜欢钟离昧,但这是大汉初定,他能赦免与他有深仇的季布,同样可以赦免钟离。而韩信杀他,完全就是背信弃义

这锅一半是项籍的,一半是钟离昧自己的。

当然是项羽。现在有些人黑刘邦捧项羽,用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政治集团领袖,是鼠目寸光。作为一个政治集团领袖,最重要的能力只有两个:把握正确的方向、使用正确的用人。至于刘邦个人小节有亏,不过会造成领袖家庭成员的悲剧。而项羽逆时代朝流搞分封,用人只考虑亲疏和个人好恶,则会造成其集团千万个人的不幸,也是这千万个家庭的不幸,履巢之下,安有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