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孔子是“丧家犬”?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孔子总是忘掉自己的故乡.他想去更多的地方,见更多的人.周游列国,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当作故乡.如果这个地方让自己失望了,就把下一个地方当作故乡.孔子离原始的故乡越来越远.孔子有很多个故乡.不,孔子没有故乡.他一直在寻找故乡.累了,老了,死了,也没找到.他理想中的故乡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他正是为理想中的故乡而忘掉现实中的故乡.不断地失望,又不断地希望.希望故乡在下一个路口等着自己呢.有人说孔子是丧家犬,可这只丧家犬一直在找自己的家啊.找不到,可还是在找.越找,离现实的家越远.越找,离理想的家越近.孔子没有背叛故乡,只不过他的故乡要博大得多:把所有的地方当作故乡.他还把所有的人当作亲人,要尽快地找到他们.
孔子如同“丧家犬”的典故出自《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如下: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白话文的意思是:
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郑国人有看见了就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子产,可是从腰部以下比禹短子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真像一条丧家狗.”子贡见面把原话如实地告诉了孔子.孔子高兴地说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但说我像条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当初我阅读到这篇文章时,感到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圣人听人家把自己比喻成丧家狗,却欣然接受这种侮辱,并以此自嘲呢?多年后的一次偶然机会,让我忽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过春节的某天,我陪同朋友回老家拜年.他老家的亲戚住在贫困山区的山沟里.下车后,我们沿着凹凸不平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山沟深处走去.冬末春初,寒风凄凄,草木萧条,在这里一点也感觉不到城里那种过节的气氛与喧嚣,只有寂寞和荒芜.一路上,也没碰到一两个人,四周空旷寂静得似乎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脚步声.
他亲戚家坐落在半山腰的山脚下,低矮的房屋,显得格外的破败和孤单.当我们快到院前的时候,传来几声狗叫.透过疏散的篱墙,我看到一条大黄狗,有气无力的冲我们叫着.总算走到了.
主人从屋里出来,冲狗吆喝几声,狗停止了叫声,垂头丧气的卧倒在地上.走进院后,我很想称赞一下这条狗,但当我仔细打量这条狗时,却哽噎住了.只见这条狗瘦得皮包骨,皮毛粗糙凌乱,似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条狗是不是病了?”我问.
“还啥呀.啥病都没有呀.”主人回答.
“那这狗怎么这么瘦呀?”我又问.
“吃不好呗.”他无奈的说.
“怎么不给他弄些骨头吃呢?”
“连人还吃不上呢,还给他吃.”
……
在回来的路上,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孔子称自己为“丧家之狗”了,当时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扑簌簌的流淌下来.
“狗不闲家贫,儿不闲母丑.”狗饿死也不会背叛自己的主人,离开自己所在的穷家呀.孔子把自己比喻成丧家犬,可谓对国家仁慈忠义之极,对民族仁慈忠义之极呀.
孔子在宋国,常常坐在树下为学生讲述修身克己和齐家治国的道理,可却被某些人所不容,他们竟然把孔子坐以讲学的身后的大树给伐掉了.这对圣人孔子来说,是多么大的屈辱呀.
孔子在世,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遭受了种种的人生坎坷和苦难,可孔子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四处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可当时却没有一个国家的君王愿意接受和采纳他的治世方针.
孔子是圣人呀,讲述的是真理呀!可他却生不逢时,他的治世思想,在当时并没能被世人普遍重视和接受.有人捕获到一只麒麟兽,拿给孔子看,问孔子这是只什么动物,孔子看到眼前这只受伤的麒麟兽时,不禁潸然泪下.(出自《孔子家语》).
麒麟乃兽中之王.人王出,兽王出.孔子在世,又何尝不像这只受伤的麒麟兽呀?孔子的忠义和遭遇,又何尝不像那只瘦骨嶙峋的狗呀.
在一个国家里,圣贤没有得到重视,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乃至流离失所,陷于低贱和贫困之中,这表明社会无道呀.这不是圣贤的耻辱呀,而是人类社会的耻辱呀.
虽然孔子的政治主张至今都没得到根本的施行,但是孔子的理论却为人类社会指明了真实的方向,为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人类社会要想正常、和谐的发展和延续,就必须遵循孔子的理论,所以,孔子被尊称为历代帝王师,孔子的理论一直被历代的帝王所学习和效法.
如果没有伏羲氏、炎、黄、老子、孔子等历代的伟大圣人,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还能够延续到今天吗?一个人不懂得尊重先圣先贤,就谈不上孝呀?
孔子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呀,孔子应该受到世世代代的顶礼朝拜呀.
“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我们在形式上效法先圣,是微不足道的末端,此不是根本呀.像孔子那样,满怀仁慈之心,忠义之心,为国为民,为了天下和谐,众生幸福,不停奔走的人,自古以来又有谁真正做到呢?
我不是个轻易流泪的人,但在写此文时,我还是禁不住一次次的流下泪水.
不肖弟子东方阳熹,在此满含热泪,叩首跪拜伟大的圣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