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招聘有哪些渠道?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国企招聘最主要的方式是校园招聘。
大部分国企都是核定人员编制的,每年的招聘通常都要核定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国企的员工队伍相对比较稳定,流动性不大。所以通常会采取校园招聘的方式来补充新员工。
每年的校园招聘公告会在公司官网上公布,部分国企也会到高校进行宣讲(疫情前多一些,疫情以来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少很多了)。
有的国企每年会开展不止一次的校园招聘,有的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面向大专、中专、高职等学生招聘工勤岗,或面向高技术岗位招聘高端研发类人才等;有的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周期规律分批招聘,如9月份开学以来大四的学生会开始着手找工作,因此年底前会招聘一批人,等次年考研结束,落榜的学生有的会考虑找工作,所以那个时期又会招聘一批人,等等。
对于一些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职位),国企也会采用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方式吸纳人才。但最主要还是以校园招聘为主。
去年的秋招,很多国企纷纷响应政策,不仅 在秋招最后的冷淡期放出大量的岗位,还宣布将持续扩招。
中石油、中石化扩招6500人、国家电网增加40%岗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扩招40%……
所以想要求职国企央企的同学,一定要多多关注国企招聘信息,以下5个渠道推荐给大家!
https:// zhaopin.ciic.com.cn
该网站还有招聘会专场,值得关注!
想去事业单位的朋友可以试试搜索 这份干货合集里包括了些什么呢?我们为你整理了:
PS:新同学还可获得一次免费简历修改/1V1求职咨询 ▼▼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请你帮我2个忙吧 (*╹▽╹*)
1) 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吧 ,对我很重要啦
2)关注一下我 @offer先生求职咨询 ,听说现在关注的,以后都是尊贵的老粉啦!
猜你还喜欢以下求职干货:
为什么国企基本没有社招,只有校招?
关于大学生交社保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吗?
国企党群工作部是干什么的?在这个部门前途怎么样?
校园招聘的国企面试时有什么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往届生如何进烟草局?
国企校招好进么?
如何评价B站/bilibili的薪资待遇?
邮政集团校招面试难吗?待遇怎么样?
国家电网面试刷人比例?
国企真的有那么香吗?
国企招聘以校招为主,内部招聘为辅,社招较少。
国企作为性质特殊的企业,每年要吸纳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之应届生可(pian)塑(yi)造性强,绝大多数央企国企每年都热衷于到各大高校开宣讲会,主要目的还是要吸引相关高校的优秀人才,近距离接触求职目标人群。接下来将推荐几种常见的国企招聘渠道:
一、传统渠道
1. 国务院国资委招聘频道
面向人群:应届生,高级管理人员
优势:真实可靠,汇集较多央企的招聘启事
2.国企总部官网( 如国家电网 )
面向人群:应届生校招、部分内部招聘和少量社会招聘
优势:信息可信度高
劣势:各企业招聘信息分散,公布招聘的时间不确定;操作体验一般,页面显示混乱,没有求职意向数据匹配 (注意有些国企的招聘外包给第三方招聘公司,其官网招聘链接是第三方网址)
3. 应届生求职网
功能优势:爬取各网站各行业各城市招聘信息,设有各公司招聘交流讨论区
面向人群:应届生校招
优势:汇集大量招聘信息,可按行业、专业等标签快速筛选招聘的企业和岗位;线上线下宣讲会信息齐全
劣势:基本是招聘信息, 仅作为招聘汇集平台,投递简历需通过招聘信息来源网站 ;以校招为主
4. 海投网
和应届生求职网类似,招聘信息根据网络关键词定期爬取更新,是将招聘信息分门别类汇总的第三方网站。切记投递简历时按信息来源处提示的方式进行, 千万不要直接在海投网投简历 (大概率是石沉大海)。
5. 中公教育等职业培训机构
优势: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招聘信息齐全,更新及时,公务员报考信息齐全
劣势:页面广告较多,强迫症勿入
6.智联招聘
面向人群:白领阶层、中层管理岗、应届生校招等
功能亮点:老品牌,高端人才招聘居多
优势:专业招聘的第三方网站,承包了较多大中小企业招聘信息,各方面比较均衡,社招校招招聘信息齐全
劣势: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参考2021年315晚会曝光第三方招聘公司出售招聘简历事件)
7.51job(前程无忧)
面向人群:白领阶层、中层管理岗、应届生校招等
功能亮点:薪酬查询
优势:专业招聘的第三方网站,承包了较多大中小企业招聘信息,各方面比较均衡,社招校招招聘信息齐全
劣势: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参考2021年315晚会曝光第三方招聘公司出售招聘简历事件)
8.58同城/赶集网
面向人群:蓝领
功能亮点:招聘+综合服务
优势:综合平台,企业多,招聘后续服务(如租房 二手物品置换等)较为全面
劣势:信息质量残次不齐,企业频被曝出问题
9.校友圈
优势:真实可靠,校友身份是加分项
劣势:信息相当较少,可遇不可求
二、社交软件
脉脉/LinkedIn
功能亮点:身份加职业认证,信息真实性高
适用人群:职场认识
优势:认证体系完善,可信度高
劣势:人群质量难以把控,社交为主,招聘信息并不完善
三.其他
对口院校宣传
在对口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宣讲会或招聘公告,一般这些招聘信息均可在应届生求职网和海投网查到。
http:// m.haitou.cc/download (二维码自动识别)
答主抛砖引玉,请各位有经验的知友分享补充国企招聘渠道神器吧。
招考录(委托当地国有人力机构)、宣讲会(对口院校)、招聘网站(少量),稍微有点名气的国企一般都是走招考录或者网申,招聘网站也有但是少(主要为了避嫌)
大的国企会通过猎头招聘,可以关注我们公号,每周会有新职位推送哦。
欢迎关注“KOS高奥士”(KOSChina),我们会不定期更新职场建议,行业动态。KOS高奥士国际(KOS International)是香港上市招聘服务公司,通过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成就个人发展。
前程无忧,猎聘靠谱些
永州求职招聘到 永州百信人才网 。
国企招聘信息主要可以从这五个部分来找:招聘企业自家官网、招聘平台、当地政府网、学校官网、相关公众号。
大部分国企招聘都会在自家网站更新招聘信息,其他渠道的招聘信息基本上也是从官网更新来的。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报考的企业,搜索相关网站,如国家电网、铁路局等等。
但是这个方式比较麻烦,需要你收藏大量的同类型企业,而且消息接受不一定能及时。
很多企业也会和招聘网站有合作,例如:51job/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应届生求职网,或者国聘网等等,这些平台比较正式,且针对性较强。但是总体公告会比较散,不能及时提醒你各个公司的招聘消息。但是你在该网站找的时候,能一次性搜出很多。
同学们在报考国企的时候肯定是会有地域偏好的,比如你想报北京、他想报上海。所以当地的一些政府平台也是可以关注一下的。
例如:合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资委、陕西公共招聘网、河北省人事考试网官网、当地人才招聘网等等。
很多做国企招聘相关的公号都会做一些招聘信息的汇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报考的方向,搜索相关关键词,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基于国企大部分以应届生招聘为主,会定向向高校招生(开宣讲会、校招专场等),所以国企会与学校有一定的合作。到了该国企招聘的时候,一般会在学校官网上看到此类招聘信息。所以在校生也可以关注一下学校官网和招聘会等。
希望可以对大家搜集国企招聘信息起到帮助~
我所在设计院社招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传统网络招聘服务商,二是猎头渠道,三是内部推荐,包括人才引进。
(1) 网络招聘服务商(选好投简历的平台)
因为工程设计行业算是传统行业,因而所使用较为普遍的社招渠道主要是传统网络招聘服务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和猎聘网,中华英才网也用过一段时间,但不太好用放弃了。比较新兴的如:领英、Boss直聘等用的很少,专业设计类人才求职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网络招聘上。
院里近两年大约每年70%左右的社招人员走网络招聘渠道入职,其中智联招聘在其中占据最大比例,占网络招聘总量的七成左右,起着关键作用,根据平时和其他专业设计院沟通的情况看,他们也大体如此,因而希望入职设计院的小伙伴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个渠道哈。
(2) 猎头渠道(这个不推荐,难度大,机会小)
猎头渠道一般只是应急使用,轻易不会采用,毕竟成本还是太高了。
做为央企头部工程设计院,院里招工程设计人员一般是不难的,即使是遇到个别特殊时期,门槛只要稍微放宽一点,就不会发愁没有可用之人。猎头渠道这两年内我记得也只是用过两三次,是因为当时有很重要的超级项目中标启动,而那时正赶上主要设计人员均在重点项目上服务实在无睱分身,为了项目进度,才急着通过猎头渠道引用3名设计人员救急。事后也证明,通过猎头渠道引进的专业人员其实并不比自己招来的人优秀,而且还更容易引起人员间的各种矛盾,这样,猎头的渠道也就越来越退居幕后了。
(3) 内部推荐渠道(这个有条件的,尽量采用)
内部推荐其实特别适合于设计院这类知识密集型企业,因为勘察设计人员的圈子就这么大,再分到各个专业里去,转不出三四个人准能找到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前同事、合作方的各种关系,打听个人跟玩似的,所以这个圈子也没太多的秘密可言。专业人员在圈子里的口碑是很重要的,在跳槽求职的过程中也是非常关键的。
其实每每在招聘初次面试后,专业主任们就开始自发自觉地开始进行侦探工作-背景调查了,托同学啊、朋友啊,用不了多久就能问到应聘人员在原单位的各种情况啦,然后信心满满跑来告诉我,这个能不能用,那个该不该来。甚至有一两次,他们所托非人,行事不密,应聘人还没来进行二面,就让对方单位的HR知道后告了上去,弄得我们这里好不尴尬,应聘人员也是怒气冲冲。幸好最终结局是皆大欢喜,要不我们人力可就肯定成了倒霉蛋、背锅侠了。从这之后就赶快给专业主任们定规矩,禁止私自开展“侦探”工作。
内部推荐来的人,适应快、融入深、专业稳、态度好,按说是十分理想的人员来源;但是也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容易立山头,形成不同的派系;甲是某某主任介绍来的,丙是某某总工推荐成的,时间长了,在项目奖金分配,年终绩效评定等等上自然会有远近亲疏,有个几年时间,慢慢矛盾就产生了。 所以内部推荐的渠道可以用,但要慎用,保证在不失控的状态为佳,这个渠道来人的比例占大约不超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