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以忠孝文明为纪念他而得名的地方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以忠孝文明为纪念他而得名的地方是介休。
介子推(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
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
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后来,晋文公又把绵山附近地区改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用以纪念这位贤人的“割股奉
君”之德、不贪名利之志。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514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
时期属魏国。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
北周富政元年(公元
578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以忠孝文明为纪念他而得名的地方是山西介休。
另外,介子推又名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
扩展资料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的就更是不胜枚举。
这样的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其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很少有人对介子推的所作所为投以审视的目光。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