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聊天“自救”指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临近春节了,近乡情怯的却有不少。“过年欢乐气氛里不想说话”,“面对亲戚过界感觉到不适”……你的所有“不合时宜”的不快,都有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由来,而应对之道,不是竖起满身的刺,而是需要一份优雅聊天的指南。 仅仅是寒暄,也会让人经历“内向宿醉”
过年有太多需要寒暄的时刻,走亲访友、同学聚会,一茬接着一茬。但对某些人来说,不仅仅是高频率聊天,光是看着周围满满当当的人,都会觉得心累。 这牵扯到一个久远而笼统的心理学性格划分:外向和内向。
这种划分并不绝对,你有可能处在这两者之间,这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具有多样性。有的人认为性格越偏内向越不擅长交际,其实不完全正确。两者的差异可能在于心灵“充电”的方式不一样,内向者会通过独处来“充电”,而外向者更多地通过社交来“充电”。
在同一个社交环境中,外向者会不断获得能量,像白炽灯那样发光发亮。善交际的外向者,喜欢尽可能与更多的人说上话,而并不在意深度;“内向者”可能只想认识一两个人,并希望和他们建立起更深厚的关系,高频率且浮而浅的对话对他们来说极为耗神,并且在长时间的社交后,内向者需要花大量时间独处来恢复能量,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内向宿醉”。
然而,春节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很难给内向者留足“回血”的时间。
亲戚间生活圈子的重合变少,话题难寻
过去,在父母之外,亲戚关系被排在很重要的位置,而现在一年年地过年,我们不得不承认亲戚之间的关系,其实越来越疏离了。走亲访友时,小孩子还能一起疯玩,父母一辈还能客套地交流,而半大不小的年轻人,大多对聊天兴趣不大,还不如坐一旁自己玩手机。“一年赚多少啦?”“对象有着落了没啊?”这些“起话头”式地提问,一不小心还会被你嫌弃触到了隐私,引来一番内心“炸毛”。
在通信、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亲戚间走动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交流,而且还伴随着一种信息的交流。走亲戚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与冲击感,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有时还会成为来年甚是更长远时间内的决策辅助,探索可能存在的发展机会,甚至来缓解我们的生活危机。而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亲戚间的生活圈子的重合在变少,情感连接也正在慢慢弱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越来越不需要彼此了。
“熟人未满”,更像是现在非直属亲戚之间的状态。在面对“熟人未满”的亲戚时,我们对过界行为的容忍程度,也在逐渐地降低。
交流中看不见对方,会造成“泰迪幻觉”
“别问,再问就炸毛!”“怼亲戚一时爽,一直怼一直爽。”网络上各种呛亲戚、怼父母的指南有不少,但现实是,这些指南用在指导实际上,可能诱发的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再过几年回头来看,很大可能少不了懊悔。
“泰迪幻觉”用来形容一种无效交流的模式。漂亮的泰迪熊被看做一个完美的陪伴者,它百分之百听话,人们也会把“完美泰迪”的形象投射到相处对象的身上,如果发现对方的反应与我们预想的相同,那么一切安好,如果对方的反应不似预期,就深深地感受到挫折感,指责甚至攻击对方。陷入到“泰迪幻觉”中的双方,常常会鸡同鸭讲,一方甚至不明白对方愤怒的点在哪。
将情景转换到过年人际交往的场景中,我们可能更需要将自己从“我”中跳脱出来,去更多地看到“我们”,去理解父母、亲人话语和行为背后的内涵。比如各种催催催的背后,可能是因为生活圈子大不相同,缺乏共同话题,于是找个共通的生活事项做个话题,背后可能还存在着新旧两种对生活方式认知的差异,他们只是在套用旧观念里的一套,试着让你的生活进入轨道,有规劝也有关心和担心。试着去深层次地交流和理解,可能改变自己固有的想法,明白自己对抗的也许是个“假想的敌人”。
春节聊天“自救”指南:
1、学会共情,尽量保持健康的交流氛围。将自己摆到对方的位置上,感同身受地理解对方的说法。认真倾听对方的说法和思想,根据对方所说的内容,理解认可对方由此而产生的情绪。平等、尊重是有效交流的前提,尽量保持健康的交流氛围,如果负面情绪过于强烈,可以暂停交流,等情绪平稳后再沟通。
2、学会适当“打哈哈”:对过场式的寒暄,不需要去较真、交底,适度地“打个哈哈”,几句场面话,谈话也就过去了。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握话题的主动权,把话题抛给对方,无论对方是炫耀或是吐槽几句,也是增强互动的好方法。
3、适当地表明立场,如果确实不想谈及某个话题,可以用合适的方法告知家人自己的立场,比如“过年只是想休息一下,陪陪爸妈,其他事情大过年的不想提”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对方“闭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