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满清在王朝末期,外交中经常软弱无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外交这个词对于清廷来说是个舶来品,早期的清政府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他们本身是传统的“天下观”、“华夷观”。
但是鸦片战争,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不过始终秉持着天朝上国观念的清政府是不想与视为蛮夷的西人建立往来关系。虽然存在不平等,但是西方列强还是希望按照他们的国际惯例与清政府打交道。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先是设立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对外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清政府的外交机构设置在一步步的完善,外交人才同样经历了非常多非专业的表现。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外交官的培养和储备是需要时间的。
在很长的时间里,主导外交谈判的都是地方督抚或者是朝廷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之所以选择他们,清廷考虑的也比较复杂,但至少绝不是因为他们熟悉外交。
所以在多次谈判中,他们处处被动,虽然也想为清政府争取一些利益,不太那么有损国体,但是怎奈想到了却不敢说不出来,就算说了出来,不敢坚持。
不过严格地说,外交的被动,并不能单纯的怪外交。
打了败仗,那么肯定没有底气,也强硬不起来,否则的话,一旦惹怒了对方,可能会遭到更大的损失。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前去日本谈判,由于据理力争差点导致谈判失败,不过随着李鸿章挨了一枪,使得谈判成功,还让日本将赔款减少了一亿两白银。
很多人很庆幸,但换个角度,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吗?
所以外交能否守护本国的利益,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是否强大。如果一个国家强大了,那么在外交上不能说百战百胜,但至少是有底气的,是可以提条件的。
所以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晚清外交中软弱无力的原因了。
弱国无外交。当时清朝末年国力严重衰弱,先是八国联军侵华,又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地位和在国际上话语权都下降了。
国力衰败,因为到了满清王朝的末期,国家积贫积弱,国力严重衰败,真正是到了“弱国无外交”境地。
因为清朝国力不断下降,日渐衰落,军事实力也很弱,没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