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儿】天津卫俏皮话里的“刘二爷”是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老天津卫的味道,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在幽默形象的天津话中,俏皮话和歇后语是其中最为生动有趣的。
天津人的俏皮话,有时会以某个人物的言行为主语,然后话锋一转,道出言行造成的结果和现象,或是以此揭示世俗道理。
如“梅先生拔烟袋——不得已而为之”“刘二爷剥蒜——两耽误”“庞爷过年——不吃菜吃嘛”“苏先生的膏药——没病找病”“周先生过河——躺下了”“赵老二扛房檩——顶这儿了”……
听上去直白有趣,但这些俏皮话描绘的,却是最真实的百姓生活场景,它比喻的,也是最朴实的民间生活道理。
这些以人物为主人公来说事儿的俏皮话,每一句都有一个典故。梅先生、刘二爷、庞爷、苏先生、周先生们到底是谁?他们的故事为什么被当成了俏皮话?
这些神秘的俏皮话主人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和老天津卫有关的生存故事和处世哲学。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刘二爷”。
这位因为剥蒜导致两耽误的刘二爷,在天津人口中被念叨了这么多年,他究竟是谁?他当初因为什么剥蒜?又为什么会两耽误呢?
“刘二爷剥蒜——两耽误”,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俏皮话。如果谁的言行导致了耽误两头事情的后果,大家总会随口说出“刘二爷剥蒜——两耽误”这样的话来。
这位因为剥蒜导致两耽误的刘二爷,在天津人口中被念叨了这么多年,他究竟是谁?他当初因为什么剥蒜?又为什么会两耽误呢?
刘二爷剥蒜的典故早年在天津流传甚广。如今很多天津人都对其内容多少知道一些,但每个人所了解的版本和细节又不太一样。
天津民俗研究者李长平说,对于这个典故,较为全面的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城里板桥胡同有个大杂院,住的都是自食其力的穷苦人。院里有个刘二爷,是出苦力的,也是一个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平日里吃饭多数都是凑合,费事的饭菜他也懒得做。刘二爷平素为人很热情,人缘也很好,邻居们多与他交好。
见他总是凑合着吃饭,谁家要是做了好吃的,比如包子、饺子、捞面啥的,也都给他送一碗过来。
刘二爷呢,也懂得人情世故,吃完东西,把碟子刷净,他总会放点瓜果梨桃,绝不空着还给人家。
天津人有句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这一年的头伏这天又闷又热,干了一天活儿的刘二爷进门就撂倒在炕上,像是散了架似的。等他迷迷糊糊地醒来,肚子咕噜噜一叫唤,他这才想起还没吃饭。
他到院里洗了把脸,抬头看到各家都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呢。隔壁王家的婶子正在剁馅准备包饺子,旁边的张家在做锅贴,刘二爷心想:“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今儿个过初伏,人老了嘴馋,我真有口福,饺子、锅贴咱都得尝尝。”又一想,“甭管吃饺子还是吃锅贴,都要吃蒜,我可不能吃人家的馅,还得等人家把蒜也给送过来,赶紧把蒜剥好等着吧。”于是他放上炕桌,摆上醋碟,拿上筷子,再拿起一头蒜慢条斯理地剥着。
到了饭点,两家的孩子都从外面回来,经过刘二爷门前,见他正在剥蒜。到了家,就告诉家里的大人:“刘二爷剥了一碟蒜。”
王家婶子一听:“哟,刘二爷剥蒜哪,敢情也是吃饺子,我别送重喽。”张家的女人也想:“刘二爷剥蒜啦,甭问也是吃锅贴,这家送那家送,吃不了还不馊了,干脆我别送啦。”
邻居们都这么琢磨,可苦煞了我们这位刘二爷,他左等锅贴不来,右等饺子也不来,便叹了口气,把手里的蒜瓣朝桌子上重重一拍,埋怨自己说:“我急着剥蒜干嘛,这可倒好,两耽误了!”
过后,邻居们知道了刘二爷没吃上头伏饺子的原因,也把“刘二爷剥蒜——两耽误”的俏皮话传扬了出去。
很长时间以来,“二爷”作为天津卫平凡百姓的一个代表,被赋予了很多天津人典型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他们在俏皮话中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性格,也折射着天津人的生活态度
刘二爷因为剥蒜没能吃上饺子,这个故事让人会心一笑,也让这位来自民间的刘二爷更加深入天津人的心中。
时至今日,天津人依然对这个热心肠、尊老爱幼、讲究实干却又有些倒霉的刘二爷有着特殊的感情。刘二爷剥蒜的故事不但被写进了相声,成为著名的段子,还有天津网友把他的故事改编成了天津快板。
乍听这个故事的人往往会问:“为什么叫刘二爷,而不是刘大爷或刘三爷?”事实上,认真翻看天津方言词典,会发现天津人的俏皮话、歇后语中,被称为“二爷”“老二”的有很多,这就又引出另一句天津的老俏皮话:“天津的大爷——不是人。”
李长平说,在早年间,天津的新婚夫妇为了早生贵子,要到娘娘宫上香求子,然后捎回来一个泥娃娃。这个泥娃娃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作为家里的长子一直被供奉着,称为“娃娃大哥”,这也是“长子难养活”的心理造成的,所以,真正的长子会被称为“二哥”,再大些就成了“二爷”。当然,如果知道他姓刘,就称作“刘二爷”了。
很长时间以来,“二爷”作为天津卫平凡百姓的一个代表,被赋予了很多天津人典型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他们在俏皮话中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性格,也折射着天津人的生活态度。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在分析“刘二爷剥蒜——两耽误”这句俏皮话时说,刘二爷是天津卫人物的典型。俏皮话里隐含的故事,将天津人的喜怒悲欢,以诙谐喜剧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天津人无论生活何等酸辛苦涩,都能凭借着诙谐和调侃加以淡化缓解,百姓直面逆境的勇气和战胜苦难的强硬亦闪烁其中。
刘二爷、赵老二,乃至马三立塑造的“逗你玩”,高英培塑造的“二他爸爸”,马志明塑造的“丁文元”等艺术形象,家喻户晓而享誉津门。究其原因,这些自身存有不同程度缺陷的人物,因其真实而典型,属于“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幽默言行极易拨动老百姓的心弦,产生共鸣,使人们在捧腹大笑中不禁观照自身,从而洞悉移民文化或市民文化的精髓——狡黠却不失善良,可笑亦可爱。
在天津的近代史上,的确曾有一位“刘二爷”。作为天津近代实业福星面粉公司的总经理,这位刘二爷曾在天津卫留下了很多传奇
刘二爷尽管是传说和俏皮话中的人物,但在天津的近代史上,的确曾有一位“刘二爷”。作为天津近代实业福星面粉公司的总经理,这位刘二爷曾在天津卫留下了很多传奇。
“刘二爷”本名刘彭久,因在家中行二,朋友们都尊称他为“刘二爷”。刘彭久的父辈就开始在天津经营米面行业,他的父亲开设了同顺永斗店。
刘彭久曾做过吉林木税局局长,也曾在懋业银行做过营业主任。1919年,刘彭久由奉天兴业银行经理卸任回津,很想做点儿实业。恰好斗店的副经理张良谟看到机器磨面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利润大,于是提议刘彭久与哥哥刘彭寿一起投资搞一个机制面粉厂,这就是天津近代有名的福星面粉公司。
天津沦陷期间,由于日本人强行管理,福星面粉公司经营趋于困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内战,国内产麦区多为解放区,小麦收购困难,再加上美国面粉倾销,福星面粉公司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勉强维持到新中国成立前。1953年,福星面粉公司在天津面粉行业第一家实行了公私合营。
与俏皮话中的刘二爷一样,福星面粉公司的刘彭久也有一副好心肠。福星面粉公司曾经两度发生火灾,灾后停工期间,工厂发不起工钱,刘彭久就直接发白面给工人。1939年闹大水,“刘二爷”捐钱捐面。刘彭久与大哥刘彭寿还在家乡捐建了中学,就是如今芦台一中的前身。
本报记者 苏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