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曲阜三孔作文

曲阜三孔作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曲阜三孔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曲阜三孔作文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去年,我走进了曲阜这个历史悠久又充满古朴美的城市。

在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城墙上,布满了青苔,依然以千年前的那种古朴展现在世人面前。城墙的青砖虽已没有了以往的那种平整,但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饱经沧桑。还有,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孔。

先说孔庙,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为什么是六百年呢?因为在宋朝时,宋朝和金朝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孔庙被一场大火焚毁,到了明朝才得以重建。在时间的长河中,许多后人来祭孔,上至皇帝、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庙中的石刻更是数不胜数,有王羲之的、沈括的、孔子的等等,庙中的大成殿完全是仿皇宫式样,这充分展示了古代皇帝对孔子的崇敬,石柱上刻有龙、凤、蛟等吉祥图案,据说有根柱上还刻有88条龙呢!

再说孔府,孔府可谓是园林中的珍品。它也是被重建后才得以延存下来。孔子的父亲是一个管粮的小官,到了孔子这代才发扬光大,在孔子的后人中有许多贤人,如孔融等等。到了孔氏花园,花园里有幅画,不论你从什么角度看,它上面画的路口始终正对着你,你说神奇不神奇?

接着是孔林,孔林是孔家的墓地,林中有许多树木花草,石碑石刻,文物雕像。孔子的墓碑前,有一块大石头,把“王”字的一横挡住了。传说康熙皇帝来祭孔时,抬头一看碑上刻着“春秋孔氏文宣王”气愤不已,扭头便走,孔家人一看恍然大悟;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第二天,孔家人便在这里放上了这块大石头……

道路的马蹄声渐渐消失,夜色慢慢降临,望着无数游人络绎不绝地从三孔中来来往往,我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久久萦绕在心头。

暑假,我和爸爸到山东曲阜旅游,曲阜因是孔子的故乡而格外出名。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绵延数千年,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在一个万里晴空的下午,我们满怀敬意,专程游览了曲阜“三孔”景区,即孔庙、孔府、孔林。

我们首先参观了孔庙。这是后人为纪念和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孔庙建筑壮丽,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走近孔庙,我看见城门上有着“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原来这是乾隆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敬之情而亲笔题写的。古代的“仞”是一个长度单位,等于八尺。据说,人们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而子贡却说:“人学到的知识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那么高,而我的老师孔子这道墙却有数仞。”孔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驮着碑的动物了,它长得像乌龟却并不是乌龟,它是龙的儿子,叫“赑屃”。许多人到了孔庙都会来摸摸这个赑屃,他们说:“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屃的腚,一辈子不生病。”我也入乡随俗,将赑屃摸了个遍。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孔府,这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我看见大门上写着“圣府”二字,旁边还写着一幅妙趣横生的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我发现这里有两个错字,“富”字少写一个点,“章”字的那一竖通到了“立”字头。原来啊,“富”少一点表示“富不到顶”,“章”那一竖代表“文章通天”,多有趣呀!接着我们来到了“大堂”,这是宣读皇上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子、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二堂也是后厅,是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三堂,也叫退厅,是处理家庭事务的地方。我最喜欢的还是孔府的后花园,那比北京故宫的面积还要大呢!这里有奇花异草,许多参天大树,有“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等。

最后,我们来到孔林,这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这里风景秀美,有参天古树,绿草茵茵,这儿曾经有着小桥流水,但随着时间流逝,桥下本来流淌的小溪干枯了。走进孔林,就像走进了空调房一样,非常凉爽。孔子墓就在孔林的中心,墓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好多人专门来到孔子墓前缅怀这位圣人。

啊,“三孔”真是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这样游览只能算是走马观花,我多么希望下次再到曲阜来细细参观呀!

曲阜——听了一定不陌生吧,这里就是孔子的故乡,既然来了山东,就一定要到这里来看看,让女儿受到一点古典文化的熏陶吧。

10日早上我们从泰安出来,乘坐长途汽车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曲阜市。一直以为曲阜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呢,来到这里才知道,曲阜也就相当于咱们这里的一个县级市,最高的楼房不超过三层,没有大型的超市和商场。听出租司机说,这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姓孔。出租司机一听我们口音是外地人,要是孔庙,结果先把我们拉到了一个类似孔子博物馆的地方,告诉我们孔庙只是空房子没什么好看的,真正的物品都在这里。我们犹豫着下了车,可是这里没有什么游人,也没在网上听人说起过这个地方,我们决定不去看了,可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开始说小孩子免票,后来看到我们要走,又说只花一个成人的钱,就可以都进去参观。他越是这样,我们立马决定不看了,肯定是被司机骗了,只好步行了前往孔庙了。

孔庙就是祭祀孔子的庙宇,旁边是孔府,原来孔子的家在这里只有三间茅草屋,他的后人到明代以后陆续修建了孔府。离孔府三公里的地方就是孔林,这里是孔氏家族的墓地,最前面是孔子、孔子的儿子、孙子的陵墓,往左走是明代墓群,右边是清代墓群,有名一点的有墓碑,写着孔子的第多少世孙,没名的只有一座坟。我们一家三口在到达孔林时,下起了小雨,我们打着伞,绕着人家墓地走了一圈。

其实曲阜之行,感觉一般,除了对孩子有一些熏陶外,其他没有什么可看之处。参观完毕,在曲阜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饭店,吃过晚饭之后,我们登上了回济南的长途公共汽车。

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乡,这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于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去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在中国,孔庙有很多,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应属位于山东曲阜市南门内的第一座孔庙,它又称圣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我们沿着护城河慢慢向前走,导游阿姨边走边介绍说:“护城河是一条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顺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地走到了孔庙。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来历呢?”我心里暗想,终于,我把这个疑问说了出来,“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磐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导游阿姨应声回答,真不愧是导游阿姨啊!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孔府的后花园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小锦鲤,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

游学的第三天,我们将走近孔子,走近儒家文化。

下午,我们每人佩戴着一个耳机安静地聆听导师讲解关于孔子的故事。

先参观的`是孔庙,孔庙中有许多著名的雕塑,我看到一个雕塑长的与乌龟很相似,但导师说这个东西出现在明清,叫赑屃,是龙王的第六个儿子,它的背上驮着一块十分巨大的碑,导师说这个是世界上最好看规范的楷体,当代的书法家都在临摹。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孔府,孔府中有许多老物件。有现在大家熟知的“冷板凳”,它的由来十分不同寻常,原名“阁老凳”,古代有个大臣,晚年时在朝廷中被众臣弹劾,有一天,他坐在皇帝的门外想见他,只等来了6个小时的冷落。于是这凳子就叫“冷板凳”。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府的避难楼,当遇到劫难时,孔府中的人就会到这里避难,可以足不出户生存三个月,但是孔子的高尚品德使人们一直对他十分尊敬,避难楼建立至今,但还从未被使用过。

接下来,我还去了孔林,郭沫若曾说过:“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体”里面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孔子的弟子自贡,作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学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拿出许多资产支持老师。并且一直跟随在老师身边,多次化解了老师所遇到的险情。当孔子去世时,别的弟子守孝3年,而他却守孝6年,师徒之间的感情之深可见一斑。子贡也在尽服丧义务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远。因此,我对他也充满了敬仰,而我对孔子的故去,充满了感慨。

三孔所迸发出的文化内涵,师徒之间表现出的浓浓深情,一刻不停地在感染着我。

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孔子,还教我们孔子语录,如 “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告诉我们,孔子是二千多年前的圣人,他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怎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圣人呢?我有些好奇。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前往曲阜朝圣。曲阜的孔府、孔庙和孔林统称“三孔”,如今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碧辉煌的孔庙是各朝帝王朝拜孔子的地方,大成殿的大柱子雕着盘龙花纹,蔚为壮观,来到这儿,虔诚之情油然而生。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里面一幅巨大的“戒贪图”震撼人心,后花园占地面积约13万余平方米,古雅幽静令人叹为观止。占地200万平方米“至圣林”即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此地宏伟壮观,庄严肃穆。之所以称为孔林,是因为“陵”是皇家用的,为了表达对圣人的敬重,便取其谐音“林”。

游完“三孔”,我们又去了孔子生迹园,那儿的蜡像馆记录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其中“孔子相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孔子问官于郯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孔子55岁周游列国,有一次,他遇到七岁的项橐,项橐问他:“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啊!”博学多识的孔子被项橐的聪明才智所折服,连连慨叹“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孔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内涵,也许正是这么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造就了一代圣人。

圣人故里一日游结束了,面对孔子塑像,我们挥手告别,却挥不走孔子谦虚好学的故事。妈妈微笑着问我:“现在,你知道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了吗?”我认真地回答:“他是个值得我学习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