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华为能否应对美国封锁的六点分析

华为能否应对美国封锁的六点分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华为能否应对美国封锁的六点分析

华为被美国封锁历时已久,无奈之下,任正非对外表示:美国不认同我们,我们就把5G做得更好。

一直以来,美国都以安全为由,把华为拒绝在美国的市场之外。不仅美国政府不能采购华为设备,连美国主流电信运营商也无法与华为合作。在美国市场,华为只能和T-mobile等小运营商合作。然而,T-mobile采用华为设备后,在定价和技术上凸显优势,用户由2012年的3300万户增长到2017年的7200万户,由弱变强。

与此同时,2017年华为超越爱立信,以市场占有率28%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企业。

除了电信设备,华为还在多个领域发力,均取得显著成绩。华为智能手机在高端mate系列、时尚P系列、性价比荣耀系列、畅享低端系列全面崛起,2018年销售超越2亿部,超越苹果,成为仅次于三星的全球智能终端厂商。

这些增长势头蒸蒸日上,完全无惧美国的封杀。甚至于2018年4月,华为宣布放弃美国市场,美国市场或不再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它也对美国市场不再感兴趣。

气急败坏的美国,感觉单凭自己的国家力量已久无法压制华为。于是借助自己盟主地位,拉扯五眼联盟(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全面打击华为。一时间,国际上莫须有的“安全”问题、排斥华为的声音甚嚣尘上。日本也因为利益关系放出风声,跟随美国步伐。

没有违反加拿大任何法律,航班过境加拿大的孟晚舟(任正非女儿,华为CFO),居然被加拿大司法部门逮捕,就是五眼联盟无耻行径的开端,后面还会有大量下三滥的招式。

以多个国家之力,封杀一家企业,古今罕见。不少网友看到这一波山雨欲来的阴云,不禁担心华为一家企业能否抗住列强的霸权主义?从排兵布阵的角度看,华为也有实力从美国的围堵中突围,主要有以下几点分析:

1、五眼联盟的市场份额并不足以改变格局。华为仍可以在中国、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等地开拓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在未来的通信产业中份额比重不断加大。仅4G为例,全球4G基站500多万,而中国大陆就有340万个,占比超过60%。可以预见,一旦五眼联盟完全排斥华为,中国一定会加大力度扶持华为。

2、市场份额就是竞争力,中国的规模就是华为的底气。规模在工业中具有绝对的意义。华为基站数量多,直接摊薄了研发成本,使得华为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参与竞争。谁会轻易放弃价格公道质量上乘的产品,为了美国的眼色而去用昂贵产品?全球各大通信企业不是傻子,何况美国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道德大棒也没了威力。因此,华为在全球的竞争力仍然明显。

3、不惧美国技术封锁的实力。华为是通信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企业,可以抵抗美国的任何封锁。三星公司有手机全产业,但是没有基站能力;苹果只有手机,甚至手机也只有CPU但是没有基带,信号问题是老大难;高通公司退收专利费,制造业是高通的痛点。而华为覆盖基站、交换机、服务器、芯片、手机终端等全产业;再加上国内京东方显示屏、长江存储等一批核心产业崛起,华为可以不惧怕美国的硬件封锁。在操作系统上,Android是基于开放的Linux开发,而华为已经可以深度改造Android,封锁华为操作系统缺乏可行性。从制造业产业链能力这点看,华为手机超越三星手机,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4、华为具有反击的专利能力。华为专利达到7万多项,5G专利占比第一。在美国的封锁中,华为可以在全球提出专利诉讼,限制美国国内使用先进的通信产品。一旦美国行政护短,无视华为专利,华为可以定点打破美国企业的特定专利全力,发起更强大的价格战。在12月,华为初试牛刀,在美国起诉T-mobile,要求T-mobile支付8000万美元的专利费。你可以不买我设备,但是专利费得付。

5、持久战中此消彼长,美国会逐步限于被动。美国等五眼国家,封锁华为,等于放弃了最先进最优质的产品。而华为继续服务全球其他国家。也许某天,非洲兄弟都用上了6G,而美国还在5G的起步之中。这种场景,我们已经见过很多。高铁在中国已经普及,美国却还要忍受老旧的火车;中国机场后发先至,设施先进,而美国却显得破旧。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全球各个国家,我们今天的成就就是这些兄弟国家的样板。例如非洲肯尼亚的蒙内铁路,看着就要比美国高大上了。

6、基础设施的落后,间接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国家实力。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了,如果通信基础设施没有跟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等一系列产业都要受到影响。这些五眼联盟,会不会先从内部瓦解呢?

综上分析,华为只要自己内部不出问题,能够拥有自己的定力,着眼于持久发展,专注于美国以外其他核心市场,仍能跳出魏国围堵,从而赢得这次博弈。

就像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因此最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服务客户,并研发更好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只有放手,我们才会感到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