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房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习惯了城市的喧嚣的人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这样的美景中涤荡一下心灵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羌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白族、瑶族、傣族、回族、畲族、朝鲜族、壮族等56个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建筑蔚然大观,类型众多。多民族的融合,使之呈现多元化,建筑是文化的结晶,中国民族建筑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是中华文明的宝库。
一、藏族—碉房 ,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狂;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为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做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做经堂和嗮台之用。
二、蒙古族—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账、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我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
三、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是一种彝族民房建筑。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四、云南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於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五、新疆南维吾尔族—土木结构平房,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维吾尔族的居室一般是土木结构平房。其建筑方式是以粗木或沙石作基,土块砌墙,或笆子墙,房顶架梁棱、椽后铺苇席加土抹泥。房屋平顶,开天窗采光,四壁不开窗只留门,房门忌朝西。旧式房屋,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
六、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七、白族—艺术的建筑, 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白族民间建筑,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山墙屋角均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
八、布依族—石板房,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九、朝鲜族—青瓦白墙特色建筑 ,朝鲜族的文化受汉族影响较深,房屋建筑与汉族多有相似之处,不过为适应民族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朝鲜族民居多为山顶式的青瓦白墙建筑,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院落。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内分为寝室、厨房等。
结语: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上,不同的生态环境、生产及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造就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居住文化传统,并在其各自的民居结构、形式和风格上,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各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表现出不同的人文色彩。(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