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五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那么,大年初五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习俗一 祭财神
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也称五路神,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五路,指东南西北中,意味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点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习俗二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赶五穷”“送穷土”等,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等到初五,用纸剪一个小人,让其随垃圾一起送到门外,这便是“送穷”。
习俗三 大扫除
大年初五,人们从黎明起便开始放鞭炮,打扫卫生。按照习俗,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是不允许搞卫生的,垃圾只能放在屋里拐角处。因此到了破五这一天,家家都会彻底搞一次大扫除。把垃圾扫出大门,堆放在一起,将爆竹放在垃圾堆上点燃,轰隆一声,把一切晦气全部赶跑!
习俗四 开市
旧俗中,大小店铺均从正月初一起关门,从正月初五起开市。人们把大年初五认为是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习俗五 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这样可以免霉运。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虽然延续至今,有些地方已经不再讲究这些习俗了,但这些传统习俗早已成为我国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