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龚的有名人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龚灏
字伯言,东汉徐州鄄城人,始婴孩时已有奇异,少机警通达,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然犹常自诩开汉之张子房,兴齐之管仲,时人莫之许,惟庐陵袁淮,会稽桥玄异焉。 至年十三,太祖闻之欲拜识,既见,即以女妻之,伯言不受。时有白雀瑞,儒林并已作颂,伯言见太祖授纸笔,立令复作。太祖异而奇之。
建安十二年,太祖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龚灏进十计,攻城即下也。
武皇帝子邓哀王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太祖惧伯言之能,暗杀之。
龚祈
字孟道,南朝宋汉寿县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中书郎范述见了,说:"此荆楚之仙人也。"
龚遂
字少卿,西汉南平阳县(今山东邹城)人。初任昌邑王刘贺的郎中令。刘贺行为多有不端,龚遂引经据典,陈述福祸,谏争忘己。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任渤海太守,正逢饥荒,龚遂单车到渤海郡,开仓济贫,劝民务农。百姓纷纷卖剑买牛,郡内治安大为好转。
龚郯
字昙伯,南宋宁德人,拜朱熹为师,很注重身体力行。晚年与杨复辩论理与气先后之学,尤其有造诣。自号南峰居士。
龚胜(公元前68-前11年)
字君宾,西汉彭城人。哀帝时征召为谏议大夫,多次上书,论议朝政。后任渤海太守。王莽篡政后,他隐居乡里。王莽数次派人征召,拜他为上卿,坚持不受,对门人高晖等说:"早晚是要入土的,怎么能一身给两个姓的人当官呢!"绝食十四日而死。
龚鼎孳
字孝升,明末安徽合肥人,崇祯七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清军入京后,历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为人旷达不拘礼俗,博学多闻,能诗善文,与吴伟业、钱谦益齐名,称清初江左三大家。他的侍妾顾横波善画墨兰,别具一格。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
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几乎与黄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礼的显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们被列为所谓“四凶”之一,被圣君虞舜流放到现在的河北和辽宁一带,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若干年代,他们为了避仇,又分别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来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洪氏;有的则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个龙字,成为了龚氏。两个姓氏尽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内,十足显示了他们的不忘本源,更明白表露了他们的所自来,真是妙不可言。
由此看来,长久以来在中国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众,很有名气的龚、洪二姓,实际上根本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间的关系亲密异常呢!
龚氏,正跟他们谊属兄弟的洪氏一样,过去的2000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较南方的苏、浙、皖、赣一带为繁衍中心,并且很早便播迁到了闽、粤之地。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
“二龚”在历史上名气响亮,所有的读书人都知道,指的是汉代的两位著名高逸之士龚舍和龚胜,而这两位深受历来书生心仪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约2000年以前汉哀帝年间的江苏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见龚氏在江苏的悠久渊源。
龚舍是一位精通鲁诗的学者,贤名远播。汉哀帝曾一再征召他出来作官,可是三番两次都被他所婉拒,甚至皇帝特别遣派使者亲自登门请他出来当泰山太守,他也当了不到几个月就“上书乞骸骨”。后来又拜他为地位崇高的光禄大夫,他也一样地不肯接受,视富贵如浮云,为后世读书人塑立了不朽典范。
龚胜,也一样是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他虽然曾于汉哀帝时应诏为光禄大夫,但于王莽秉政时即悄然隐退乡里。后来,王莽篡国称孤道寡,仰慕龚胜的高名,曾经奉印绥,安车驷马,恭恭敬敬地征拜他为上卿,可是,龚胜却在“吾受汉厚恩,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叹声中,绝食而死,高洁志行,垂诵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