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此岸”与“彼岸”到底身在何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佛教的《金刚经》有句偈语说:“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句偈语,是佛陀告诫人们,不要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即使是佛陀说的法,就像坐船一样,渡河之后,到达彼岸,佛法就如竹筏一样也要丢弃。
只是,佛家的这个彼岸,到底在哪里呢?况且,有彼岸,就会有此岸?所以,有读者在问,此岸在哪里?彼岸又在哪里?为了能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大茶经就来分享佛教的此岸与彼岸到底身在何处?
用生活化简单的来说,此岸,就是我们没过河之前站的地方,而过了河的对面,即是彼岸。而佛家认为,众生都处在万事万物的执著与分别当中,产生了种种的妄念,从而有了无明烦恼,有了染尘。
也就是因为种种妄念与无明,佛陀为了使众生脱离无明,离苦得乐,解脱生死之苦,从而开始了49年的弘法生涯。如果用修行人来说,众生因无明的苦,就是此岸,修行达到了某种境界,脱离了苦海,即是到达了彼岸。
佛家的《大智度论》说:“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它的意思是以生死的界限,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为陆地。因为众生无明,生老病死之苦,无不呈现在世间,所以为此岸;当通过修行,得成正果,得涅槃境界,就没有痛苦,也无所谓快乐,无有分别,就是彼岸。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对此岸与彼岸有着不同的说法,他把世界认知和不可认知的分为两部分。他认为:此岸,为人们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而彼岸,指不可认识的部分,它是超越人们的认识界限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而这种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官以外,而客观存在的,它主要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产生感觉,支不过这种感觉是有限的。
康德的说法,与佛家的认识之处,有着相似之处。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世界上本就没有固定永恒不变而存在的事物,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身触到的,都是一种自我的分别的虚幻现象,都是自己感官所产生的。
所以,佛陀为了人们脱离种种无明苦海,为了让人们从此岸到达彼岸,有了一大事因缘的弘扬说法。《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我们三心都不可得,不执著万事万物的时候,身心自然就清净。
如果把众生的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作为此岸,如果三心不可得者,没有分别,心地自然清凉自在。过去心,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我们不必在执著;当我们此刻正在烦恼某种事物时,心一念之间,也过去了,这就是你认为的现在心,也同样不可得;未来心,而未来的世界还不知所以然,更不应该起着种种无明烦恼。
终上所述,用世间法来说,当我们处在种种分别何无明烦恼时,就是此岸;当我们,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分别,懂得缘起定律,身心处在无妄念,无无明,即是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