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陈独秀墓的情况怎么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陈独秀墓在安庆市北门外大龙山麓。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号独秀山人,安徽安庆人。早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的反清斗争。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倡导文学革命,宣传马列主义。1920年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12年中共一大会议上,当选取为中央局书记(后为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有严重的右倾投降错误。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职务,1929年开除出党。1932年被蒋介石逮捕,1937年出狱后,发表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主张抗战到底言论。1942年5月,在四川江津病故,1947年由其子迁葬于此。墓冢用白色块石垒砌,四周护以石栏。松杉环绕,幽雅寂静。旧墓碑和华表已毁。今墓已修葺并立有新碑。
陈独秀墓五次立碑的曲折经历
第一次立碑:六字情深
一般来说,人死后只立碑一次,但50多年来,陈独秀的墓碑竟换了5次。这是为什么?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终年63岁。陈独秀的特殊经历,引起人们对他是非功过的争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当时难以对他盖棺定论。
陈独秀生前轰轰烈烈,死后竟无钱安葬,幸亏江津名绅邓蟾秋、邓燮康叔侄及同乡、同学、朋友的捐助,才置了四川香楠木棺材,临时厝于西门外鼎山邓燮康园地(此地后修复为衣冠冢)。当时,墓碑上刻有陈独秀生前好友欧阳竟吾写的"独秀先生之墓"6个字。这是第一块碑,碑上6个字,不含姓氏,直呼先生,体现了朋友间的一往深情。
第二次立碑:子遂父愿
陈独秀生前钟爱家乡安徽的独秀山,死后仍想和独秀山在一起。临终前,他嘱咐三子陈松年说:"以后回家,把我的棺木和祖母的棺木都带回去。"陈松年哭着答应了。
1947年2月,陈松年根据父亲遗言,雇了一只浙江帮船,载了祖母、父亲两具灵柩回到了家乡安徽安庆,并将父亲葬于安庆北门叶家冲(现属十里铺),与元配夫人高晓岚合于一冢。这既遂了父亲的遗愿———因为此处与独秀山不远,同时也遂了母亲生不能与丈夫同寝,死能合冢的遗愿,可谓两全之策。
千里移坟,笨重的墓碑不便运输,只好重新立了一块。墓碑很小,正中刻着"先考陈公乾生之墓"8个字。为什么不把"陈独秀"3个字刻上墓碑,而改陈独秀科考时用的"陈乾生"这个名字?因为在江津办理陈独秀丧事时,国民党曾暗令卫戍司令部特派得力人员亲临监视,妄图进行干扰。陈松年怕再招惹麻烦,特意在灵柩上刻上了"陈乾生"名字,因为此名知道的人很少。陈独秀墓迁回安庆后,大概也是为了墓地的安全,仍用"陈乾生"名立了个碑。这是第二块碑。
第三次立碑:重铸"独秀"
1953年2月,毛泽东到安庆视察时说:"陈独秀早期对马克思主义是有贡献的。中期,他创造了党,有功劳。后期他犯了错误,类似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评价是中肯的,对他的功绩还是赞赏的。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不恰当地夸大了陈独秀的错误。因此,在那个年代,谁也不敢问津陈独秀的坟墓。"文化大革命"后,陈松年带着子女去扫墓。然而,墓已不像墓了,只是荒草丛中的一小土堆,原先的墓碑也无影无踪。
1979年10月,陈松年得到当地有关部门同意和资助,以延年、乔年、松年、鹤年4个儿子的名义重修了墓地。墓,仍然是土坟,不过重立了碑,碑上没有再用"陈乾生"名,改为"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这是第3次立墓碑。
第四次立碑:尚有顾虑
1980年邓小平指出:林彪、江青是反革命集团。陈独秀,还有瞿秋白、李立三同志这三人,不是搞阴谋诡计的......"重要问题要加以论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7页)。邓小平的讲话像春风一样吹过安庆大地,使封冻几十年的陈独秀研究工作开始松动了,陈独秀墓地也开始受到关注。
1982年安庆市政府确定陈独秀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修了墓冢。墓冢坐北朝南,四周用白石条砌了石栏,石栏外围是一条防山水的土沟。墓顶仍是土冢,未封盖。既然是市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原碑的内容就不再适用,于是,又重新立了一块墓碑。这是第4次立碑。碑上刻着"陈独秀之墓"5个字,石碑的背面仅有生卒年月,无其他字样。遗憾的是,没有任何称谓。正如肖克将军所言,当时陈独秀问题正处于"半禁区","还有顾虑",所以只能如此。
第五次立碑:还他清白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深入开展,特别是1989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历史档案公开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问题的史实真相大白了,强加给陈独秀的一些罪名也一个个被否定。于是陈独秀墓也逐步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安徽省政府于1998年5月批准陈独秀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中央领导李铁映、曾庆红对陈独秀父子故居和墓地的问题作了批示,11月中央还派督查员到安庆就批示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计划投资1300万元,对陈独秀墓进行全面修缮,开辟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供后人瞻仰。
现在,陈独秀墓已开辟为独秀园,一条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墓地。墓冢是在原墓的基础上升高扩大,用汉白玉包盖为半球形,墓基是用汉白玉铺砌的两层平台,四周有雕石栏杆,墓前有宽阔的石阶和通道,两米高的黑色花岗岩石碑十分醒目,这是第5次立碑。碑上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7个大字,此碑与上一次相比加了"先生"两字。
半个世纪以来,陈独秀墓碑共立了5次,从名字的不同,到称谓的变化,使小小墓碑成了一部浓缩的历史,它记载了中共对待历史问题的曲折历程。
他是安庆人的骄傲
旧墓已毁
现已修新墓
还好,有人看,有人收费.墓重新进行了修葺.2003年我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