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耳朵出水可能是耳道进水、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脑脊液漏等因素引起,耳朵出水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挖耳朵,以免加重感染。
1、耳道进水:若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多加注意,洗澡或者游泳时导致耳道进水,没有将水分处理干净,则可能会导致出现耳朵出水的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将水分清理干净即可。
2、外耳道炎:外耳道炎是因为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的炎症,炎症刺激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脓性,还伴有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红霉素软膏、阿奇霉素胶囊等。
3、外耳道湿疹:过敏、外物刺激等因素导致部位出现变应性炎症,炎症会刺激局部组织,导致渗液流出,伴有湿疹、瘙痒、局部发红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还会出现破损现象,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奈德乳膏、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化脓性中耳炎:多是上呼吸道受到溶血性链球菌侵袭引起,或者不干净的水进入耳道导致,可能会导致脓液流出,从而造成患者耳痛、耳鸣、耳道溢液、听力下降等,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中耳胆脂瘤:属于中耳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囊性结构,可破坏周围耳骨导致感染,感染时间过长会出现脓性液体流出,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缓解。
6、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往往是由于颅骨骨折导致,一般脑与耳朵相通,外伤导致鼓膜破裂后脑脊液可通过耳部流出,一般可通过棉球填塞缓解。
平时注意尽量避免耳道进水,以免导致耳道感染,若是进水,可以及时就诊于耳鼻喉科,通过耳镜检查、耳部触诊、听力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明确诊断并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