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是否是一位被后世高估了的将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后世怎么高估他了?
当然有些传记作者写的是比较玄乎,就不细说了
有些人到死也想不明白
装甲兵的发展以及装甲战,对于当时的战争的意义有多大
还有一些人看了B站上某个搬运的视频就乱吠,不予置评
我认为不是,古德里安创造了许多军事史上的奇迹,比如闪击波兰等,而且他推动了机械化部队的发展,使各国将领认识到了速度的重要性。而且他作为坦克专家,将现代陆上作战武器——坦克,充分地运用到战场上,其意义深远,一直影响到今天。
我具体评价古德里安的链接如下,供参考:
小包子666:如何评价名将古德里安?
高估肯定是高估的。
对于古德里安这位老哥的人品如何,我们暂且不答,首先来讲一讲使他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的德国装甲兵建立过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德国组建独立装甲兵的思想几乎一直要到20世纪30年代才能形成结论,而在这之前,德国内部主要的争论问题在于,坦克到底是应该用于加强步兵还是组建成独立的装甲师?
关于这个问题,德军内部分为了两个派系,当时德国陆军总办公室主任弗洛姆就赞成将坦克部队用于加强传统步兵,他坚信坦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支援步兵突破敌军防御体系,陆军总参谋部的组织处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坦克用在战役层面是不可想象的,步兵才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力量。
乔治·索尔丹也认为,在战役层面上让其他兵种配合坦克是错误的。
瞧一瞧人家这辩论风格,完全就是就事论事,根本不涉及什么个人之间的争吵,某些人学着点。
总而言之,这些人的主要想法就是,坦克应当用于支援步兵,否则单靠步兵部队很难突入敌人的防御体系,毕竟在一战中德国在西线阵亡了上百万人也没能突破英法的堑壕。
而与此相对,像后来成为装甲兵上将古德里安、瓦尔特·内林这些将领却主张将坦克独立出来,组建成独立的装甲师,将坦克用于战役层面的突破。
这些将领大多数都曾参加过一战,因此他们对于未来战争将会如何进行这一点是深受一战影响的。
一战后期,德军经常使用暴风突击队等战术突破协约国军队防线,效果不错,并在皇帝会战中取得了阶段的战果,因为,暴风突击队战术的内核——“速度”和“突然性”被这些年轻将领们所接受,因此他们确信,当大量坦克集中投入到战术级的进攻中时,他们能导向战役级的胜利。
装甲部队将在德国空军、工兵、摩托化步兵和炮兵的配合下进行突破,而要取得最终的胜利,集中的兵力、合适的地形、达成突然性以及在足够的纵深和战线上投入兵力这几点缺一不可
也就是瓦尔特·内林所认为的:“与强大的空军一起、快速的装甲部队将成为有效的战争武器。因此,这样的部队可以被用于执行独立的战役任务。”
古德里安也认为:“技术进步实际上迫使士兵们接受这些事物,因此,我们绝不能认定阵地战将成为未来战斗的风格。”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年轻将领提出的理念,才使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组建独立的装甲部队有了可能。
回到正题,在这个过程中,古德里安对于德国装甲兵的建立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不得不说,作为被李德哈特称为“闪电战之父”的男人,古德里安对于德国装甲兵的建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你要就因为这个把建立德国装甲兵的功劳全部归咎到古德里安一人头上,那你简直太高看古德里安了。
事实上,二战德国装甲兵的建立根本就不是哪一个将领自己的功劳,而是整整一代德国军官集体的智慧结晶。
在这些德军军官中,不仅有古德里安,还有贝克、、艾曼斯贝格尔、曼施坦因、霍特、霍特等诸多将领,正是由于这些将领坚持不懈的把自己所坚信的理念用于建设德国装甲兵,德国装甲兵才能完成从一无所有到名震天下的转变。
其中,最早假定将装甲部队用于战役的人不是古德里安,而是奥地利将军艾曼斯贝格尔将军,他在自己的手稿中对坦克未来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总结:
“我的理论,是以在战役层面把坦克作为主要武器为基础的。尽管坦克是主武器,装甲师却是一种由所有武器组成的新战役兵团。对战役级突破而言,摩托化步兵师将与装甲师写作,粉碎敌对坦克防御。我的书即是在提倡坦克和飞机之间的紧密协作。”
而后来成为陆军元帅的曼施坦因,则在这时提出了组建诸兵种合成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的建议,认为坦克不应该单独行动,而是应该和摩托化步兵、炮兵、工兵、德国空军一起行动。
古德里安则根据此前许多将领的理念,写了《注意坦克》一书,融合、总结、概述了将如何把独立的装甲部队用于执行战役级任务。
而在1935年的部队局考察旅行中,贝克明确批判了对于装甲部队的错误使用,并赞成组建能够配合部队、在第一阶段就投入使用的装甲师,同时在最后的总结里强调“在对侧翼和后方的包围中,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已经取得的成功,也就是将楔入转为突破。”
正是由于这些德国将领对德国军队的无私贡献,才有了我们现在了解的德国装甲兵,不仅是独立出来的装甲部队,同时也是诸兵种合成的装甲部队,在其编制中不仅有坦克,还有大量的炮兵、摩托化步兵、工兵乃至于通信兵,同时极为注重与空军和其他部队的配合行动。
看完这一点之后,你还认为古德里安可以被授予“德国装甲兵之父”这个桂冠吗?
第二次更新:
德国组建独立装甲部队的想法,并不是像古德里安自己说的,有很多人都反对。如果真的有那么多人反对,刚刚上台的希特勒也不会这么去组建独立的装甲部队,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拿国运去赌,这是龙傲天小说中的男主和他的皇上兄弟,而不是现实中的德国元首。
而谈起装甲部队的实践运用,由于李德哈特的宣传,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古德里安在波兰战役的时候指挥第19摩托化军,但同时期跟古德里安一起指挥装甲军的还有克莱斯特,当时这位老哥在南方集团军群,指挥第1装甲军,很好的完成了集团军群给他下达的任务,到了法国战役的时候,这位老哥甚至成了古德里安的顶头上司。
至于李德哈特为什么会这么吹古德里安,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联想到古德里安自己承认“汲取了英国人富勒、李德·哈特等人著作中的主张和思想”,不能排除李德哈特有借古德里安来吹捧自己的想法。
如此一来,无论是对于组建德国装甲部队的贡献,亦或是首次将装甲战的理论用于实践,古德里安都算不上第一人,那么请各位试想,将“装甲兵之父”这个名头交给他真的合适吗?
国内对于古德里安“装甲兵之父”的印象,最早是来自于李德哈特的著作,但我们也要明白,在几十年前我国尚未改革开放之前,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史料、文献并不多。而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我国对外态度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史料、文献才得以进入中国,使人们对于那个年代德国装甲兵的建设历之路有了更多的了解。
装甲兵之父不是白叫的。1941年秋,当希特勒准备把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部队分派往列宁格勒和基辅方向时(其中一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就是古德里安本人),他立即从前线飞到希特勒的大本营,企图说服希特勒不要分兵并且要继续进攻莫斯科,他认为要为决战储备装甲兵力,不能在南方(乌克兰)把战线拉长,同时他还说明了莫斯科作为苏联政治中心和全国铁路枢纽的重要性,但希特勒固执己见……其实从结果来反推的话,古德里安的建议是他对战局判断的最好的印证。
二战德军方改变历史进程的,估计就两个,一个是古德里安的闪电战,还有一个就是曼施坦因的镰割计划哈尔科夫反击,所以古德里安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没有古德里安,就没有现代装甲兵,就没有闪电战,二战就会打成一战,高估?
不会的,将军是证明过自己能力的人,如果言过其实,可能被历史遗忘了
并没有被高估。
古德里安只是将机动作战学说现代化并且付诸实践了,装甲力量作为这个学说的骨干力量只是在不太合适的情况下又被极端强调了而已,比如没有制空权,有经验的车组死绝了,后勤保障力量跟不上等等等等。闪电战在战争前期取得的战果还是有目共睹的。
战争前期的二号三号打遍天下无敌手,苏联强调单车优势的装甲力量反倒没有了用武之地(可靠性太差);后期t3485海淹没了德军的豹式和虎式(产能太低)。只能说两方彼此都成为了过去自己最为讨厌的样子。。。
古德里安连个元帅都没,怎么能算高估呢?
你不能把德吹和黄纳的观点当做“后世的观点”。
所以答案是没有。
古跑跑一个41年后前线都去不了的二线将领,布置西线还玩东线那一套,坐井观天,还有脸嘲讽隆美尔的能力。人家面对英美从机动防御肯改变风格,对于东线局势人家43年就提出机动防御玩不过苏联多用战防炮的理论,被莫德尔成功证明。到楼上某位口里成了一个师长级别的战略眼光。东线一堆墨守成规不知道对症下药的老顽固才是德国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