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舞丹青是谁的原创古典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舞蹈编导:佟睿睿
舞蹈音乐:根据民族古典乐曲《高山流水》改编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作品通过表演者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它既具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又有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这不但是舞蹈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为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众目不转睛的“墨舞”精品。
有一首诗精辟概括、准确描述了此作品,那就是:“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赢。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
《扇舞丹青》是一个极富舞蹈本体特征的作品,它的一大特点是重其韵律,不随意乱用技巧,不张扬,不浮躁;未设置任何情节,没有戏剧的冲突,无需更多外在手段的帮助,仅靠舞者的身体和那把扇子,通过舞者身体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运动,将扇子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间相结合,将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与书法与绘画笔韵之美比肩,让《扇舞丹青》竞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墨舞”佳作。与以往女子古典舞相区别的是,它的语言打破了阴柔为主的风格,增加了刚性质感的表现。作品所营造出洒脱、飘逸、灵动、稳重和突变等不同的效应,时而高山坠石、千里阵云、忽而春蚕吐丝、绵里藏针的舞蹈形象、形式之美,令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编导创造了自己的空间,也创造了自己的时间,两者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底板则是舞者身体自由描画的。这种典型中国式的身体运动与魏格曼提出的时、空、力舞蹈三要素不期而遇。而舞者那收与放、张与弛、急与缓、强与弱等动势所展示的“重力(轻或重)、时间(快与慢)、空间(直接或延伸)、流畅度(限制或自由流畅)”,又与魏格曼之师拉班创造的人体力效表现有着本质的联系。由此可见,艺术确实是相通的,好的艺术作品都遵循着科学的原理方法,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心灵与自然在沟通中的顿悟,各种自然情景均溶人人的主观感受,倾人人性。在艺术心境与宇宙意象的互衬相映中返璞归真。《扇舞丹青》作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作,它“闪、转、腾、挪”的动势、其“回”与“流”的形态,以及瞬间止息如红日欲出、满弓蓄势的感觉等,无不体现出了中国舞独有的舞蹈韵味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佳作,让人们在意醉神迷、出神入化中品味中国舞蹈向前发展的无穷神韵。
王亚彬
王亚彬从6岁开始学舞蹈,跳过《飞天》、《木兰归》、《凄凄长亭》等许多舞蹈作品,但最令她心动的还是在全国第二届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比赛获得金奖的作品《扇舞丹青》。“《扇舞丹青》应该说是我用心去完成的。因为我觉得舞者不能机械地去表现作品,而是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到肢体语言中,向观众传达出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看见了《扇舞丹青》中的亚彬舞姿翩翩,似游龙走笔,又似挥毫泼墨,典雅中不失豪放,用颇具韵味的形体语言把人们带入美好的意境。
学了多年的舞蹈,亚彬对自己和对舞蹈这样理解:在舞蹈艺术道路上追求没有止境,每一个成功的舞者都伴随着辛勤与痛苦。
2001年的冬天,王亚彬在一次排练中不慎扭伤了脚踝,当时就躺在冰冷的木板地上不能动了,陪练的老师吓得连忙冲下楼去找人来帮忙。偌大的一个排练厅里只剩下趴在地上哭泣的亚彬,不知为什么,她第一次感觉到了孤独,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会从此失去这熟悉的舞场。当医生告诉她脚是骨折时,一股陡然而生的恐惧替代了疼痛,“我当时只想一个问题,如果因为腿骨折了而今后不能再跳自己心爱的舞蹈,我该怎么办?”随后两个月的休养时间中,亚彬开始意识到“无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需要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两个月后,亚彬的腿痊愈了,但她不再仅仅只是练功房中的用功学生,而是把自己的视野打开,广泛地涉猎电影、戏曲、小品、音乐、绘画等相关的艺术门类。每天即使再累,亚彬也会抽出一些时间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去思考,去感悟舞蹈的灵性和作品的内涵。
2003年,王亚彬实现了一个舞蹈演员的跨越,她开始演出一部舞剧——《玉鸟》。从单一的舞蹈作品表现到塑造舞剧中丰满的人物形象,亚彬表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