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道韵楼——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道韵楼,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前后历经三代人一百多年的不懈努力才完成此楼。 道韵楼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迄今被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正八角形土楼,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结构 道韵楼主体为土木结构,八角形楼案,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28米,外围三层,周长328米,高达11.5米,墙厚1.6米,地基高1米、宽2米。中央设有内院,周长136米,直径101.2米,面积有1500平方米。 该楼主体墙体用“三合土”夯筑, “三合土”主要用黄土、贝灰、沙子拌和,渗入红糖水和糯米浆,以增加土墙的坚硬程度。这土墙连铁钉都难以钉入,历经400多年风雨仍完好无损。道韵楼屋面一式厅顶,所有木结构用隼接,固定桷片用竹钉,不用铁钉,地铺青砖。 道韵楼平面按八卦图案安排格局,在内院以两眼公用水井为“两仪”,八向三进围屋为“爻画”,明沟暗涵像“阴阳”;楼外环巷另筑围屋八列,构成传统的八卦图形。令人称奇的是,楼内诸多设置和构件皆是以“8”为倍数,如全楼有正房56间,角房16间,共72间,楼内有72个窗户、16个天窗,112架楼梯,楼内除两口公用水井外,还有30口私井,等等。 道韵楼坐南朝北,有正门和旁门两通道与外界联系,正门朝北,旁门朝东。在正门,可见门上悬有明代礼部尚书黄氏族人黄锦(字孚元)所题的“道韵楼”匾额,两侧有楹联 “道义为本根天下无双克念祖德,韵文光奕叶实华并茂贻厥孙谋”。 走过大门,经一窄通道,进入内院(中央的大天井)空间明亮开阔,内院南面有座三开间的厅堂,坐南朝北与大门相对。沿内院有由内至外三环围屋,里面二环围屋为单层,外围围屋为三层,这里一个个大小一样的房间紧紧相连,围成三环围屋,圈出圆圆的天空。 土楼内部平面以单元式布局,按八角形分为8部分,每部分有9个开间。其中7间为正房,2间为角房,共有72个开间,按这72个开间分隔成72个单元,每个单元为独立的居住单元,各单元之间完全隔断,互不相通。各单元平面呈窄长梯形,均以内院入口,门户相朝而门不相对,为三进二天井。前、中进为单层平房,中进前后各留出一天井,后进为三层围楼,进深为29米。 进门后,依次为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和卧房,卧房三层有独立的楼梯。由于留有两个天井,加上厅房都采用开敞的形式,又朝向内院,所以各单元进深虽大,但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空间有闭有敞,或暗或亮,有层次又有变化,适应了不同的居住使用要求。 用单元分隔,表现出各住户之间较多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又有内院作为公共空间,为楼内大家族公共活动和农务操作提供了安全理想的场所,从而形成了由公共性空间向私密性逐渐过渡的不同层次空间的有机联系,满足了聚族而居、共同御外的公共性需求,又适应了家庭生活的独立性和私密性的各种功能使用的需要。 道韵楼在外观造型设计、建筑格局、艺术审美和文物考古、实用价值等方面都体现了 “古、大、特、奇、美” 五大特色,也体现了它在考古、科研、艺术等方面具有的较高艺术、文物考古价值。 建筑特色 道韵楼墙基仅于地面上垫二层青砖,墙体为生土夯筑,历数百年不倾倒,其耐久性胜过今天的水泥。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1918年南澳发生大地震,附近楼房倒塌无数,楼内仅有几间房屋的墙体出现倾斜及裂缝,则可见结构上的聚合力和生土的粘结力。 土楼固桷用竹钉而不用铁钉,至今没有一梁一桷遭虫蛀;阴阳沟数百年来保持通畅久不堵塞;楼门顶设有注水暗涵以防火烧门,墙体设有枪炮眼。因而,道韵楼总体上具有防火攻、防匪盗、防乡斗、防兵乱、防兽害、防地震、防寒暑、防干旱等“八防”功能。 道韵楼楼体布局除了其他土楼一样在中轴线上有主次之分外,又在楼体后半部即祠堂前面两旁环埕道各分四阶逐级上升,形成如交椅背格局,更强化了尊卑之别;我国大型建筑多座北朝南,此则座南朝北;土楼围屋之门多朝内(朝向楼体),此则朝外。 道韵楼有别于赣南、闽西北的多以正方形或矩形为平面布局的客家围屋,它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楼内最多时曾居住600余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道韵楼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不少专家学者和游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 声明:以上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