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贸区都在争相扩容,到底有什么红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在探索扩大创新区域范围的可行性。此前,上海和天津自贸试验区均有扩容。2015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正式揭牌,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三大片区正式纳入上海自贸区。而天津则是通过与河北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来探索达到“扩容”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编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契机下,有专家建议广东自贸试验区可进行扩容:尝试在前海深港合作区的区域范围上纳入蛇口区块、宝安中心区、大铲湾港区、孖洲岛及大小铲岛区域、大空港地区的部分面积,并进一步提升深港合作能级。在横琴片区的区域范围内纳入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十字门商务区北片区等区域。
业内人士指出,扩容将有助于广东突破片区有限土地资源的限制,进一步深化与港澳的合作,推进粤港澳贸易自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多来,已经释放出不少开放红利:广东省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7751.2亿元,同比增长1.2%,贸易规模呈现小幅上升趋势。若以2015年为100分计算,2016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总指数为108.32,较基期提升8.32个百分点。
不过,“目前扩容只是初步设想,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批准的面积基本相等,因此广东要扩容,还是有一定难度。”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扩容有助于广东强化和港澳的合作,增强联动性,但自贸试验区的扩容不宜一刀切,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本人作为中国商务部经贸政策委员会委员,一直对自贸区的动态和进展高度关注。自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国务院于2015年陆续批复设立广东、福建、天津等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继而于2017年批复设立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这代表着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改革进程由点到面全方位铺开,新的改革红利正逐步释放。
从全球经济增长趋势来看,2009~2015年全球人均GDP的增速只有1.1%;2016年全球的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只有1.7%;全球能够带来有效需求增长的投资增长0.9%。过去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全球贸易总额与GDP比例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总额与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这意味着全球贸易总额的增速一直低于经济增速,市场的融合在阶段性倒退,表现出明显的去全球化的迹象; 从国际经贸规则治理机制来看,以TPP/TTIP/TISA谈判为代表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谈判,一度成为OECD国家以经贸规则重构全球价值链,进而影响全球经贸格局的重要手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亟需以新的国际经贸治理机制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也需要以新的对外开放机制推动实施,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着较快的增长,2017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高于同期中国整体外贸增速4.4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6.7%。
在经济“新常态”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前沿,其关键在于以制度创新核心,以开放倒逼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据广东省海关数据显示,2016 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 7751.2 亿元,同比增长 1.2%,贸易规模呈现小幅上升趋势。若以 2015 年为 100 分计算,2016 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总指数为 108.32,较基期提升 8.32 个百分点。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各项指标结果全面提升。
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成为广东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的重要战略举措,将以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南沙、横琴片区为核心,协同港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先导区。
自贸区制度创新“试验田”功能与经济特区有着本质区别,不再是中央向地方输送的政策洼地,而是以制度创新代替优惠政策,致力于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制度体系,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制度设计的有效调整和质量提高可以使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产出效率得到倍增。
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迄今一共形成3批共88项改革创新经验向广东省复制推广,商务部此前提出的21项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中,一半左右来源于广东。因此,广东自贸区扩容将有效释放制度红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能级提升,进而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先行先试经验。
广东:建设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一、鼓励地方政府设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引导基金
开展外国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和医疗保健服务通道。创新人力资本入股办法,鼓励企业实施股权分红激励措施。鼓励地方政府设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引导基金。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申请科研项目,符合条件的纳入财政科研资金支持范围。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享受快速通关便利。
二、金融业对外示范窗口:建设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
积极吸引各类国内外总部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结算中心。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加强同其他金砖国家交易所的合作。继续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交易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依托自贸试验区现有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依法合规开展相关业务,逐步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要素平台交易的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海外投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工程建设保险等业务。
另外,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支持自贸试验区积极争取纳入投贷联动试点,促进创新创业。建设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根据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适时引进港澳及国际投资机构参与交易。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加快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
具体措施如下:
1、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国际金融、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打造与港澳营商环境对接、经济发展协同的合作体系。进一步推动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试点工作。
2、允许自贸试验区内港澳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的内地律师受理、承办内地法律适用的行政诉讼法律事务。允许自贸试验区内港澳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以本所名义聘用港澳律师。
3、支持香港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资讯及通讯技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等研发中心,以及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等落户自贸试验区。
4、推进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动创新创业基地与粤港澳地区的天使基金、私募基金、融资担保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合作,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粤港澳青年发展基金、创业引导基金、创业导师基金等。
5、携手港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粤港澳机构(银行机构除外)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为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提供投融资服务。
如今,中国正忙着在更大范围内拓展新的自贸区。
中国官方已多次表示将力争尽快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RCEP第19轮谈判启动前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中方将坚持“促谈、促合、促成”,努力推动尽早达成现代、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协定。
中新社发 董乃德 摄
作为目前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涵盖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成员最多元的区域自贸谈判,RCEP谈判若能早日结束,将给中国和整个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带来可观红利,也将成为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关键一步。
搭建自贸区网络
另据官方消息,中国与以色列日前在北京举行了自贸区第二轮谈判。双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等多项规则议题展开磋商,并取得积极进展。中国—智利自贸区升级谈判也在推进中。
按中国官方计划,今后要与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自贸区建设,除中国—以色列自贸区外,还包括中国—海合会、中国—马尔代夫、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等。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东艳称,目前中国的自由贸易伙伴国不仅数量增加、地域扩展,协定的深度也在不断加强。“中国正逐步搭建起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对中国来说,这是增强贸易竞争力,应对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最佳选择。
“当前中国最应该做的,就是推动和各方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巍称,中国一贯旗帜鲜明支持自由贸易。在多哈回合谈判遇阻情况下,自贸区成了促进对外贸易的有效抓手。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自贸区建设上坚定不移,表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生命力依然旺盛。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看来,英美分别主导了第一波、第二波经济全球化,而中国坚持推进自贸区建设有助于开启经济全球化“3.0”时代。他认为,中国自贸区战略将重塑开放型世界经济,形成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有益补充,为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自贸区“千帆竞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国,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在为缔结新的贸易协定“摩拳擦掌”。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在二十国集团(G20)汉堡峰会举行前夕,欧盟和日本就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达成框架协议,最终协议有望于2017年年底前尘埃落定。这是双方迄今为止达成的最大贸易协定,涉及6亿多人,占全球经济总量近三分之一。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前宣布将与拉美经济组织“太平洋联盟”开展自贸协定谈判。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陷入僵局后,这两个高度依赖贸易的成员国就一直在寻找新方案。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自贸区“千帆竞发”,将使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越发不得人心,激发国际贸易活力,也将使围绕市场和贸易规则的竞争越发激烈。在这场多个发达经济体都参与其中的“竞跑”中,中国能否占据先机,尚有待观察。
李巍认为,在权衡各个区域的资源投入时,中国应更多关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因为中国虽然“生意”遍布全球,但如果“后院”不稳,在全球范围内将很难走远。中国应力促中日韩自贸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加速推进与海合会的自贸区谈判。
(From:国是直通车)
1、各地争先恐后的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其实从自由贸易这四个字中就得到最好的诠释。自由贸易其实就是最大程度的开放市场。享受到国家最大程度的税收政策优惠与政策红利。各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争先扩容,无疑是为了扩大所在地试验区的试行范围与规模,以获取更多的政策红利。 2、为什么要建立试验区?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在走向市埸经济的征程中,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试验、学习与探索,而建立试验区的根本目的在于闯出一条市场经济之路,并有效规避市场管理中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对经济上所造成的大起大落给经济发展帶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