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里,康德是如何定义“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面主要对美做了以下四种定义,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具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以及共通感。
这四个听了是不是会感到,说的不是人话,或者毫无头绪,无法理解?没关系,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在说康德这四个命题之前,先要说一下康德之前的美学。所谓美学,在几千年西方哲学中,都有很多讨论,可以算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早在古希腊,柏拉图时期就已经在探讨美,不过那个时候都是把美当作一种客观的讨论对象,即问“美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美这个东西很难说清,你看一个女孩很漂亮,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在别人看来可能就觉得好丑。所以,美学发展了一千多年之后,就从客观讨论变成了主观讨论,人们逐渐知道了人们对美的看法,各有不同,各自都有标准。
所以,康德等人就认为美是主观的。但康德自己有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他写三大批判,其目的是要探讨人类的认识能力。我们可能都知道,人类有理性,有经验,但这些能力是怎么来的,康德主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所以他就从人们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和人们道德领域进行了探讨,最后则考察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其目的就是为能够说清的对于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和没有一定规则的道德判断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康德的目的是人要为自然界立法。
下面看一下这四个原则,美虽然是主观的,但很多人都认为某一个事物是美的,它就一定会有原则,第一个,无利害而生愉快。我们都知道,当我们饿了的时候,我们吃到一盘菜,会觉得特别幸福。但我们觉得美却不是,大家看一幅画高兴,并不是你的肚子填饱了,而是你发自内心的高兴。
第二个,非概念却有普遍性。我们知道,所谓概念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比如1+1=2,这没有问题,所有人都赞同。但审美,根本没有什么概念,凡是瘦的人就美,那吸鸦片的人你怎么不觉得美呢?虽然这样,但美还是有普遍性,因为一副世界名画,大家都觉得美,可能有的人觉得这美,觉得那美,觉得这画让我心里空灵,有人则觉得这话让我感觉的宇宙的浩瀚,没有原则。
第三个,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当人们问一个问题,你都是要解决现实的目的,比如你问夏天为什么会热,或者这个空调为什么开不了,其实都是要解决你的需要。但是,你在问这个画为什么美,却不需要解决这些。但是,人们对一个事物觉得美,生出一种判断,那是一定有目的的,不然你不会有这种想法。那是什么呢?谁也说不出来,所以康德说,美是以自身为目的的。
第四个,共通感。大家在审美的时候,肯定有些人觉得这个东西美,有些人觉得不美。它不像科学,只要有一个反例就不成立,美恰恰相反,只要大多数人觉得美,那可能它就被认为是美的,而大多数人形成的理念就叫共通感,即共同的感觉。它是沉淀在人们心里的经验在作祟,因为康德之前提出了知性和统觉的说法,即你的判断往往是一种综合判断,里面蕴含了经验。但在美的问题上面,又说不清。因此,其实是共通感在起作用。
针对道而言,道生化万物存在绝对客观的自然价值取向行为原则之德之“真”;那么,道之德之行,就是自然价值取向行为的“善”;道之德之行之形,就是自然万物之状态的“美”。
注: 客观“美”的存在是绝对性的(相对人而言)。人主观说的或康德说的“美”是人道中相对性的“美”;西方哲学从诞生起一直到当下的现代西方哲学或伦理学,就其宇宙本体这第一哲学命题的学说,在本源上就无法回答“上帝”是什么,进而也就无法回答什么是绝对性的“德”、“真”、“善”、“美”。
那么,针对人类而言,人类透彻地认识到绝对性的“道之德” 称之为“真”,遵循服从于“道之德之行”称之为“善”,实践“道之德之行之形”称之为“美”。
因此说,中国古哲人老子、孔子就是通过研究“天道之性”,揭示了“人道的行为”与“天道的行为”相统一,这才能真正地解决人类的立身之命,即“天人合一”的本义。
“人类的目的”与“自然的目的”相统一,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
美育在我国很薄弱,在西方很重视,康德的美学思想还有局限性,大概只是指的事物的外在美,形式美。我们现在更多的把美和内容联系起来,把美和真和善联系起来。美的定义一下子就广泛得多了。
啥是美?
我不管,我是小学语文课代表,我学习好,我先说。
“美”是啥捏?正解:一个人,别人家媳妇儿,头上插了四根金条,还有两朵花,哇噻,好美耶!羊大为美?一个胖羊有啥可美的?TM就知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