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李小刀去年,我在一本书里读到了一篇文章,是写“万婴之母”林巧稚的。
我对文章里的一段话印象极深——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一块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铭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Occasionallygotohealoftentohelpalwaysgocomfort)。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憾,特意记下来说给我从事医学工作的兄弟和弟妹。
为什么?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样一句话胜过了万语千言。
不久前,我从《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文章,终于知道了这句话的来历。
原来,这是美国一位“既是病人又是医生”的医生特鲁多的行医座右铭。
1837年,24岁的医学院学生特鲁多来到人烟稀少的撒拉纳克湖畔等待死亡,他得了那个年代的不治之症——肺结核。可在远离城市喧嚣之后,他的身体竟慢慢好起来。奇怪的是,每当他在城里住上一段时间,结核病就会复发,而一旦回到撒拉纳克湖地区,又会恢复体力和心情。
后来,他在湖畔创建了美国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他成了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人,还创办了一所结核病大学。当然,最终,他也死于肺结核。特鲁多的雕像寓意深刻:他的下半身盖着一条毛毯,这条毯子让特鲁多的病人模样显露无疑,“医生和病人没有界限”。
特鲁多的墓碑上刻着他行医生涯的座右铭:“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不知为什么,我们有着那么多华丽的口号和词藻,但仍旧抵不过一句“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带给我的冲击。
我想,这是因为这里面有着真正已经融入血液之中的同情、理解、惦念和感同身受,有着发自肺腑的谦卑。
在这平实的语言里,蕴含了一颗“砰砰”跳动的人心,给人以掌心般的温暖——也许不是那么浓烈,却如此真实、亲切、近在身边。
我由此想到,物质越来越丰富,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楼盖得越来越高,汽车越来越多,我们有了原先想都没想过的种种的先进仪器、设备,有了层出不穷的新的技术、药品,人类似乎越来越被一种盲目的乐观和甚至是自大所笼罩,自以为科技和机器能够取代一切,战胜一切。
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不管新技术和新药物涌现得频率有多快,人类仍旧没有完全从疾病的痛苦甚至是死亡的阴影中挣脱出来。这其实也宣告了“惟物质论”“惟科技论”的破产。在这样的时候,应该重新诵读并思考这句“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所带来的启示。
这启示就是:不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机器如何强大,都取代不了人心深处的爱与温暖,取代不了那些守望相助、感同身受的恻隐之心;取代不了平等的视线、谦卑的身姿;取代不了在别人正陷入痛苦境地时伸过去的一双热手;取代不了——人心。
“偶尔治愈”说明了技术和药物的局限;“常常帮助”描绘了“日常工作”;“总是安慰”则是永恒的意念与行动……
它们都是多么普通又平常的词语啊,却仍旧能够穿越百年的时光直抵人心深处。而这,正是因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和高贵情操的认同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所改变。
正因如此,不论百年来这个世界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句话仍然能够击中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其实不管是对一名医生还是对任何职业的人,这句话有着同样的启迪。
我们用电脑代替了毛笔,但为什么诗歌越来越少?我们用汽车代替了马,但为什么耐心越来越少?我们用华服代替了粗布,但温暖,为什么越来越少?
……此时,我多想这句话不仅仅镌刻在异国冰冷的墓碑上,而是能够打到不仅仅是医生的更多人的心上——“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