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放卫星!四川体育局擅言成渝申办2032年奥运会,申奥流程都不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1月27日,四川省体育局放了一颗卫星。在一份题为《四川省体育局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6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写道:“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部署,下一步川渝两地将共同申办奥运会,着力打造具有成渝独特印记和文化特色的奥运会,提升成都、重庆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随后,又有媒体称,四川省体育局工作人员在电话采访中确认,答复函中提及的川渝两地将共同申办的奥运会,正是指203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消息传出,随即引发舆论热议。而作为联合申办方的重庆市体育局却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他们将向四川省体育局核实信息。
客观而言,四川省成都市近年来在体育大赛方面动作频频,宣言要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还将在2021年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但现在放言要申办2032年奥运会,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严格来说,他们违背了申奥的基本流程。
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任何一个城市想要申办奥运会,首先要得到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国家奥委会批准,然后得到所在国政府的书面支持。然后再国家奥委会的推荐和提名之下,该城市才能宣布自己将申办某届奥运会。
简而言之,全球范围内想要申奥的城市太多,但想要真正获得申奥资格,首先要通过本国奥委会的初步评估。每个国家奥委会只有一个推荐名额,获得奥委会认可后,还必须获得本国政府的力挺,然后本国奥委才会对其进行正式提名,有了国家奥委会的支持,该城市后续才有资格向国际奥委会发起申办申请,而国际奥委会只符合从一众被推荐的城市中来投票选出最终的举办城市,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申奥流程。
以北京申奥2022年冬奥会为例。北京首先在2013年向中国奥委会和国务院递交申请材料,中国奥委会同意提名推荐,国务院也予以支持。在完成这一系列基本流程后,北京市才宣布要着手准备申办2022年冬奥会,此后在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致函国际奥委会,称推荐北京参与申办2022年冬奥会。此后,经过国际奥委会的反复评估,最终在2014年7月才公布了北京进入2022年冬奥会申办名单。
可以作为对比的反面案例就是哈尔滨申奥。起初,在世纪之交之际,哈尔滨和长春均想申办2010年冬奥会,两家均向中国奥委会提出申办意向,最终中国奥委会在两者之间更认可哈尔滨的综合实力,所以提名哈尔滨。但由于哈尔滨的综合实力未获得国际奥委会的认可,所以哈尔滨连申奥候选名单都未能进入。
此后在2009年,哈尔滨再度提出要申办2018年冬奥会,这次则是在国内就被驳回。国务院经过讨论,认为哈尔滨不具备申奥条件,不予支持。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申奥有一套最基础的流程。在没有和中国奥委会沟通、征得中国奥委会提名推荐之前,在没有向国务院提交申办评估方案之前,地方体育局无权宣布自己将申办某一届奥运会。严格追究起来,这属于程序违规。
客观而言,我国诸多一线城市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大幅提升,而当前奥运会又远不如像过去一样受追捧,申奥的竞争激烈程度早已弱化很多,基于这些大环境,我国一线城市均可以考虑申奥。但在宣布申奥之前,还是要走基本流程的。
首先,自己评估是否具备申奥的软硬件实力。是否举办过大型综合国际体育赛事,比如亚运会;自身经济实力是否足以支撑一届奥运会;场馆分布数量是否与奥运设项匹配……
比如此前在2018年,上海政府采购网发布了一则公告,题目是《关于申办2032夏季奥运会可行性研究服务的单一来源公示》,透露上海市体育局正对申办2032夏季奥运会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的招标。而由于这一采购公告,让很多媒体误以为上海宣布申奥,引得上海体育局不得不站出来辟谣。
其次,提前与中国奥委会沟通,接受中国奥委会的申奥指导,最终征得中国奥委会的批准同意,然后再征得国务院的文件批准,这才能宣布申奥。
客观而言,当前,成渝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想要申奥合乎情理。但在喊出申奥二字之前,应该先走基本的流程。如果连基本流程都不懂就擅自宣布申奥和申奥的具体年份,最终恐怕只会徒留笑柄,一旦传言走出国门,甚至可能闹出国际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