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教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素质一科着重考察学生对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基本常识、基本技能等的考查。题型主要以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写作为主。其中,大家要对抽象的教育理念进行具体化的理解与应用。今天,针对综合素质教育理念模块进行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B.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
C.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
D.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而不是与某种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模式。它不仅适用于基础教育,而且适用于高等教育,还适用于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故选择B选项。
A选项,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C选项,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也不例外。
D选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综上所述,选项ACD表述正确,故本题选B。
2.王明学习不太好,上课还经常抢着回答问题。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但让他回答时他又说不出来,经常被同学们取笑。老师课下向王明问明原因后给予鼓励。老师的做法( )。
A.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
B.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C.不公平,减少了其他同学的发言机会
D.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题干中,老师没有因为王明学习成绩不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而对其不予理睬,反而是了解原因后给予他鼓励,这体现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暂时落后的学生。
A选项,错误的理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为平等的关系。
C选项,判断错误,素质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王明也享有上课发言的权利。
D选项,判断错误,本题无所谓正义感,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对每一位学生的公平、尊重和关爱。
综上所述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选项。
3.张老师经常让同学们互相检查作业,大家都非常认真,不仅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而且从页面整洁、解析思路等方面进行评价,张老师则给予补充点评。张老师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 )。
A.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性 B.发挥了学生的调控性
C.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D.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独立性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题干中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并让学生自己从页面整洁、解析思路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进而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补充点评,极大地调动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即独立性。故本题选C。
A选项,选择性,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的特点。题干中学生并没有面对多种情况以供选择。故排除。
B选项,调控性,指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题干中学生并未对自身学习进行调控。故排除。
D选项,差异性,重在强调学生是具有不同潜能和发展方向的个体,为此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题干中并无明显体现。故排除。
综上所述,ABD三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4.陈老师坚持写“学生成长生活录”,其中记录了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提升了评价学生的有效性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学生观的应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题干中陈老师坚持写“学生成长生活录”,并据此评价学生,可见陈老师的教育活动皆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需求的表现。同时需要明确的是,故本题选C。
A选项,学生是独特的人表现在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题干中,陈老师并不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不同的作业设计,所以本题并没有体现出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选项,教师发挥教学的专业自主性是指教师对于教学活动可以自主的进行设计。
D选项,教师评价学生的有效性提高在题干中并无体现。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5.初二学生王某曾经偷拿过同学的财物,班主任总是以此为由,不让他参加集体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可以督促学生改进错误 B.不正确,不得歧视犯错误学生
C.正确,这样做对其他学生公平 D.不正确,班主任应该严厉惩罚该学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有发展潜能的人。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一票否决,要给予学生机会,实施“容错教育”。题干中,班主任不让偷过同学财物的王某参加班级活动,是歧视犯错学生的行为,没有意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故选择B选项。
A选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班主任全盘否定学生,不给他机会,并不利于其改进错误。
C选项,班主任的做法对王某不公平,同时,王某参加集体活动不并未妨碍其他学生。
D选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可能会犯错误,班主任要实施“容错教育”,严慈相济,不能一味严厉惩罚。
综上所述,ACD选项均不符合题干,故选择B选项。
6.周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上,周老师鼓励同学们为经典名画增添时代色彩,评选“最具创意奖”,同学们对美术课的兴趣大增。下列选项中是孔子所说,且与周老师做法相符的是(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B.“学而不已,阈棺乃止”
C.“古人于为学,终生与之俱”
D.“朝闻道,夕死可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劳动的创造性。“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出自《韩诗外传》:“孔子曰:‘阖棺兮乃止播兮,不知其时之易迁兮。’此之谓君子所休也。故学而不已,阖棺乃止。”由此可知,这句话出自孔子之口。意思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直到死去才算得上停止。题干中的周老师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不断进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故选择B选项。
A选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庄周的《庄子·内篇·养生主》,原句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这是不好的。所以,相对于鼓励学习,这句话更偏向于让大家学习要适度有技巧,不要当书呆子。
C选项,“古人于为学,终生与之俱”是由梁启超提出的,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D选项,“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孔子的《论语·里仁》,意思是早晨求得真理,即使当天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强调对于真理的追求。
综上所述,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7.童老师在指导青年教师时说道∶“我们是生物老师,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这种说法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差异性 B.协作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题干中,童老师的话表明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故选择C选项。
A选项,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是教师老师(劳动)复杂性的表现,并非教师劳动的特点。
B选项,协作性是指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学生,仅靠一名教师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各个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D选项,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方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选项。
8.金老师刚要上课时,发现有人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几个字“老师讨厌”。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课堂上进行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课后再处理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发挥“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金老师遇到突发情况,为了不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正确的做法是擦掉字课后再处理,故此题选D。
A选项“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会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不可取。
B选项“课堂上进行自我反省”会打乱授课进程,而且没有查明便直接自我反省不恰当。
C选项“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牵连全体学生,不尊重其他学生,会造成其他学生的困扰。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D。
9.五年级数学单元测验中,老师发现某学生抄袭了一道2分的题目。阅卷时,他在这个学生的试卷上打分为“90-2”。该生拿到试卷后非常惭愧,要求改为88分。老师给他批了一个“88+2”,并对他说∶“知错能改就好,这2分是对你能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奖励”。该老师的做法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特殊性不包括( )。
A.阶段的特殊性 B.任务的特殊性
D.工具的特殊性 C.对象的特殊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劳动特点。阶段的特殊性是指教师教育学生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题干中未涉及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未体现A选项。
B选项,教师劳动任务的特殊性,是指教师在劳动的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王老师通过独特的打分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了错误,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体现了任务的特殊性。
C选项,教师劳动工具的特殊性,是指教师所使用的劳动工具除了教材、教学设备外,还有教师个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个体的知识和才能以及传授知识的技巧和本领等。老师用自身的道德品质去引导、感化学生,体现了工具的特殊性。
D选项,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是指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性、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便发挥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题干中,老师发现学生抄袭,并没有立即揭穿、斥责,体现了对象的特殊性。
综上所述,选项BCD正确,故本题选A。
10.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新的教师理念,不应该只是会燃尽自己的“蜡烛”,更要成为“长明灯”;不应该只是“一桶水”,更要成为“源头活水”。这说明教师需要终身学习。究其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 B.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C.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 D.教师劳动具有重复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教师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机械地重复工作内容,所以重复性与终身学习无关。
A选项,专业性指的是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和道德修养,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教师本身是具备专业素养的,但还需要一直更新,学习更多的专门化知识。由于题干中的问题为“不正确”的,故排除。
B选项,创造性指的是要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中的“不应该只是一桶水,更要成为源头活水”,强调要终身学习,那么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即创造性。题干中的问题为“不正确”的,故排除。
C选项,师职业的劳动特征中的复杂性指的是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也需要针对多方面去进行教育,由此体现了复杂性。题干中的问题为“不正确”的,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材料分析题
1.景老师刚接任三(2)班班主任,全校闻名的“淘气包”——东东,成为了她的学生。开学没几天,东东的问题便接踵而来,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经常单腿盘坐在座位上,书包随意扔在地上,和同学闹矛盾后就动手打人……如何改变他的这些毛病呢? 景老师利用两周的时间认真观察东东,发现他有许多毛病,但也有不少优点,比如酷爱阅读,数学成绩好……于是,老师请东东在全班交流读书心得。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查阅资料,确定内容,反复练习讲解。东东在班上的读书交流获得成功。此外,景老师还和数学老师商量,让东东担任数学课代表,同时担任本组数学的改错任务,东东非常认真负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纠错,讲题。 渐渐地,他改变了以前的毛病,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和以前相比判若两人。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景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材料中景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的“以人为本”学生观,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东东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景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反而看到他有发展的潜能,不断挖掘东东的优点,耐心对他进行教育,最终使东东各方面都有发展,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材料中景老师通过认真观察东东,一点一点地慢慢引导,帮助他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仅利用他酷爱阅读的兴趣,让他分享读书心得,而且还利用他的数学特长,让他担任数学课代表,对他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使得他渐渐地改变了以前的不足,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有主观能动性。老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景老师没有试图改造学生,而是尊重他的意见,通过读书交流会、数学作业改错任务等活动对他进行教育,使得东东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地承担数学作业改错任务,积极参加兴趣小组。
因此,景老师的教育行为充分践行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继续发扬和坚持下去。